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迄今为止仍然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4]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系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能否突破西方理论研究范式和话语体系垄断,围绕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最大化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性水平和国际对话竞争力。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才不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才能切实发挥应有作用。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键在于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时至今日依然焕发着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客观发展规律,为我们研究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我们只有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精神信仰,并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创造实践之中,才能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从而进一步揭示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为谁立言,为谁著说,事关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和方向,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旗帜鲜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全过程,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哲学社会科学如果脱离了广大群众而为少数人服务,就必然经不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就必然不会有充沛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信念,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积极为党治国理政建言献策,担负起新的更加光荣的历史使命。(www.xing528.com)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要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马克思主义强调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强调用矛盾分析法解决问题。在中国社会发展的生动历程中,包含着诸多事关党长期稳定执政的思想和实践问题,需要我们厘清认识、找到规律、推动创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求我们在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中国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关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