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强与竞争意识:荆楚文化与一带一路

自强与竞争意识:荆楚文化与一带一路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展开了一幅生动、繁荣的世界新画卷,为人类未来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荣辱与共的国际大家庭追求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生命共同体。这句话,道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念内涵的核心。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价值观,是中国在把握世界发展潮流、人类命运走向上展现出的深邃智慧。

自强与竞争意识:荆楚文化与一带一路

自身强大了,才能有本钱参加竞争。通过竞争,才能实现自身的强大。

1.用“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应对国际社会面临重大转型的严峻挑战

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进入大调整、大变革的关键阶段,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零和博弈,在世界范围内建设伙伴关系的新思路。这充分体现出中国在历史转折关头的大国担当,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合作共赢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核心理念,让世界看到中国正在以新的哲学思维,为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开辟一条新路。这就要求我们要自强不息,积极参与世界竞争,只有搞好本国的发展,才能为世界的繁荣做贡献;而世界的繁荣,又能促进中国的发展。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当今时代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正在形成,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展开了一幅生动、繁荣的世界新画卷,为人类未来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荣辱与共的国际大家庭追求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生命共同体。不论文化、种族、肤色、宗教还是社会制度是否相同,世界各国人民都应该相亲相爱、和谐相处、和平发展。这是美好的追求。

同时,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生态灾难、环境污染、局部战争、恐怖主义威胁、难民问题、南北对立、粮食匮乏、文明冲突等,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去解决,以“个体”为本位的思维方式甚至加剧了这些矛盾和危机。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共同体意识的提升,有不少的国家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其他国家和相关人员的利益,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带动其他的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建立一种全新的伙伴关系,以便共同的应对各种问题,实现风险的共同承担,实现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分析本国的国情的同时,也考虑其他国家的快速发展,既对当下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同时也需要对未来进行相应的思考,所以既是当前采取的发展政策,同时也实现了未来的发展,可以在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下达到平等互信的、共同发展的理念。在全球的秩序处于转型的发展时期,世界各国联系紧密,社会、经济、文化交往密切,已经难以“闭关锁国”、关起门建设。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研究世界各国往来,可以增强对国际社会的认识,而且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以完善。

2.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心态虚心学习和接受文化多元化思想智慧

我们要用全人类的智慧丰富自己的头脑,推进人类全面发展,这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的基本诉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句话,道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念内涵的核心。(www.xing528.com)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价值观,是中国在把握世界发展潮流、人类命运走向上展现出的深邃智慧。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念的丰富内涵,可以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个方面来理解。

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优越。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意识贯穿了中国外交理念的方方面面: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

3.用竞争意识面对世界上强势文化的严峻挑战

面对西方利用文化产业优势与媒体宣传力量形成对中国文化所谓的“三重围攻”(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通过组织专门的智库对中国文化进行断章取义、牵强附会的曲解,在国际上妖魔化中国文化与价值观,力图阻止中国文化“走出去”;不断联合盟友以民主人权问题指责中国,妄图打击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依靠其传媒技术和文化产业,大量向中国本土输送其价值观,妄图从内部分化改变中国文化,进一步压缩中国文化的生存空间,甚至逐步消灭中国文化,实现其文化霸权。)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我们要有竞争意识、正本清源,让世界改变对中国的负面认识,树立对中国的正面形象。

为此,我们当务之急是:第一,树立文化自信心。不能因为现在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地位就丧失自信心,甚至采取文化上的自我封闭。中华文化具有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有丰富的革命文化传承,有占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的不断创新创造,只要我们坚持“和合包容”的精神,就一定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并在世界文化大舞台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第二,宣传上要主动出击,而不能像古代中国那样被动防御。要善于和敢于利用一切手段、一切国际场合反对文化霸权,揭露他们的谎言和阴谋,争夺国际话语权并建立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第三,要敢于展示中国强大的防卫力量。利用所谓的民主人权搞街头政治、发动“颜色革命”颠覆别国政权是西方国家的一贯伎俩,甚至进行赤裸裸的军事干涉。当然,反对西方文化霸权不是为了建立我们自己的霸权,也没有必要与仍然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国家发生正面对抗,我们要大力宣扬和倡导“各美其美、包容共处”的文化多元化思想,只要取得了与西方文化同台竞争的机会,剩下的让世界人民去评判和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