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游荡集》:静默与缤纷,游荡成就我的生活方式

《游荡集》:静默与缤纷,游荡成就我的生活方式

更新时间:2025-01-13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从《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祖国的陌生人》,到刚出版的《青年变革者》。许多时候他无疑有资本自矜,期待自己是游荡者,不断拓展知识与情感的边界。《游荡集》中的文章之前零星读到过,拿起书的手感还是欣喜,对于我这样顽固以书为荣的人,每天晚间静静沐浴在灯光下翻动纸页,无需借用电脑或者手机阅读会损害视力的托词,读书不仅事关姿势与形式,关键已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许知远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年8月第1版

定价:45.00元

说起来,读许知远的书也好多年了。从《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祖国的陌生人》,到刚出版的《青年变革者》。我可能是喜欢他书中叙述的方式,文字有一种跃动的灵性,强调自我的感官和态度,用他的话说就是创作者只有表达自我才具有价值,而不喜欢模糊的立场,也就是他在“十三邀”节目中常念叨的“带着偏见”出发。许多时候他无疑有资本自矜,期待自己是游荡者,不断拓展知识与情感的边界。(www.xing528.com)

瓦尔登湖,旧金山,耶路撒冷,横滨,新加坡市,还有今天的汾阳以及过去的北平。他在旧金山与横滨闲荡,与姜文在一个午后喝了威士忌,听一个香港人在特拉维夫歌唱《我为祖国献石油》……它们曾散落在某个航班的餐桌上,某个县城空挡的酒吧里,或者他自己临时租借的公寓中……他曾经以Jan Morris和奈保尔为榜样,他们皆周游世界、饱经人事,他们能在现实与历史间自由思考,能在写作中精确捕捉当下之情绪,并探测到它的过去与未来。许知远称这些旅途中的“意念断片”,源自强迫症般的记录欲。如果你早已经熟悉了他笔法的调性,也很容易知道,广泛的阅读为他的写作增添了太多的色彩。不必隐讳,除了奈保尔,过去10年中反复阅读的还有保罗·索鲁、简·莫里斯、伊恩·布鲁玛,“他们来自不同区域,年龄、性别不同,所关注的题材也不尽重合,却分享着相似的特质——都因个人身份的焦虑而获得了对外部更敏锐的观察,有了某种局外人才有的洞见,并且都在极度个人视角与庞杂知识世界之间达成了微妙的平衡。”重要的是,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他列举2013年出版过《零年:1945》的长期在亚洲生活的荷兰人伊恩·布鲁玛“对中国读者的双重意义”:善意地提醒,应该学会用更敏感、富有同情的态度理解他人,理解历史中的暧昧含混之处,防止自身滑入新的、僵化的陈词滥调。“当中国愈来愈成为21世纪的主要角色时,这种视角变得更加迫切”。

《游荡集》中的文章之前零星读到过,拿起书的手感还是欣喜,对于我这样顽固以书为荣的人,每天晚间静静沐浴在灯光下翻动纸页,无需借用电脑或者手机阅读会损害视力的托词,读书不仅事关姿势与形式,关键已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