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Social Development)是指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个体在成长阶段对待自己与对待别人的行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化的历程。社会发展也被称为人格发展(Personality Development)或人格成长(Personality Growth)。人们在社会发展中的历程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在此历程中,个体由原本单纯的自然人,经过在社会环境中与人、事、物的互动,逐渐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并进而在人与己的关系中学习到如何待人、律己、循规、守纪等合乎社会规范的一切态度、观念和行为。
儿童期是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各方面的心理功能持续发展。儿童通过接受一定的训练,习得自己生活环境周围的文化。在各个不同的文化中,儿童所接受的训练、习得的文化并不相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
1.文化传递与儿童训练
儿童社会化的最终目的是让儿童学会适应当地的文化,其最终结果导致文化在代与代之间进行传递,并且在某个文化之内人们的行为具有相似性,在文化之间人们的行为具有差异性。在正常情况下,儿童会自然而然地习得文化。但在更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儿童可能被迫学会其他的文化,从而使本民族的文化传递中断。
对一个社会而言,实现文化传递的过程也是儿童社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社会对儿童的训练进行的。很多对各个文化中儿童训练的研究是根据人类关系地区档案(Human Relations Area Files,HRAF)的人种学报告进行的。Whiting和Child(1953)利用人类关系地区档案考察了各个社会训练儿童的情况。他们从人类关系地区档案中提取了5个社会的人种学数据,考察了5个行为系统,分别是口唇、肛门、性、依赖和攻击。该研究得出了两个颇具普遍性的结论:首先,全世界的儿童训练从某些方面来说都是一致的,即都与某些普遍的行为问题有关。其次,儿童训练在不同社会之间存在差异。
另外一些利用人类关系地区档案的研究者集中考察了6个被认为是普遍存在于所有社会中的关于儿童养育的核心维度。Barry等人(1957,1959)界定了这6个维度:①依从训练(Obedience Training):儿童通过接受训练在多大程度上能服从成人。②责任训练(Responsibility Training):儿童通过接受训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生存和家务劳动承担责任。③养育训练(Nurturance Training):儿童通过接受训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照看和帮助兄弟姐妹及其他需要帮助的人。④成就训练(Achievement Training):儿童通过接受训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向优秀的标准努力。⑤自立(Self-reliance):儿童通过接受训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照顾自己且不需要他人的帮助而满足自身需要和欲望。⑥一般独立训练(General Independence Training):儿童通过接受训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超越上面界定的自立)向往自由而摆脱控制、统治和管理。Barry等人的分析表明,上述6个维度中的5个维度可以构成2个集群。其中一个集群把责任和依从训练结合起来,而养育训练只是这一集群的边缘部分。另一个集群则结合了成就、自立和独立训练。两个集群之间呈负相关。另外,Barry等人发现,上述维度上的社会化发展中存在性别差异,女孩的社会化更多的是为了顺从(Compliance),而男孩的社会化更多的是为了果断(Assertion)。
2.生态文化与儿童训练
依据不同经济形态,传统社会可以分别被定义为采集、打猎、捕鱼、畜牧或农耕社会。这些生存经济形式分布在一个具有两极的维度上。一极是畜牧业。强调严格遵守能够保持牧群健康的固定活动,可以保证将来拥有充足的食物。另一极是打猎和采集。每天的食物来自当天的收获,获得食物的能力和技巧能直接导致奖励或惩罚。农业和捕鱼的社会位于两极之间。Haviland经过对这些传统社会的考察,把这些社会的儿童养育模式概括为两种,即依附训练和独立训练。
