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是对客观对象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一)态度的针对性
态度,必须是针对某一对象而来的。态度总是有一定的对象,这种对象可以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体,如医生对病人的态度,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态度。态度的对象还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某种制度、政策等,如人们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态度,人们对改革的态度,病人对医疗保险的态度等。
(二)态度的社会性
态度不是遗传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一个人刚出生时,只是具有生物属性的个体,对外界客观事物并不具有任何态度。态度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不断通过他人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也就是说,态度是在人们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到整个社会环境的不断影响形成的。态度一经形成,又反过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对外界的反应。在这种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态度得到发展、巩固并日趋完善。
(三)态度的协调性(www.xing528.com)
态度包括了认知、情感和意向3种成分。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对某个对象产生态度,其认知、情感和意向3种成分都是协调一致的。一个人如果被认为诚实、能干、富有同情心,那么大家就喜欢和尊敬他,而且也愿意与他交往。这些都表现出认知、情感和意向3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当然,在某些情况下,态度的成分也可能发生矛盾而出现不一致,在这种时候,情感因素具有较重要的作用。如:“这个人虽然聪明能干,又有很多优点,但是我不怎么喜欢他,也不想与他来往。”这在认知成分上对他人是肯定的,但因为情感上有隔阂,有一种否定的内心体验,所以行为上也表现出一种消极的心理倾向。一般认为,情感与意向的相关程度高于认知与意向或情感与认知的相关程度。
(四)态度的稳定性
态度的形成需要一段时间,而态度一经形成后又是比较持久、稳固的,成为个性的一部分。一个人对某一对象的态度,表现出他对这一对象一贯的反应倾向,在行为反应模式上具有规律性。当然,态度的稳定性,并不是说态度有不变性,态度是能改变的,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五)态度的间接性
态度是一种内心体验,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它不等于行为。因此,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态度,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只能从他的外显行为来加以推测。然而,一个人的外显行为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要真正地认识态度和对态度进行测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