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创新发展中的信息服务协同评价措施

国家创新发展中的信息服务协同评价措施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确定总体评价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国家创新系统的运行和国家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从跨系统协同知识信息服务的组织机理出发,依据具体的评价原则为总体评价目标的实现设立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层面的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评价无疑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创新机构、社会组织、相关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同时还需要大量的物力、人力、财力的充分保障。

国家创新发展中的信息服务协同评价措施

无论是各地区开展的协同信息服务评价,还是国家组织的全局性评价,都要遵循规范化的评价程序。具体而言,协同信息服务绩效评价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达成评估共识,确定评价目标。对跨系统协同知识信息服务进行评价是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的要求,需要得到政府部门、创新主体的共识。首先,政府决策部门和所有创新参与者应对当前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现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服务现状有总体上的认识,以明确国家创新中的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发展要求,由此确定符合国家创新系统发展实际的跨系统协同知识信息服务评价目标。其次,所有评价参与者应了解与评价相关的信息服务关联要素,统一评价的投入、产出、效率、效果和效益评价内容;明确协同信息服务评价的方向,为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基本条件。

②分析评价的限制性条件。在进行实际评价操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如评价人员的业务能力、测评工具的选择、相关资料的详尽程度、数据采集的难度等。因此,在正式开展评价前,应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限制条件进行分析,逐一列出需要注意的事项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形成规范文件供评估人员参阅使用[20]。同时还应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对评价中突发的事件进行及时响应,从而使评价能够有序地进行。

③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案。在确定总体评价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国家创新系统的运行和国家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从跨系统协同知识信息服务的组织机理出发,依据具体的评价原则为总体评价目标的实现设立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既要包含明确的评价要素也要包含详细的测评标准。同时,需要判断所选择的指标是否可行。然后,按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建立可操作的评价模型和相关细则,明确评价所需的各项数据和信息来源,确定相应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技术,形成完整的评价方案并论证方案的可行性。

④投入评价所需的各项资源。国家层面的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评价无疑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创新机构、社会组织、相关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同时还需要大量的物力、人力、财力的充分保障。因此,在确立评价框架和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应根据评价工作的具体需求,为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绩效综合评价的开展配备相应的专家、技术、资金和设备,以确保评价的正常进行。

⑤制定数据采集策略。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涉及主体众多,需要采集的数据量也十分庞大,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数据收集汇总。为了保障数据采集的质量和数据的规范性、真实性,应制定有效的数据采集规范和不同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类别。在确定数据的可采集性和可操作性后,要针对不同的数据来源制定数据采集方案。有时一项数据的获取往往需要几个部门的通力协调,这就需要对每种数据的收集确定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以保证采集数据的质量和有效性。同时,采集数据时需要进行数据的规范性描述。

⑥进行数据采集与汇总。在这一环节要实施数据采集的控制,包括质量控制、时间控制和效率控制,它直接关系到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数据采集过程的实际操作往往十分繁琐,应确定数据采集和整理的负责人,协调好各项数据采集环节之间的关系,控制好数据采集的进度。对数据的整理应按照反映的不同问题,进行相应的统计计算或依照评价参考标准进行处理。数据汇总中应用的统计方法有标准差和方差、相关性分析等。

⑦形成评价报告并提交。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绩效综合评价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服务效益,促进国家创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环节上应对评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各评价指标中的隐含信息并揭示评价结果的内在关联。在此环节中,需要根据最终评价结果发现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在保障国家创新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评价报告并提交到相关部门,为推进跨系统协同知识信息服务提供支持。

【注释】

[1]胡昌平,黄晓梅,等.信息服务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71-92.

[2]刘晶晶,邢宝君.知识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制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6(9):18-19.

[3]Armstrong,M.,Baron,A.Performance Management[M].London:The Cromwell Press,1998:15-16.

[4]SCP分析模型[EB/OL].[2013-08-15].http://wiki.mbalib.com/wiki/SCP%E5%.

[5]白云鹏,陈永健.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J].河北水利,2007(6):23-24.

[6]胡永宏,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9.(www.xing528.com)

[7]刘晓华,王忠辉,王艳明.企业统计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9(24):169-170.

[8]郭建博.三种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比较研究[J].科技信息,2008(1):4-5.

[9]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2-116.

[10]360度绩效评估[EB/OL].[2013-05-15].http://wiki.mbalib.com/wiki/360/.

[11]绩效考核星图模型[EB/OL].[2013-05-14].http://wiki.mbalib.com/wiki/.

[12]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和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9-97.

[13]主成分分析法[EB/OL].[2013-05-14].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92d4d01008wmu.html~type=v5_one&label=rela_prevarticle.

[14]主成分分析法[EB/OL].[2013-05-15].http://wiki.mbalib.com/wiki/%E4%B8%BB%E6%88%90%E5%88%86%E5%88%86%E6%9E%90%E6%B3%95.

[15]杜也力.知识服务模式与创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210-212.

[16]Brown,B.Delphi Process:A Methodology Used for the Elicitation of Opinions of Experts[M].The Rand Corporation,1987:392.

[17]周曦民,范希平,凌波,陈志刚.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外包系统信息安全评价模式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2):253-255,268.

[18]宋恩梅.发挥信息管理者职能建立元评价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2):61-62.

[19]梁孟华,李枫林.创新型国家的知识信息服务体系评价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9(2):29-30.

[20]Ching,S.H.,Poon,P.W.T.,Huang,K.L.Manag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Library Consortium:A Core Values Perspective on Taiwan E-book Net[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3,29(5):304-3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