依附训练(Dependence Training)能够增强个体在执行指派任务时的顺从性,并鼓励个体留在群体中。在畜牧和农耕社会中,耕作土地、照料牲畜以及其他副业经济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家庭规模需要扩大。然而,扩大家庭规模存在潜在的破坏性的紧张关系。例如,掌管家庭的成人做出家庭决策,而所有其他成员必须服从这一决策。另外,招入的配偶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都必须服从群体的意愿。这些并不容易做到,成员不服从管理的情况很可能出现。依附训练能解决群体关系紧张问题。依附训练包括支持和惩罚两个维度。支持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成人会纵容年幼的孩子,特别是纵容他们得到长期的口腔满足(表现为喂奶持续数年)。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可能被赋予一定的家庭责任,如照顾更为年幼的孩子。在惩罚方面,儿童的攻击行为和性行为遭到严厉阻止。这类支持和惩罚塑造了顺从的、与世无争的、具有责任心的人。他们不敢越雷池半步,不做任何具有潜在破坏性的事。
独立训练(Independent Training)强调个人的独立性、自力更生和个人成就,使一个人拥有自我和能力。在强调独立训练的社会中,核心家庭由丈夫、妻子和他们的后代组成,但他们是独立的而不是大家庭的一部分。独立训练是打猎和采集的社会以及美国那样的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所具有的特点。在这些社会中,自力更生和个人成就对人们来说,尤其是对男子而言,是生存的重要特质。独立训练包括鼓励和劝阻两个维度。在鼓励方面,侵犯行为和性行为受到鼓励,或者受到较大程度的容忍。在学校、家庭中,儿童之间的竞争都得到鼓励。在美国家庭中,这种竞争已经走向极端,婴儿期的生物学功能——吃、睡、哭叫、排泄——都转变为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竞争。在学校中,竞赛运动受到鼓励,教室里也充满各种竞争,如拼单词比赛、有奖竞赛、考试成绩排列等。学生很快就进入相互竞争的状态中,如果奖学金很多,学生们还会千方百计为同学设置障碍,防止其他人也表现得太好。在劝阻方面,人们不重视婴儿的口腔满足,喂奶不依据婴儿需要而依据时间表来进行。在短暂的喂奶期之后,人们开始给婴儿喂食物,并试图培养婴儿独立进食。在孩子出生后父母会尽快给他独立的空间,使之与父母分开。婴儿得不到依附训练文化中那么多的照料。对儿童来说,集体责任感不受鼓励。父母经常鼓励孩子独立完成游戏任务,而不是为家庭福利做贡献。总之,独立训练一般鼓励个人去寻求帮助和关心而不是给出帮助和关心,鼓励个人努力施加对他人和环境的支配力。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都会小心留意自己的利益,存在“个人主义、自信和冒险”的特征。
独立训练和依附训练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极端。某些社会中会同时兼具这两种训练的某些要素。例如在寻食社会中,分享是日常的秩序。人们常常劝阻竞争,因为它与合作相抵触;婴儿能从成人处获得许多积极的照料和长期的口腔满足。同时,这种社会也鼓励个人的成就和独立性,因为那些自力更生的人往往在寻食活动中更能获得成功。美国人一般认为宽容的儿童养育方式会造就无责任感的人,然而在寻食社会中,宽容的儿童养育方式也能造就有责任感的人。
3.生态文化与儿童训练的关系
根据独立训练和依附训练的性质可以预测,在畜牧和农耕社会中食物积累的程度较高,人们应该会倾向于比较“尽责、谨慎和保守”。Barry等人的一个跨文化研究(1959)考察了生存经济与儿童训练之间的关系。他们假定,社会为培养适当的成人行为而训练儿童,因此生存经济和儿童养育习惯之间会有必然的联系。他们以46个社会群体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食物积累程度与责任心和依附训练存在正相关,与成就、自立和独立训练存在负相关。当采用更加综合的社会化的测量方法时,上述关系就更加清楚了,顺从-独断维度评分与食物积累程度之间的相关得分达到094。在顺从-独断维度评分达中等水平以上的23个社会中,有20个是食物积累程度高的,而在23个顺从-独断维度评分处于中等以下水平的样本社会中,有19个是食物积累程度低的。因此,社会化重点与广泛的生态和文化环境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4.社会化中的性别差异与文化
研究发现,所有社会都有行为模式的性别差异;所有社会都按性别进行劳动分工。这两个现象不仅普遍,而且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函数关系。
