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很多心理学家对态度的形成和改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力图揭示其规律性,各自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理论。
(一)刺激-反应及强化理论
刺激-反应及强化理论是根据学习的观点对态度进行讨论,在态度的研究中也称为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态度同其他行为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人们能像获得某种事实、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一样去获得态度。态度的形成和改变过程与学习的过程是一致的。适用于其他学习的原则,同样也适合于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霍夫兰德(Hovland)等人在1953年提出了一个以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为依据的态度改变模式,如图6—1所示。该模式认为,个体接受到态度对象的刺激,从而发生相应的反应,即对态度对象产生或改变了态度。但这种反应的发生,必须经过注意—了解—接受3个过程。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第一步是吸引个体注意信息传播带来的刺激,这里面包括信息的形式、特点以及信息所代表的意义;第二步是必须使个体了解信息的内容;第三步是让个体接受信息内容所主张的观点。如果他接受了这种观点,就可能导致他改变原来的态度或者更坚定了原来的态度。因此,第三步是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关键。要使人们接受这种信息的观点,必须要增加人们对这种新的观点的期望,这样有可能使其放弃原来的观点而接受新的东西。
图6—1 态度的刺激-反应模式
在态度的变化过程中,个体可通过联想作用来获得一些信息和情感资料,从而使态度得以形成和巩固。当多种刺激同时出现时,联想作用就形成。例如报纸、电视谈到吸烟的害处,或者当人们看到肺癌病人的痛苦表情,这些形象就与香烟联系起来,提到香烟就会联想到这些形象,从而逐步对吸烟持否定的态度。相反,如果有人说香烟是好东西,吸香烟是妙不可言的,并且看到人们吸烟时表现出一种兴奋、满足的样子,那么“香烟”就可能与“舒适愉快”联系起来,而对它持一种肯定的态度。
强化作用也具有重要意义。态度所支配的行为结果,能给人们带来鼓励、赞赏或是心理的满足。对这种结果的体验使人们的态度与行为得以形成与巩固。如果一个人吸毒成瘾,每次吸毒都有一种舒适、愉快、飘飘欲仙的体验,这种体验就使他的行为和对吸毒的态度得以巩固和加强。这是一种正强化,使他今后更有可能去吸毒。如果吸毒伴随的不是愉快的体验,而是一种不舒服、难受的感觉或者身体受到损害,这种体验就使继续吸毒的态度受到打击和减弱,就可能使他改变原来的态度。
刺激-反应及强化理论对态度的形成和改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贡献,但也存在片面性。它把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仅归结为一种简单的模式,认为人的态度是一种机械的反应,个体只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认知均衡理论(www.xing528.com)
认知均衡(一致性)理论是研究态度的另一主要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促成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是态度各认知信念间的不一致性。生理上,有保持身体内环境达到平衡的需要;心理上,同样也有保持态度体系成均衡状态的需要。如果各认知信念间不一致,态度的均衡状态受到干扰,就会驱使个体产生恢复平衡的动机性行为,就可能使行为或态度发生改变。由于对一致性的定义理解不同,这种理论又分成不同的派别。
1.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Heider)在1958年提出的平衡理论是最早的认知一致性理论之一。海德认为,人与人在关系上都相互影响,有一种追求心理平衡的需要。特别是在情感方面,在人的认知体系中存在着某些情感或评价之间趋向于一致的压力。如果在认知上出现了不平衡,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和焦虑,从而促使他的认知结构向平衡转化。
