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早期荆楚文化和域外文化交流的时间、路线及实物的探讨,可以得出几点结论:一是从考察的时间,可以确定楚文化与域外文化的交流时间主要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是荆楚文化本身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楚文化相对繁荣的时期,而这与楚国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积极向外传播的热度密切相关。二是从考察的路线,可以得出楚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北方“丝绸之路”和南方“玻璃之路”两条路线不断向外传播,而域外文化也由此传入楚国。北方的“丝绸之路”并非我们所熟知的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南方的“玻璃之路”也不在我们熟知的范围内,但不可否认它们的存在。由此向我们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不畏艰辛的拼搏精神。三是通过在众多楚墓发现的具有域外特征的文物和在域外发现的具有楚国特色的文物相互印证,更加证实了楚文化在早期和域外文化频繁的交流。这些都给荆楚文化在当今建设“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具有重要启示。首先,荆楚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所以要敢于同其他文化交流,这种交流的目的并非是要让所有文化最终都一样,而是借鉴吸收其他优秀文化,更好地发展楚文化,同时也是为了扩大楚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其次,保持社会稳定。早期楚文化能优于当时其他文化更好地向外传播,就是因为楚国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最后,建设好基础设施,减少交流关卡。早期交流由于自然因素的限制,一度成为交流的重大阻碍,但今时今日,已有能力解决这些困难,更应该去做好。当然,人为设置的障碍更应该减少。如此,不仅能促进楚文化的更好发展,也能促进其他文化的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所)
【注释】
[1]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课题组:《荆楚文化与湖北城市群文化生态圈建设研究》,江汉论坛2004年第6期,第117~120页。
[2]对于荆楚文化研究的著作:由张正明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的丛书《楚学文库》共18册,包括张正明:《楚史》;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高至喜:《楚文化的南渐》;刘和惠:《楚文化的东渐》;余汉光:《楚国哲学史》;刘玉堂:《楚国经济史》;蔡靖泉:《楚文学史》;赵辉:《楚辞文化背景研究》;皮道坚:《楚艺术史》;杨匡民,李幼平:《荆楚歌乐舞》;高介华,刘玉堂:《楚国的城市与建筑》;彭浩:《楚人的纺织与服饰》;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赵德馨:《楚国的货币》;宋公文,张君:《楚国风俗志》;后德俊:《楚国的矿冶髹漆和玻璃制造》;郭德伟:《楚系墓葬研究》;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由王杰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楚文化知识丛书》共20册,包括程涛平:《再现楚国》;田野:《重放异彩》;蔡世骥:《怀楚情思》;罗运环:《纵横捭阖》;郭德维:《励精图治》;黄凤春《浓郁楚风》;后德俊:《光耀东方》;顾久幸:《楚制典章》;刘玉堂,张硕《楚市商贾》;刘玉堂,贾济东:《铁马冰河》;田锡富,张硕《惟楚有才》;刘绍军:《楚地精魂》;何念龙:《千古绝响》;武家璧:《观象授时》;笪浩波:《通衢大道》;胡雅丽:《尊龙尚凤》;万全文:《文明之光》;许道胜,刘玲:《流光溢彩》;邵学海:《激情浪漫》;王纪潮:《异彩纷呈》。由于对于荆楚文化研究的著作不胜枚举,此处仅列举两套代表性丛书供参考,这些著作从各个不同方面对荆楚历史、文化进行了梳理和探究。关于中外交流涉及荆楚文化的著作有: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华书局1977年版;金克木:《比较文化论集》,三联书店,1984年版;王胜利,后德俊:《长江流域的科学技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世界风物志》联合编辑小组:《世界风俗志(4)·印度与南亚诸国》,台湾地球出版社1978年版;[英]理查德·温斯泰德:《马来亚史》,姚梓良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越南]陶维英:《越南古代史》,刘统英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等。这些中外学者的著作通过对历史记载的考察,留存或出土文物的比对,分析中外文化的交流,荆楚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也是重要一环。随着考古的不断新发现,研究中外交流的研究文章也不在少数:高大伦:《关于“南方丝绸之路”的几点思考》,《中国史研究》第2期;C.H.鲁金科:《论中国与阿尔泰部落的古代关系》,《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张正明:《料器与先秦的楚滇关系和中印交通》,《江汉论坛》1981年第11期;苏仲湘:《论“支那”一词的起源与荆的历史和文化》,《历史研究》1979年第4期;刘玉堂,刘礼堂:《楚国历史文化与南方都市(续篇)》,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这些文章结合历史记载与考古发现,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路线以及交流的内容。
[3]祝融译注:《〈淮南子·兵略训〉译注》,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6页。
[4]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版,第3166页。
[5]王胜利、后德俊:《长江流域的科学技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页。
[6]刘玉堂等:《楚国历史文化与南方都市(续篇)》,《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
[7]苏仲湘 :《论“支那”一词的起源与荆的历史和文化》,《历史研究》1979年第4期。
[8]《世界风物志》联合编辑小组:《世界风物志(4)·印度与南亚诸国》,台湾地球出版社1978年版,第113页。
[9]杰里米·戴维森:《越南近年来的考古活动》,《考古学参考资料》,第2辑,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第87页。
[10]王胜利、后德俊:《长江流域的科学技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页。
[11]C.H.鲁金科:《论中国与阿尔泰部落的古代关系》,潘孟陶译,《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
[12]高大伦:《关于“南方丝绸之路”的几点思考》,《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2期。
[13]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14]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15]熊传新:《楚国的丝绸业》,《江汉论坛》1982年第8期。
[16]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www.xing528.com)
[17]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18]方豪著:《中西交通史》,岳麓书社出版1987年版,第52页。
[19]张正明:《料器与先秦的楚滇关系和中印交通》,《江汉论坛》1981年第11期。
[20]刘玉堂等:《楚国历史文化与南方都市(续篇)》,《武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
[21]云南省博物馆文物T作队:《云南省楚雄县万家坝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10期。
[22]孙太初 :《在云南考古工作中得到的几点认识》,《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1期。
[23]杰里米·戴维森:《越南近年来的考古活动》,见《考古学参考资料》(第二辑),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第98页。
[24][越南]陶维英著,刘统文等译:《越南古代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318页。
[25]谭·夏里臣:《1964年在马来西亚最近考古发现》,《皇家亚洲学会·马来西亚分会会报》28卷,1965年第1部。
[26]高至喜:《从长沙楚墓看春秋战国时期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27]张正明:《料器与先秦的楚滇关系和中印交通》,《江汉论坛》,1981年第11期。
[28]C.H.鲁金科:《论中国与阿尔泰部落的古代关系》,潘孟陶译,《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
[29]张正明:《料器与先秦的楚滇关系和中印交通》,《江汉论坛》1981年第11期。
[30]熊传新:《楚国的丝绸业》,《江汉论坛》1982年第8期。
[31]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32]《世界美术全集》(战后版),卷五,色版十一。转引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33]巴贝尔:《史前织物》,1991年,第32页。转引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