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部分干部中对腐败问题存在一种犹如吃“臭豆腐”一样的矛盾心理:见到别人搞腐败义愤填膺,遇到机会却又毫不客气。一方面,站在台上慷慨陈辞,对贪污等消极腐败现象恨之入骨,咬牙切齿,惟恐惩治不力;另一方面暗地里却又同流合污,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总觉得自己不搞,就得不到“实惠”,感到“划不来”,贪一点,捞一点,才会心安理得。正因为有了这一矛盾心理的存在,多少年来对贪污腐败现象反也反了,治也治了,就是难以使之绝迹。群众称之为台上讲反腐败,台下大搞腐败。
领导者要做到防微杜渐。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先从量变开始的。量的变化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领导者要想跨越和突破“权、钱、色”心理误区,就必须不断保持着清醒头脑,做到防微杜渐。
首先,要树立重视量变的观念。“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领导活动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尤其是那些掌权和管钱的领导者,更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对违反原则或规定的事情,不管是什么人求情,都不能随意行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它启发人们,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因此,每一个领导者都要洁身自律,做到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www.xing528.com)
其次,要做到为政清廉,关键要做到无私无畏。西汉末年任洛阳县令的董宣就是无私无畏的典型。在封建社会里,历代县令赴任时或坐八抬大轿,或骑高头大马,好不气派。然而董县令上任那天既不坐轿又不骑马,而是让衙役抬着一口油光发亮的棺材。为什么?董宣有话:洛阳乃京都圣地,权臣云集,皇亲国威多居于此,闻听贪官污吏还在逍遥法外,皇上委任卑职为洛阳县令。既食国家俸禄,就应为政清廉,欲依法治县,必须严惩贪官污吏,这样难免得罪一些皇亲国戚、奸官权臣。而卑职不怕杀头,今日抬此棺材随时准备为国殉职。其实,董县令之所以能够为政清廉,关键就在于他能够做到无私无畏。董县令享年74岁,卒于洛阳,光武帝遣人吊丧,其妻哭诉说:我家仅有破被三条,麦一斗,今后的日子更苦了。使者进屋一看,果然如此。光武帝哀伤地说:“董宣清廉,朕之清官也。”
董县令的所作所为,固然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然而,他的无私无畏着实令人敬佩。他为官多年,却一贫如洗,可谓无私;他抬棺为官,是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在任期间,他也确实杀了不少贪官污吏,令京城那些横行霸道的官僚畏惧不已,因此称得上无畏。
当然,除董县令之外,许多优秀人物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坚持“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天下为公”。方志敏烈士身无分文,一生清贫,以致国民党士兵都无法理解。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邓小平等一生无私无畏,把全部身心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他们生前艰苦朴素、廉洁自律,逝世后骨灰撒入大海,融入自然……不难看出,现代领导要想跨越和突破“权、钱、色”心理误区,就要做到无私无畏。只有无私无畏,才能掌好权,用好权,真正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受得住各种考验和冲击,自觉地抵御金钱和“美色”的诱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