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配置管理上,需要构建整体化的资源配置协同体系。这种体系在国家、地区、行业层面上进行。除国家管理协调中心外,各省市的管理机构与各行业中心协同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当前,我国中央、地方和行业层面的信息化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信息资源配置作为信息化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其整体配置已和各领域的创新活动融为一体。为了更好地协调各管理部门间的权责关系、整合各部门的配置管理职能,需要在大部制基础上,强化国家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推进中的信息资源配置统筹管理。在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进行信息资源的配置转型,同时对信息资源社会化配置进行监督评估,以保证信息资源安全配置目标的实现。我国信息资源配置协同管理体系可考虑如图6-9所示的结构。
图6-9 我国信息资源社会化配置管理体系结构
信息资源社会化配置体系在信息资源社会化配置战略实施基础上构建,包含配置管理机构、配置主体、协同运行机制以及各类资源要素的安排。就功能而言,信息资源社会化配置体系通过改变系统内的信息资源流动方向调整创新主体间的关系,使创新主体间产生整体联动效应,同时通过调整系统内的资源分布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不断维系和推动国家知识创新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在信息资源社会化配置过程中,不同层面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建设已具规模,如各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平台等。其规模化建设为我国地区间、行业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联合配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鉴于此,在面向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在政府统筹规划下,立足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全局,通过现有信息共享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整合各地区、各行业的优势信息资源,推进地区、行业层面的开发与利用。
我国信息资源社会化配置体系的建设管理应由国家信息资源配置管理协调委员会负责,结合国家颁布实施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计划》进行。
①国家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应建立在基于网络的机构合作和业务协同基础之上,这就要求以社会化资源共享为核心,构建基础保障平台,平台在各省、市设立分中心,且对应的地区信息资源配置管理协调委员会根据各行业、地区的信息资源利用效益以及创新需求调整国家对各地区的资源投入数量和类型。各省市级分中心负责整合本地区的信息资源,对地区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与配置,同时向中心节点提出信息资源需求。
②各领域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将我国已经建成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纳入信息资源社会化配置体系,按其所属领域划分为科技、文化、教育、经济四大板块,不断对各板块的资源内容进行补充、建设。同时,专门设立“政府信息公开”管理中心,与我国各级电子政务平台进行对接,为用户提供政府公共信息服务。
在此基础上,我国信息资源社会化配置体系总体架构如图6-10所示。
我国信息资源社会化配置的开展需要以国家现有的骨干网络为依托,实现多系统的信息联网,在此基础上实现开放的跨平台资源共享和利用。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各共享系统都有各自的相关标准,专门针对国家基础平台建设的标准体系还未形成,这就需要进行跨行业系统和地域的共享资源建设,实现基于动态标准的资源共享和流通。
(www.xing528.com)
图6-10 我国信息资源社会化配置体系框架
在信息资源组织开发的技术实现上,由于各系统的元数据规范、资源分类、资源标识存在技术差别,元数据描述规则、核心元数据与资源分类标识规则的不统一,导致了实现跨平台的元数据整合的困难。由此可见,统一规则、协调各系统现有标准规范,特别是协调现有的各种元数据标准是重要的。因而,应根据国家创新发展中的跨系统知识共享需求,在数字资源整合基础上进行各专门化资源库的协调建设。
【注释】
[1]孙巍.基于非参数投入前沿面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0,8(1):22-26.
[2]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
[3]杨顺元,吴育华.基于Malmquist指数的我国邮政业经济增长的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3):93-98.
[4]汪同三,张守一.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一卷)[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260.
[5]章红.国内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探析及启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6):20-23.
[6]霍国庆.我国信息资源配置的模式分析(一)[J].图书情报工作,2000(5):32-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