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重要贡献与错误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重要贡献与错误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斯洛强调他的需要层次论的核心是自我实现,他把那些其优势需要上升为自我实现的人称为理想的人。(三)需要层次论的意义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对研究人类的心理与行为有重要的贡献,但它具有两重性。例如,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其需要的发展基本上遵循了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的顺序。但是,马斯洛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其需要层次论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重要贡献与错误

(一)基本内容

马斯洛(Maslow)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是公认的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1943年,马斯洛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的观点,并把人的各种需要归纳为以下五大类,如图5—4所示。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主要指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包括食物、饮水、穿衣、睡眠、休息、性等人类赖以生存的需要。这些需要如果不能满足,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生理需要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低层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在人类的一切需要中,生理需要是最优先的需要。当一个人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同时存在着食物、安全、尊重、爱等需要选择时,他对食物的渴望比其他需要更为强烈,获取食物就成了最紧迫的目标。这说明,当一个人为生理需要所控制时,其他一切需要都被推到第二位。

图5—4 需要层次

2.安全需要 如果一个人生理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就会出现新的需要,这就是安全需要。它包括本人和家庭成员的安全,希望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要求有劳动防护、社会保险、养老退休制度以及社会的稳定等。这是个体作为生物体和社会成员对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欲望的综合体现。

3.社交需要 社交需要又称归属与爱的需要。当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一定满足的时候,社交需要就成为强烈的动机。人们希望得到友谊爱情;希望自己和同事保持友谊;希望得到信任和友爱;渴望被他人或团体承认、接纳,有所归属,成为群体的一员,这就是人的归属感

4.尊重需要 尊重需要指自尊、自重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包括对名誉、地位的向往,以及个人能力、工作成就为他人所承认等。马斯洛认为,除病态人格外,所有的人都有自尊心,都渴望实力、成就、独立、自由、名誉、声望等,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赏识、注意和尊重。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会到自己的用处和价值。这种需要一旦受到阻碍,便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以致丧失人生的信心。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指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并充分显示出个人能力的高级需要。马斯洛认为,即使上述4种需要均获得了满足,还会产生一种新的需要,那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希望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干与能力相称的事情,成为一个自己所期望成为的那种人。马斯洛曾说过,音乐家必须演奏音乐,画家必须画画,诗人必须写诗,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样的角色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我们把这种需要叫做自我实现。

(二)层次间的关系

马斯洛认为需要各层次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这5种层次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且大多数人的需要层次是一个固定系列。但是,因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1)有些人把自尊看得比爱更重要。这种人自高自大,想突出自己。

(2)具有天赋创造性的人,其创造性的驱动力似乎比其他因素更为重要。这种人尽管缺乏基本需要的满足,仍有创造性。(www.xing528.com)

(3)有些人的抱负水平可能永远被压抑或低下。如长期失业的人,只要能在有生之年得到足够的食物,他们就会心满意足。

(4)病态人格的人永远丧失“爱”的需要。这些人在他们生命的最初的岁月中就已缺乏爱,因而永远丧失了给予和接纳感情的愿望和能力。

(5)有些某种需要长期得到满足的人,反而会对这种需要的价值估计不足。一个从未经历过长期饥饿的人,容易低估饥饿的效应,而把食物看做是不重要的东西。这种人为了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会把自己置于许多基本需要被剥夺的境地。但是,当其基本需要被长期剥夺后,他又会放弃高层次需要转而追求低层次需要。

(6)有些人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不按自己的需要和愿望行事。

(7)有理想、有崇高社会标准的人,为了追求真理、实现理想,可以牺牲个人的一切。

第二,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地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这5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小。

第三,同一时期内,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要。因为人的行为是受多种需要支配的。但是,每一时期内总有一种需要相对更为强烈,占支配地位,即成为优势需要,如图5—5所示。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告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比重减轻而已。

图5—5 优势需要图

第四,需要满足了,该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其动力作用即消失,不再对人产生激励作用。除非产生新的需要,才又成为动力。

第五,需要层次论的核心是自我实现。马斯洛强调他的需要层次论的核心是自我实现,他把那些其优势需要上升为自我实现的人称为理想的人。这些人具有独立、自主、创造性、孤僻、离群等等品质

(三)需要层次论的意义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对研究人类的心理与行为有重要的贡献,但它具有两重性。就其科学的一面而言,这是一种激励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层向高层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一般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例如,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其需要的发展基本上遵循了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的顺序。马斯洛对人的需要的分类比较细致,符合人的需要的多样性这个特点。他同时还指出了低层和高层需要的差别,有利于把动物的需要和人的需要区别开来。在需要理论中,马斯洛提出需要具有阶梯递进式发展的性质,每个时期有一个主导的需要出现,即优势需要,表明在一定的时间里,人的行动受这个优势需要的调节支配,这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了解职工在某个时期的主导需要,可以使我们了解职工的心理状态,预测其行为表现,便于在管理工作中进行有效的动机诱导。

但是,马斯洛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其需要层次论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它否定了人的社会存在对人的成长有决定性的影响。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都是本能的活动,都是生而具有的。人有生理需要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人有安全的需要是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人有社交的需要是为了自己享受生活的乐趣;人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为了自己能出人头地,高高在上。因此,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利己的本能。另外,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这一理论提出了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又把需要层次看成是固定的程序,是一种机械式的上升运动。它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通过思想教育在一定条件下改变人们需要主次关系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