海德提出以一个人与两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关系作为一种模式,其理论试图揭示3个实体之间的关系。假设P表示认知的主体,O与X表示两个态度对象(其中一个往往是另一个人),且两个对象是有联系的,组成一个单元整体。认知主体P对单元内的两个态度对象O与X都会产生评价,并带有肯定的(+)或否定的(-)情感体验。这种评价和情感体验就构成了特定的P—O—X模式,如图6—2所示。在三者关系中存在着平衡与不平衡的状态,如一个人(P)喜欢跳舞(X),而他所喜欢的妻子(O)也喜欢跳舞,那么这三者的关系是和谐的,这个人(P)的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是平衡的。如果这个人(P)喜欢跳舞(X),P—X的关系是积极肯定的(+)。同时,这个人(P)又非常喜欢他的妻子(O),P—O的关系也是积极肯定的(+)。但是,他的妻子(O)却坚决反对跳舞(X),O—X的关系是否定的(-),那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出现矛盾,对P来说,其心理体系就出现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会对他产生压力,使他有一种紧张感,他必须改变对O或X的态度,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根据P—O—X的关系,可以推论出8种状态。肯定、正向的关系用(+)表示,否定、负向的关系用(-)表示。在这8种关系中,有4种是平衡结构,有4种是不平衡结构,如图6—2所示。判断是否平衡的依据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即为平衡结构;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则为不平衡结构。任何一种不平衡结构都必须得到解决,以尽力去维护其平衡。
2.费斯挺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挺格(Festinger)在1954年提出,人的认知结构包含了较宽的范围,既有对人的认知,也有对物和社会环境的认知。一个人对这些对象的有关行为、知识、观点、观念等态度的总和,构成了这个人的认知系统。认知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是认知因素。费斯挺格认为,在人的认知系统中存在很多认知因素,这些认知因索有些是相互联系的,而有的是独立的。例如, “今天要下雨”这一认知因素与“我抽烟很厉害”这一认知因素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互不关联的,是独立的;“我抽烟很厉害”这种认知因素与“吸烟引起肺癌”或者是“吸烟带来快感”这样的认知因素却是有联系的。在有关联的两种认知因素之间可能会呈现两种状态,一是两个认知因素呈协调的状态,如“我喜欢吸烟”与“吸烟带来快感”这两种认知因素就是协调的;两个认知因素的另外一种状态是不协调,如“我抽烟很厉害”与“吸烟引起肺癌”这两种认知因素呈现不协调状态,也就是认知失调。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调,就会使个体在心理上不愉快,有种紧张和压迫感。这种压力就迫使人们想方设法去减轻或解除这种不协调状态。当认知体系出现协调状态时,人们就会尽力保持这种协调状态,甚至避免接触与已有认知因素相矛盾的信息。费斯挺格认为,认知因素之间失调强度越大,人们想要减轻或解除失调的动机就越强烈,态度就更容易改变。如一个人吸烟已成瘾,吸烟后心情舒畅,不吸烟就感到痛苦、心情烦躁,但又有“吸烟可能患肺癌,肺癌会危及生命”的认知,这两种认知因素产生强烈的冲突,迫使他改变其态度与行为。如果这个人偶尔吸烟,虽然也认知到吸烟的危害,但两者冲突不是很大,其改变认知达到平衡的迫切性就相对小一些。
图6—2 8种P—O—X模式
认知失调后,人们都会想法去减轻或解除这种不协调状态。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条件,改变认知因素双方中的任何一种,使双方趋于协调。例如前面列举的吸烟例子中,出现认知失调时,解除失调的办法有以下几种:第一,改变“我吸烟很厉害”的认知因素,在行为上表现出戒烟,今后不再吸烟;第二,对另一种认知因素——“吸烟可能导致肺癌”加以改变,认为“吸烟导致肺癌的结论是没有根据的”或者“不吸烟的人也会得肺癌”,这样的认知改变,便可达到认知协调;第三,如果上述两种认知都不改变,为了达到协调,就再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例如“癌症也并不可怕,早期发现也是可以治疗的”,这些增加的新的认知因素,就降低或解除了原有认知因素之间的冲突。
认知失调理论强调在认知失调时,个体将通过自我调节来达到认知平衡,这对人们在现实中改变和纠正行为及态度都有较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