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跨文化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都对文化和疼痛之间的关系感兴趣,因为从新闻轶事报道和一些观察中都可以发现不同文化在疼痛管理和疼痛容忍度上存在差异。几十年前,学术界开始正式认识到文化和态度因素对疼痛反应的影响。如今,我们知道文化在多方面影响痛苦的感知和体验:①痛感的文化建构;②疼痛表达的符号学;③疼痛原因和治疗的结构。
虽然大多数关于疼痛的跨文化研究都涉及年长的儿童和成人,但研究者现在认识到,疼痛经验的文化差异,如疼痛反应,在生活中可能发生得相当早。例如,如果根据面部表情和哭声来评判,那么两个月大的中国婴儿比加拿大婴儿表现出更强烈的疼痛反应。
关于痛苦体验的文化差异的一个理论假设与Sapir-Whorf假设有关。Whorf认为高度依赖文化的语言结构影响我们的感知和认识。据此,因为语言的结构、内容在不同文化环境下不同,所以人们的疼痛经验也会不同。(www.xing528.com)
另一个相关研究主题是疼痛的文化展示规则。正如不同文化对于情感的适当表达可能有不同的规则一样,不同文化可能有类似的规则来控制疼痛的表达、感知和感觉。正如情感表达的强度与情感体验的强度相关,控制疼痛表达的规则亦影响疼痛的主观体验强度。例如,对印度和美国大学生的一项研究表明,与美国人相比,印度人对明显的疼痛表达接受程度更低,对疼痛的耐受水平更高;而且这两个因素呈负相关,对明显的疼痛表达接受程度越高,对疼痛的耐受水平就越低。
对疼痛的容忍程度也可能植根于文化价值观。Sargent(1984)采访了西非贝宁贝瑞巴(Beriba)文化中的一些育龄女性和18名土著助产士。这种文化推崇淡定坚韧地面对疼痛。对疼痛进行“恰当”的反应被认为是贝瑞巴人身份的构成成分。忍受包皮环切或阴蒂切除手术的疼痛标志着勇气和荣誉,被认为是该文化中的关键价值。同样,在一项考察芬兰妇女的分娩经历的定性研究中,被试将分娩疼痛描述为她们应该接受的自然现象。这类文化观念可能会提高人们对疼痛的容忍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