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the Golden Age),是指人一生中最辉煌的阶段,也指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而就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美国图书出版业而言,当然也有它的“黄金时代”及其特征表现。那么,这个美国出版业的黄金时代是在什么时候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最伟大的编辑之一罗伯特·戈特利布曾在《罗伯特·戈特利布:编辑的艺术No.1》(原载于《巴黎评论》1994年秋季号,作者:麦克法夸尔·拉丽莎)中指出:“我视之为‘黄金时代’的那个时期,却被另一些像艾尔弗雷德·克诺夫这样的老前辈视为‘平庸时代’,这是相对战前出版业而言的,他们认为后者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戈特利布所谓的“黄金时代”即20世纪的“二战”以后到80年代初期的美国图书出版业,也是他在西蒙-舒斯特出版社和克诺夫出版社大显身手,达到事业顶峰的时期。从目前资料来看,这是对“黄金时代”最早的提法。老一辈出版人,特别是他的前任、克诺夫出版社的创始人老克诺夫崛起于“一战”时期,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退休。他认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才是所谓的美国出版业“黄金时代”。
这是两代出版人对美国书业黄金时代的不同理解,各有各的道理。纽约大学的约翰·特布尔教授是研究美国图书出版史的权威专家,他在《美国出版业的兴起与转变》(1986年)一书中持与老克诺夫一样的观点。他指出,在这个时期,除了像哈珀、斯克里布纳、普特南、达顿这样的老出版社再次焕发青春之外,新一代出版社的崛起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其中尤以20世纪20年代为最,比如兰登书屋、西蒙-舒斯特出版社、约翰·戴出版社(赛珍珠和林语堂作品的出版商)等都诞生于这个时期。当然还有两大图书俱乐部——文学会和每月一书俱乐部的诞生。正是斯克里布纳出版社的大师级编辑马克斯维尔·珀金斯培育了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厄内斯特·海明威、托马斯·沃尔夫等一代作家,造就了“迷惘的一代”,成为那个时代老牌出版社焕发青春的一个缩影。正是作家和编辑的共同努力,成就了美国文学在世界地位的不断上升。
2008年9月,每月一书俱乐部前董事长阿尔·西尔弗曼推出了《黄金时代:美国书业风云录》(The Time of Their Lives:The Golden Age of Great American Book Publishers,Their Editors and Authors)。他在每月一书俱乐部工作了16年之久,一路做到了董事长,随后在维京出版社度过了9年的编辑生涯,是索尔·贝娄、威廉·肯尼迪等大牌作家的编辑,在美国书业界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他历时5年时间,采访了120位编辑、出版人、老板和其他有关当事人,写成此书。而在这些人当中,只有一两位认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要比“二战”后的三四十年更加辉煌璀璨。(www.xing528.com)
西尔弗曼认为这个所谓的“黄金时代”应该以那场惨绝人寰的“二战”宣告结束的1946年为开端,一直追溯到整个出版业全面呈现出保守僵化态势之前的20世纪70年代晚期到80年代早期。这种僵化态势始于60年代,那时一批卓越的老牌出版人正逐渐被那些以赢利至上的商人所取代。正是得益于伟大的图书编辑的帮助,美国作家呈现了他们最好的作品,同时造就了美国文学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也成就了美国大众图书出版业的繁荣。而从时间来看,这个黄金时代的衰落时间距离《美国出版业的兴起与转变》的成书才有五六年时间,因此特布尔教授的观点毫不奇怪。值得一提的是,正是20世纪20年代诞生的以贝内特·瑟夫为代表的广大出版人,在“二战”以后适逢“天时、地利、人和”,从而成就了戈特利布和西尔弗曼所谓的“黄金时代”。
阿尔·西尔弗曼采访了众多的编辑、出版人、老板和其他有关当事人,听他们讲述那段令人难忘的黄金岁月。很让他吃惊的是,有如此之多的受访者在访谈结束时都会说同样的一句话:“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当然,这也是西尔弗曼写作《美国书业观潮》的目的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