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心理学在整体上越来越重视文化对于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不少研究发现了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疾病状态的密切关系,例如:失业导致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发病率上升;消极生活事件引发肠胃失调;压力导致普通感冒率上升;亲人死亡的悲痛干扰淋巴系统功能;悲观主义的解释风格会引发更多的身体疾病;积极情绪降低心率和血压;心理健康程度低导致死亡率上升;等等。这个领域的研究仍在开展之中。更多的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有待发现。
1.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
在多元化国家如美国和英国中,研究者对不同群体的健康差异非常关注。这些群体可以是男性或女性、不同的种族或者低社会经济地位者或高社会经济地位者。Adler等人的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因素如个人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或职业地位等确实可以导致不同群体的健康水平出现显著差异;高社会经济地位者的健康水平高于低社会经济地位者的健康水平,而且他们的健康水平差异不仅表现在死亡率上,还表现在研究考察的所有的疾病上(Adler,Boyce,Chesney,et al.,1994;Adler,Rehkopf,2008)。Adler等人认为一些与健康有关的行为如吸烟、运动、饮酒等可以解释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此外,心理特征如抑郁、压力和社会地位等因素亦可以解释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有趣的是,有研究者发现个人对于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主观知觉比客观测量更能预测健康状态或健康水平的变化。这个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地位对于健康的影响需要通过心理因素的调节来实现。
2.社会歧视与健康(www.xing528.com)
影响种族健康差异的一个重要心理社会因素是当事人感知的种族主义和歧视。例如,非裔美国婴儿相对于美国其他种族婴儿而言死亡率更高,这个现象可能与社会歧视引发心理压力的身体后果如孕期高血压有关。对于非裔美国人而言,当事人感知的种族主义多与其不佳的健康状态(如更高风险的心血管疾病)有关。对于非裔美国妇女而言,种族主义相关的压力和不佳的健康状况可能进而导致其不良的妊娠状况。这种情况可以解释为什么非裔美国婴儿的死亡率偏高。
3.社会隔离和死亡率
一些早期研究曾关注社会隔离或社会支持与死亡之间的关系。早期最著名的研究是Berkman和Syme(1979)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阿拉米达所进行的一项研究。研究者访谈了约7 000个被试,了解他们的社会交往情况。在访谈之后的9年时间内,研究者记录被试的死亡情况,结果发现,具有最少的社会关系的人的死亡率最高,而具有最多的社会关系的人的死亡率最低。在通过统计或研究设计控制了诸多影响因素如访谈时身体健康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相关行为等之后,上述社会关系与死亡率的关系仍然显著。该研究是清晰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对身体健康影响巨大的最早研究之一。此后许多研究也发现同样的结果,即缺乏社会支持导致个人的健康恶化。更重要的是,某些缺乏社会支持的人并不感到孤独,而一些拥有许多社会支持的人深感孤独。个人在主观上对于缺乏社会支持的知觉才是预测健康状况的重要自变量。根据Hawkley和Cacioppo(2010)的综述,在人生更多阶段(如童年、青少年时期)感到孤独的人在体重指数、收缩压、胆固醇水平和最大耗氧量一系列指标上表现出更快的身体衰老速度。上述所有指标都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因此,孤独似乎会导致心脏衰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