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原观的形成应该是天(天气)、地(地理)、人的合谋。历史就像青铜器、铁器的铸造一样,需要在冷热交替中不断淬火。从冰川期结束后的全新世纪初始期的新石器时代,到温暖湿润的全新世纪高温期的时期,以及其后的寒冷干燥期,区系间文化大不相同。特别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区系间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满天星斗式的文化发展势态开始向中原地区聚集并凝结成核。公元前3000年左右,也就是古史传说时代的黄帝—尧舜禹时期,中国的区系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为六大文化区系向中原的聚集,曾经盛极一时的红山文化、海岱文化、良渚文化都衰落了,而且下落不明。当时对中原的争夺,主要是偏于北方的华夏族与偏于南方的苗蛮族的争夺,双方争夺的地方聚焦在以丹淅流域为核心的秦巴山地。和主要是气候变化导致的红山文化、海岱文化、良渚文化的衰落不同,苗蛮族的石家河文化的衰落主要是因为战争的失利。恨屋及乌,由于苗蛮族在和华夏族的中原争夺战中被驱逐并被蛮夷化、妖魔化,处于中原南部的江汉被从中原涂抹出去了。但这里不会一直是真空地带,尚未定型,反而给了它更多的发展可能,犹如围棋中高级手段试应手一样,留下了更多精妙的反击手段。
这些历史现象的形成应该和季风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东亚季风的降水来自于向北移动的潮湿夏季风与北方冷气团之间的相互作用。雨带随着夏季风锋面的前进而北移。五月初锋面暂停于华南沿海地区,六月中下旬停留于长江黄河之间,七月中旬到达华北北部以及东北。如果雨带停留的时间超长,洪水就会形成;如果停留时间太短或是来得太晚,则又会导致干旱,华北地区尤为常见。公元前3000年左右,东亚季风系统的不稳定导致了东部沿海的洪涝灾害频发以及北方地区的干旱,从而使东亚人群在气候的驱动下,向相对地势较高并且便于农作的中部地区移动,于是中原的重要性就被凸显出来了。北方旱作文化和南方稻作文化在中原迎头相遇,由于南方稻作文化靠湖泊而居的族群居多,不容易形成凝聚力强的政治共同体,逐渐败下阵来,因而中原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位于旱作文化所控制的秦岭北坡和豫西山地一带。(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