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人格的独特性及现代分析

中国人格的独特性及现代分析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古代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人格特质。因此,古代中国人的人格特质具有区别于其他文化群体特质的特殊性。仁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情绪和人际关系原则对当代中国人的人格特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现代中国人的人格特质分析近20年来,对现代中国人的人格特质的研究已经引起一些人格心理学家的重视。才干是中国人七因素人格结构中的第四个维度。

中国人格的独特性及现代分析

1.古代中国人人格特质分析

中国拥有5 000多年的悠久文化。在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古代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人格特质。因此,古代中国人的人格特质具有区别于其他文化群体特质的特殊性。那么,古代中国人具有怎样显著的人格特质呢?杨波主要运用词汇学的方法,以《史记》为材料对古代中国人的人格特质进行探索,最后确定了古代中国人的人格特质四因素:仁、智、勇、隐。

(1)仁。

仁是古代中国人的第一个人格特质,是双极因素。双极因素既包括正性词,也包括负性词。仁所包含的正性词主要包括仁、义、礼等一些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人良好德行的词汇;仁所包含的负性词主要包括嫉妒、刚愎自用、狂妄、狡猾等一些用来描述一个人不良品德的词汇。

仁属于范围极其广泛的道德范畴,是孔子推崇的最高道德标准,是最理想的人格标准。仁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情绪和人际关系原则对当代中国人的人格特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智。

智是古代中国人的第二个特质,也是双极因素。其包含的正性词主要有智、敏、贤能等,而负性词主要有愚、粗率、无能等。智中的正性词和负性词具有良好的对称性。智是指人们普遍具有的辨认事物、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或认识。

(3)勇。

勇是古代中国人的第三个特质。这个因素包含的大部分都是正性的特质词,如勇、刚毅、刚强等,而负性词只有怯懦、软弱等。

勇的本义是与力联系在一起的,是指发挥出身体内部蕴藏的力量。勇是古代中国人所具备的人格特质,但是在近代勇的含义又进一步扩大了。平时我们所说的勇不仅与力联系在一起,也会与精神相联系。所以勇不仅是古代中国人的人格特质,也是近代中国人显著的人格特质。

(4)隐。

隐是古代中国人的第四个特质。这是一个单极因素,主要包括避世、失意和笃学等十个特质词。如我们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中可以深刻体会到诗人超凡脱俗、隐于清静山林的人生态度。隐刻画了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特质。这一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儒家思想的熏陶。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就说明了隐的特征。古代中国人隐的人格特质主要是指那些所谓的隐士隐居于山林,但那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而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

2.现代中国人的人格特质分析

近20年来,对现代中国人的人格特质的研究已经引起一些人格心理学家的重视。人格心理学家不断提出人格特质“本土化”“国民化”等观点。

(1)现代中国人的七因素静态人格特质模型。

王登峰和崔红(2003)提出了现代中国人的人格特质七因素理论。王登峰等人用中文形容词和名词对中国人的人格特质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研究,把中国人的人格特质分为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才干、情绪性、人际关系和处事态度七个因素。

①外向性。

外向性是中国人七因素人格结构中的第一个维度。外向性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活跃、积极和易动等特点。在中国人的七因素人格特质模型中外向性表现为六个层面,分别是热情、合群、自信、活跃、刺激寻求和积极情绪。不同的文化对外向性的定义也不同。西方文化中的外向性是指喜欢寻求刺激、兴奋、活泼、健谈、充满活力。显然,西方的外向性内容更加丰富。西方人对外向性的理解反映出西方文化中的探索精神。

②善良。

善良是中国人七因素人格结构中的第二个维度。善良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友好、行善的特点。在王登峰七个维度的中国人格量表(QZPS)中测得善良特质得分较高者的特点是对人真诚、友好、关心他人等;得分较低者的特点是对人虚假、欺骗、以个人利益为先等。此外,已有研究表明善良与相关心理特点的关系,善良与成就动机中的成就目标和掌握目标具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的预测作用(刘海骅,庄明科,2004)。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发现,善良与主观幸福感的各因素(包括掌握因素、活力因素、被接纳因素以及放松因素)都呈显著正相关(田林,2004)。

③行事风格。(www.xing528.com)

行事风格是中国人七因素人格结构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反映了个体做人和做事的方式和态度,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在行事风格维度上得分较高者具有谨慎、思维周密、计划清晰以及目标明确等特点;得分较低者则表现出与众不同、别出心裁、不按常规出牌等特点。如面对同一个问题时,行事风格得分较高者可能会按照常规思路,制订出可操作的清晰计划,然后一步步去解决;而得分较低者可能会运用“出其不意”的思路去。已有研究表明,行事风格与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行事风格得分较高的人具有较强的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得分较低者则与之相反(刘海骅,庄明科,2004;田林,2004)。此外,行事风格和年龄相关,年龄越大者行事风格的得分就越高。最后,由于中国和西方的历史文化不同,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处事风格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④才干。

