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和一些社会科学家一直对文化对精神病理学的影响感兴趣。已有观点可分为两种。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和精神病理学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研究者只有在它们发生的文化背景下才能理解心理障碍。这种观点被称为文化相对主义。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文化在决定心理障碍的具体行为和情景表现方面发挥着作用,但许多心理障碍的潜在心理机制和主观经验都存在着跨文化的相似性,甚至普遍性。
从历史上看,研究人员在一个特定的文化中定义和描述了一个特定的精神病理学,然后将这个定义导出到其他文化中进行比较研究。最近,研究者开始质疑在特定文化中定义的精神疾病的跨文化有效性,并努力理解心理障碍的文化背景,例如关注不同文化对健康和疾病不同的归因和观念。了解精神病理学的文化特异性和共同性,对于确定一种共同的语言和知识库来促进我们全面地理解精神病理学非常重要。理解文化特异性和共同性可以从研究如何定义异常开始。
例如,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女人在一群人中间,但她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她周围的环境。她经常用周围人都听不懂的词语特别大声地对着空气说话。后来,当你询问她在干什么时,她说她被一个动物的灵魂附身了,并且在和一个刚刚死去的男人说话。
这个女人的行为异常吗?
在定义异常时,心理学家经常使用统计标准。例如,我们使用统计标准,可以定义这个女人的行为是异常的,因为它的发生是罕见的或不常见的。然而,并非所有罕见的行为都是不正常的,也不是所有的不正常行为都罕见。比如,创作协奏曲是不常见的行为,但我们通常认为它是非常可取的。又比如,在许多国家,喝酒到烂醉的程度是很常见的,然而人们普遍认为这可能是某种药物成瘾现象。
另一种定义异常的方法关注的是个体在进行日常习惯任务时,其行为是否损害或降低效率。很难想象上面描述的女人在相信自己是动物的同时,还能履行日常的职责。在许多情况下,心理障碍确实涉及严重的损害或个人的整体功能下降。然而,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例如,一些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的人,在躁狂发作期间工作效率更高。(www.xing528.com)
如果我们从偏离正常范围的角度来审视这个女人的行为,我们可能也会认为这个女人的行为是异常的,因为它似乎违反了社会规范。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会越轨行为都可以被认为是不正常的或心理紊乱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什么是社会越轨的认识也在改变。因此,使用社会规范作为衡量异常的标准是不太容易的。
依赖对主观痛苦感的报告来定义异常行为也有问题。一个人是否会因为不正常的行为而感到痛苦,可能取决于其他人如何看待他或她。例如,如果这个女人因为她的行为而被其他人嘲笑、拒绝和认为有病,那么她很可能会感到痛苦。相反地,如果她被认为拥有特殊的能力,被人们普遍接受,那么她可能一点也不难过。此外,一些文化群体可能反对报道或关注直接表露痛苦的行为,而这与西方关于自我表露重要性的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
上述定义异常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当考虑到文化时,这些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许多跨文化学者认为,只有考虑到文化背景时,我们才能理解和识别异常。这种观点认为,我们必须运用文化相对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异常。例如,如果这个女人的行为发生在美国一个大城市的街角,那么她的行为可能会显得异常;然而,如果这个女人的行为发生在一个部落的某种仪式上,并且她是这个仪式中的疗愈者,那么她的行为看起来就是合适的、正常的。
因此,异常还是正常是由文化决定的。通过对跨文化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文化对异常和心理障碍的产生方面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