(1)行为性别差异的文化普遍性。
一般认为,男女的行为性别差异大体上表现为男性更加独断,具有成就取向和高支配性,而女性更加响应社会、被动和顺从。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些性别之间的行为差异是普遍的,但其差异程度因文化而不同。性别之间的行为差异在某些社会中可能极大,在另一些社会中却可能极小。因此,研究者需要考察不同的文化中性别差异的方向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不同的文化中性别差异的量是否有差异。
(2)性别差异与社会化过程。(www.xing528.com)
男女之间行为方式存在差别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性别差异和社会化过程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对此问题的第一种回答是,由于男性和女性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因此社会化的过程顺应了这种区别。人类学家很早就发现,很多文化中都根据性别进行劳动分工,而且劳动分工的方式也具有普遍性。例如,几乎在所有的社会中准备食物都是女性的事情;照看儿童通常也是女性的责任,尽管有时男性也会分担照看儿童的责任,但男性不担负主要责任。这种分工的原因:①男女的生物学差异造成的身体差异,特别是女性总体上力量较差;②生育孩子主要是女性的责任。男性和女性担任不同的经济角色,其中女性主要负责家务活动,这是一种功能性的反应。
对上述问题的第二种回答是,男女实现社会化的方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社会要求儿童提前承担与他们的性别相联系的成人职责,以为成年以后担职责做准备。因而,行为差异可以被看作不同的社会化的产物,而社会化又反映了不同的成人活动,也可以被看作为形成成人活动而进行的适当训练。
男女在社会活动中的分工具有生物学因素,在不同的文化中男女分工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首先,在不同的社会中,男女社会化的过程并不相同。对于社会化过程,在定居和食物积累程度高的社会(如农耕社会)中,不但女性会受更多养育和顺从的训练,而且不同性别的训练的差异也很大。而食物积累程度低的社会(例如采集或打猎)则较少根据性别区分劳动。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几乎都不需要进行顺从的训练。在这样的社会中,妇女对基本生存活动的贡献也是生存活动的一部分。因此,男性重视妇女的工作,不会贬损妇女或坚持让妇女从属于他们。
其次,在不同的文化中,由于男女分工的方式不同,妇女对于生存贡献的程度也不同。女性参与生存经济活动的程度取决于活动的方式。例如,研究表明,如果通过采集获得食物,妇女的参与程度通常较高。在人种学报告所编码的14个采集社会中,妇女在11个社会中是高贡献者。与此相反,在16个打猎社会中,妇女在其中的2个社会中是高贡献者。如果主要的生存活动是采集或者农耕(除了精细农耕外),妇女的贡献就较大;如果主要生存活动是动物饲养、精细农耕、捕鱼或打猎,妇女的贡献就较小。此外,妇女对生存的贡献较大的社会往往盛行一夫一妻、异族结婚、彩礼、控制生育以及以工作为导向训练女孩的风俗。在这样的社会中,女性比较受重视,有自由,一般不会成为男性满足性需要和繁殖需要的工具。另一项研究还发现,在夫妻较为平等的文化中,双方的关系更为亲密,表现在夫妻晚上休息时更为亲近、更为私密,双方在一起吃饭的时间更多,双方经常在一起度过休闲时间,丈夫会参加孩子的生日会等方面(De Munck,Korotayev,2007)。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文化背景对男女社会化的方式具有广泛的影响,不仅直接影响社会化的具体方式,还对男女的社会地位、夫妻关系等产生微妙的影响。
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的方式受文化调节,而文化通过人们所持的观念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婴儿养育有不同的要求,对儿童进行训练的方式和目的也有区别。例如,在特定文化中,父母和其他照看者有一些关于养育儿童的共同习惯,如提供情感和温暖表达,制定喂养和排泄的时间表,甚至有关于发展本身的信念、价值观和习惯(例如,在什么时候儿童应该走路、说话、骑自行车、选择朋友)。这种养育领域的知识和信念被称为养育信念系统,或者养育种族理论。
(1)关于睡眠的信念。
对于年幼婴儿,在不喂养的时候,我们是让婴儿独自待着,还是当他们表现出不高兴时就把他们抱起来?中国的母亲在看到婴儿哭泣时通常就会把婴儿抱起来。如果婴儿在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母亲会把婴儿抱起来轻轻地摇,说一些轻柔的话或唱有助于睡眠的歌曲,让婴儿尽快睡着。其实,这些行为反映出关于儿童睡眠的一些信念。