才干是中国人七因素人格结构中的第四个维度。才干的本意是指个体的能力和对待工作的态度,主要包括决断、坚韧和机敏三个因素。才干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指个体能力的实现,另一方面是指个体对所关注问题的投入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才干因素上得分较高者具有坚持不懈、认真、负责、积极投入、敢作敢为等特点;得分较低者则表现出优柔寡断、无主见、容易松懈等特点。

已有研究表明才干与个体的成就动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在高中生这一群体中,个体的才干与成就动机中的成绩目标和回避失败倾向呈显著的负相关(刘海骅,庄明科,2004)。

⑤情绪性。

情绪性是中国人七因素人格结构中的第五个维度,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和做事过程中情绪稳定性的特点上。研究结果表明:在情绪性因素上得分较高者具有冲动、急躁、直爽以及对情绪不加掩饰等特点;得分较低者则具有平和、耐心、稳定以及对情绪表达委婉等特点。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性由两个相互独立的二级因素耐性和爽直构成。耐性反映的是个体在人际交往和做事过程中的理智、平和及控制情绪的能力。爽直反映的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直爽和不加掩饰的特点。而西方的神经质人格维度虽然反映情绪稳定性的特点,但从内容来看,它的核心成分是个体体验消极情绪的强度和倾向性,与中国人人格结构总的情绪性存在显著的差异。

⑥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中国人七因素人格结构中的第六个因素。人际关系反映的是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基本态度。在人际关系因素上得分较高者待人友好、温和,与人为善,并且乐于沟通和交谈;得分较低者把人际关系看作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以自我为中心,待人冷漠,爱计较和拖沓。此维度包括宽和与热情两个因素(王登峰,崔红,2003)。其中宽和反映的是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热情反映的是人际沟通的特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维度与个体的成就动机、主观幸福感和身心健康呈显著正相关(刘海骅,庄明科,2004)。

⑦处事态度。

处事态度是中国人七因素人格结构中的第七个因素。处事态度反映的是个体对人生和事业的基本态度。已有研究表明:在处事态度因素上得分较高者具有自信、乐观、追求卓越以及目标远大等特点;得分较低者则具有懒散、无所事事、漫无目的以及不思进取等特点。该维度包括自信和淡泊两个因素。自信反映对理想、事业的追求,淡泊则反映对成就和成功的态度。

处事态度是中国人七因素人格结构中直接反映个体动机水平,特别是成就动机或追求人生发展动机的人格维度。其得分高低反映了个体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和特点。

(2)中国人的大三动态人格特质模型。

以往的特质研究多以形容词为材料,研究静态人格结构,缺少对动态人格结构的研究。许燕、王萍萍(2011)首次用中文动词对中国人的动态人格进行初步探索,获得了三个人格动态特质因素。动词可以作为动态人格结构的产生基础,因为动词具有动态特征,能够使研究者从动态行为的角度来审视人格。特别是在东方文化中,中国人在描述个体时更关注行为层面。该研究建立在特质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大五”人格模型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发现现代中国人的动态人格结构有控制(Control)、施爱(Love)和追求成功(Pursue Success)三大特质,建立了大三动态人格特质(CLP)模型。

①控制。

第一个维度——控制主要集中在个体的控制行为群,包含主动控制(抵赖、看不起、撒谎、贬低、敌视、贪图、排挤、掠夺、算计、吓唬)和被动控制(怄气、躲避、吹捧)两个方面。

②施爱。

第二个维度——施爱主要体现为个体在人际行为中争取获得好感或者表达好感,向别人释放善意的行为。这一维度有两层内容:一是对他人善意的自动表达(捐献、互助、着想、珍惜、爱护、尊重和赞赏),二是对他人爱意信念的坚持(舍得、守候、忠于)。

③追求成功。

第三个维度——追求成功着重描述个体在成长历程中的发展倾向以及与生活目标和人生态度有关的人格特质。这一维度中的词语表达的都是与目标追求有关的行为。不管是努力过程,还是得到的结果,都是指向更高目标的行动力。这一维度体现了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追求目标的艰辛努力(拼搏、敢于、用功、钻研、克服、战胜、争取、驯服、率领);二是追求成果的曲折过程(反省和徘徊);三是结果(享福)。

上述三个特质因素体现了中国人人格行为层面的三大要素,其中,控制和施爱体现了关系特质,追求成功则体现了个人特质。CLP结构模型与动机理论、社会价值取向理论相对应,获得了异曲同工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