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背景
七巧板是一种起源于我国宋代的传统智力玩具,是由两块大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块中等大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组成的。通过各种不同的组合可以组成不同的物体和形状,如小狗、狐狸、小鸟、大树、房屋等图案。这种玩具到了明代和清代已经在民间兴起,清代医学家陆以湉在《冷庐杂识》一书中写道“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可以组成近千种图案的玩具在当时已经极为流行。到了18世纪,七巧板这种玩具流传到了国外,李约瑟称七巧板是中国最为古老的消遣品之一,英国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至今还珍藏着我国清代桑下客所写的《七巧新谱》。
●游戏目标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状分析及创意逻辑能力,引导学生领悟图形的分割与合成,进而增强其动手能力,培养耐性和观察力。
●游戏准备
七巧板一副。
●玩法与过程
在开始玩七巧板之前,首先要大概了解一下七块板的用途,如其中的正方形可以用来做人体或动物的头部,还能用来做小鸟的脖子;两块最大的三角形可以用来做人和动物的身体或房子的屋顶;小三角形可以做帽子或者小鸟的尾巴,还可以充当动物的耳朵或脚;平行四边形可以用来做船的船身或衔接其他图形。在摆出图案之前首先要在脑中想象出实体,然后根据实体来进行抽象,最后再摆出具体的图案,还可以根据以往经验直接按照自己的思想设计图案。
图8-50 七巧板拼图
●游戏规则
此游戏无具体的游戏规则,只要拼凑出的图形与实际相仿即可。(www.xing528.com)
●活动延伸
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要多鼓励和启发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学习,例如在缺少七巧板的情况下根据前文所述自己动手制作一副七巧板,搜集有关于七巧板的知识,如七巧板的创始人以及在不同朝代的叫法及玩法,并了解这项游戏对儿童智力发育的益处。通过不断的游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对物体的认知能力及表述能力,锻炼手部细小肌肉。还可以通过摆出不同的图案使其成为一个连贯的故事再讲给其他人听,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
●活动反思
当学生手里没有七巧板时,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借助尺子和铅笔自己制作一副七巧板,制作方法如下。
1.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大小合适的正方形。
2.在正方形的四个角上分别标上A、B、C、D。
3.取BC中点为F,取DC中点为G,连接GF取其中点为H。
4.联结DB和AH,取其交点为O。
5.取OD中点与H相连,取OB中点与F相连。
然后按照画好的线条裁剪开来,这样,一副完整的七巧板就制作好了。
●注意事项
由于七巧板有尖锐的角,所以在进行游戏时要注意不能戳到其他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