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别与个性特质
大五人格理论认为人们的个性特质可以归纳为五个维度,即神经质、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和责任性。研究表明大五人格特质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Costa等人(2001)考察了26个文化中的23 031名参与者的大五人格特质得分,结果发现,女性在神经质、宜人性、温柔和对开放度的感受方面得分更高,而男性在自信心和开放度上得分更高。而且,性别差异在特别提倡个人主义和性别平等观念的欧洲和美国最明显。这个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大五人格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这种性别差异可能与不同文化对于不同性别的社会期望和教养方式差异有关。
2.性别与从众和服从
从西方儿童社会化的过程来看,男孩和女孩受到的训练不同,因而男性可能更加独立,而女性可能更加顺从。西方文献表明,在受到群体压力的时候,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从众压力的影响。实际上,这也存在文化差异。Berry(1979)考察了17个文化中男性和女性的从众行为,发现定居、农耕的紧密型文化中出现了最大的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加从众;而在游牧、打猎或采集的松散型文化中性别差异不明显,甚至有男性比女性更从众的现象出现。因此,从众或服从的性别差异可能与不同文化在儿童教养、性别角色分配和社会分层程度等维度上的差异有关。
3.性别与攻击性
通过日常的观察可以得出结论,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男性比女性具有更强的攻击性。(www.xing528.com)
一些心理学家指出,男性比女性攻击性更强是由于男性具有更高的睾酮激素水平。然而,研究人员对侵略性与生物激素水平做了研究,以了解男性睾酮激素的增加是否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增加,结果发现在人类中这种生理因素影响并不明显。虽然雄性激素会增加攻击水平,但人类文化和社会环境会阻碍其效应。贫穷、虐待、暴力、缺乏男性角色的榜样、对战争和违法行为的推崇以及滥用药物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男性的破坏性,使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增加。
Archer(2006)考察了52个国家中男性或女性攻击伴侣的现象,发现攻击性的性别差异与每个国家的男女平等程度和个人主义水平有关。女性权力越大,个人主义水平越高,女性的攻击性就越强。Glick等人(2004)让16个不同文化的8 360名被试评估人们对男性的态度是敌对还是友好。结果发现,国家的性别不平等程度越高,其评估者对男性的态度越矛盾。
在绝大多数文化中,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化方向是不同的:男性是作为战斗者和解决问题的人,而女性则是作为调节者和维持和平的人。通常来说,男性会受到更多鼓励攻击性行为的教导。社会角色理论认为,男性被期望通过武力解决问题,而女性被期望通过社会关系解决问题。女性更倾向于关注情感目标或关系型目标,即与他人建立亲密和谐的联系,而不是战胜或控制对方。文化对攻击性行为上的性别差异的影响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文化顺应男性和女性的本性,从而容忍男性的攻击行为,却不容忍女性的攻击行为;另一种可能是,为了让儿童提前适应成人期的生活,社会给予男女儿童不同的教育。
还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男性的高攻击性行为可能是一种心理补偿机制。在大部分社会中,养育儿童主要由母亲承担,年幼的男童可能在心理上认同母亲。当男孩进入青少年时期,他们对母亲的心理认同与社会期望的男性角色发生了冲突,因此他们会试图通过夸大的攻击性行为达到在心理上与母亲区分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攻击性行为成为男性的“性别标记”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