关于儿童睡眠,不同文化中的观念并不相同,例如,美国母亲和荷兰母亲的观念就有差异。Super等人(1996)研究了不同文化中调节年幼儿童睡眠的模式。他们通过访谈和直接观察,研究了荷兰和美国城市中6个月到4岁零6个月的年幼儿童及他们的父母。对荷兰母亲来说,强制养成有规律的睡眠习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荷兰母亲认为,如果儿童没有足够的睡眠,就容易被激怒或惹恼,而且年幼儿童需要充足的睡眠才能发育和成长。事实上,这样的观念在荷兰的健康保护系统中也很受重视。在美国,人们认为儿童有规律的睡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养成,而且一般无法人为引发儿童睡眠的规律性。从荷兰父母的日记中可以看出,荷兰的儿童在早年有更多的睡眠。研究者通过观察也发现,当醒着时,荷兰儿童更多地处于“安静的觉醒”状态,而美国儿童更多地处于“活跃的觉醒”状态。
(2)掌握技能的时间表。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成年人尤其是男性要进行复杂的耕作活动,因此也比较注重让年幼的儿童学习一些成年人的技能。而在现代中国以及西方国家中,人们更加强调让儿童尽可能多玩游戏,特别是与其他儿童一起玩游戏,因此儿童社会交往的技能比较好。
Willemsen等人(1997)进行了一项研究,考察不同文化中人们对儿童发展的期望。研究者把儿童应该掌握的77种技能分为6个不同的领域,分别是身体技能、知觉技能、认知技能、个体内部技能、人际技能和社会技能,然后对68位荷兰母亲、50位居住在荷兰的土耳其母亲和60位赞比亚母亲进行了访谈,要求母亲们指出这些技能应该在多大年龄掌握。其研究结果表明:①母亲期望儿童掌握身体技能的年龄在各文化之间的差异很小,但对于社会技能,例如在家庭内部帮忙、与兄弟姐妹玩、记住阿姨和叔叔们的名字等,赞比亚母亲期望孩子掌握的年龄显著高于另外两个样本,而居住在荷兰的土耳其母亲期望孩子掌握的年龄又高于荷兰母亲期望孩子掌握的年龄。对于另外四个技能领域,各个样本之间的差异比社会技能领域的差异要小。②儿童的年龄与技能掌握期望的跨文化差异呈曲线关系。在5岁之前,技能掌握期望差异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但对于较大年龄的儿童才能掌握的技能来说,三个样本之间的技能掌握期望差异减小了。③特定的背景变量可以解释这些差异。母亲的职业地位、教育水平、孩子的数量和年龄等因素结合起来,可以解释1/3的跨文化差异,其中母亲的教育水平和孩子的数量的预测作用最大。教育水平高的母亲提出的掌握技能的年龄偏低,孩子多的母亲提出的掌握技能的年龄偏高。
(3)温暖表达。
在西方文化中,母亲的温暖表达和母亲与子女之间情感纽带的质量被认为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极大的正相关关系,有助于亲子间安全型依恋的发展。然而,在不同的文化中,母亲的温暖表达可能有着不同的意义,导致不同文化下的母亲可能做出不同的行为。Cheah等人(2015)在一项跨文化研究中比较了美国的华裔母亲和欧裔母亲在“温暖表达”上的差异,发现尽管母亲的温暖表达能够改善儿童的行为和学业表现,削弱儿童的攻击性并增强其自控力,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但华裔母亲相比欧裔母亲而言还是更少向儿童表达温暖而更多地采用严厉管教。出现上述现象的表面原因是华裔母亲相对来说没有欧裔母亲那么重视温暖表达,实质原因源于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欧裔母亲重视独立自我(即与他人相分离的自我概念)的建构,将童年看作通过温暖表达来培养儿童个性、情感表达以及自尊的重要时期。她们倾向于以身体或言语等直接的、外显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哪怕儿童仅取得一点点成功,她们也不会吝啬表扬。她们希望让儿童感觉到自己做的事情很重要,让儿童自我感觉良好。而华裔母亲则更重视集体自我(即与他人相联系的自我概念)的建构,认为强烈的情感表达是不礼貌、可能会破坏和他人的关系的行为,经常赞美儿童可能威胁到父母权威并导致儿童的自满与自大。虽然华裔母亲在移民后做出了许多改变,表现出更多的温暖、民主行为,减少了权威强迫行为并通过表扬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但她们还是保留了很多固有图式,比如依然倾向于使用工具性行为来表达爱与温暖。由此可见,养育信念系统决定了不同文化中人们抚养儿童的方式,进而影响儿童各个方面的心理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