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背景
荡秋千是我国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其称呼也有很多种,如“彩索”“红索”或“彩绳”等。这项游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当时人类的祖先为了谋生,经常穿梭于树林之中猎杀野兽寻找食物,为了上树或越过深沟不得不抓住藤条和一些蔓生植物,利用自身惯性依靠其摆荡到达目的地,这就是荡秋千这项游戏的原始雏形。到了春秋时期,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把绳索拴在木架上,在绳索的下面放上一块踏板的秋千。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等人编写的《艺文类聚》一书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描写,当时秋千绳是用牢固的兽皮制成的。我们平时最常见的秋千玩法是吊秋千,是把两根绳子拴在木架上最后在绳索上拴一木板,人坐在或者站在木板上来回摆动。大约从汉代开始,每逢寒食、清明、端午等重大节日,人们就自发地组织起来进行这项游戏。荡秋千的技术难度不是很高,没有性别年龄等限制,玩的时候身体姿态协调优美,体力消耗不大,受到了广大妇女们的喜欢,使之成为一种以女性参加为主的赛巧娱乐活动。
●游戏目标
通过荡秋千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提高感受细胞的适应能力,游戏中骨骼肌有节律地收缩和放松,有利于肌纤维体积的增大。
●游戏准备
完整的荡秋千游戏用具一副。
●玩法与过程
一名学生坐在秋千的木板上,另外一名或两名学生站在秋千架的侧面,用手帮助坐着的同学启动,并随着节奏来拨动,注意要控制力度和秋千荡起来的高度,不能太高。
(www.xing528.com)
图8-51 荡秋千游戏动漫图
●游戏规则
此游戏无具体的规则,在能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游戏即可。
●活动延伸
荡秋千这项民间游戏还设有专门的比赛,有性别限制,规定只能女性参加,比赛场地为20米×8米的长方形平地,秋千架高12米,起荡台高为1.3米。比赛设有单人、双人和团体赛,比赛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赛高,另一种是触铃。赛高是在规定的次数内看谁荡的高度最高。触铃比赛是在规定时间内看谁触摸到铃的次数多。秋千运动不仅是一项民间传统游戏,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将其引进校园能够培养学生团结拼搏的精神和克服困难、不畏艰险的优良品质。
●活动反思
此游戏引进校园,若没有专用的设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制荡秋千的用具,例如可以利用单杠外加两条绳子一块木板制作秋千,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绳子和木板的强度,保证安全。
●注意事项
此游戏适合中高年级的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叮嘱学生做好保护措施,游戏前要检查秋千是否完好,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