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缤纷与静默,探究1920年代成都社会

《家》:缤纷与静默,探究1920年代成都社会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司昆仑著,何芳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6月第1版定价:58.00元“在1920年代被改革精神拨动心弦的人之中,有一位生活在成都的富家少年……后来,他用笔名巴金写下了《家》《春》《秋》三部小说,十分生动地揭示了传统文化中的罪恶,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对变革的渴求。小说描写的故事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部小说被称为‘激流三部曲’,一直影响着人们对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的记述。”

《家》:缤纷与静默,探究1920年代成都社会

[美]司昆仑著,何芳译

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6月第1版

定价:58.00元

“在1920年代被改革精神拨动心弦的人之中,有一位生活在成都的富家少年……后来,他用笔名巴金写下了《家》《春》《秋》三部小说,十分生动地揭示了传统文化中的罪恶,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对变革的渴求。小说描写的故事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部小说被称为‘激流三部曲’,一直影响着人们对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的记述。”(www.xing528.com)

司昆仑是美国汉学家,任布法罗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多部研究中国文化及城市化进程的研究著作。这部专著以《家》为切入点,选取小说中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为观察角度,将创作前后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小说发表以后所引起的社会反响和震动作为叙事背景,深入并细致地解剖了特定时期四川省会成都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发展变革。完成了文学与历史的一次恳切对话,亦达成了作者小说虚构与历史真相之间有隔膜的学术论述。正如作者坦言:“我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对历史资料里不同层面的描述性研究揭示那个时代的冲动的面貌,通过这样的研究,揭示的不仅仅是知识阶层的生活和观念中起伏和扩散的种种变化,还包括其他城市人群的变迁……”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五四时期的成都揭示了当时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新媒介迅速将新思潮传播到各地,这使得剧烈变迁成为可能,也成为人心所向。”观点的新颖给我们重新阅读巴金先生名著带来更多层面的思考。对大量历史资料的解读,可以视作对小说外延的拓展,倒也从社会层面或印证或质疑小说的走向和判断。只是,小说可以折射时代却终究不等同于历史,文学形象的象征性是研究者清晰的标本

有意思的是,司昆仑以开阔的视野选择到了另一位同样出自四川的重量级作家李袓人来对照讨论,“李袓人实际上是一个优秀的社会历史学者。通过揭示人物怎样囿于社会关系以及他们的选择如何受限于习俗和律法,李袓人对于早期成都生活的描慕更加真实,对于小说中不同角色的行为逻辑也(解释得)更为合理。”如此说法当然不代表文学史意义上的价值判断。我感兴趣的方面,是使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映照出各自的文学色彩愈加鲜明夺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