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荆楚文化创造灿烂物质文明,助推一带一路

荆楚文化创造灿烂物质文明,助推一带一路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楚人留下了许多极有价值的古墓,这是因为楚人素有厚葬的传统,楚国科学技术发达,加上优越的地理条件,使楚人所创造的文化遗产存于众多古墓中,得以保存至今。出土了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丝织品、漆画、西汉男尸等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众多的稀世文物。楚国的青铜冶铸,其数量之大、工艺之精、质量之优、水平之高,世所罕见。曾侯乙墓展陈列了该墓出土的最有代表性的文物,展现了2400年以前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荆楚文化创造灿烂物质文明,助推一带一路

楚人留下了许多极有价值的古墓,这是因为楚人素有厚葬的传统,楚国科学技术发达,加上优越的地理条件,使楚人所创造文化遗产存于众多古墓中,得以保存至今。这个发掘从20世纪开始,真正引起学术界重视是20世纪50年代。到2002年为止,全国发掘东周古墓1.2万座,其中楚墓有8000多座,占东周古墓的三分之二,并发现楚城十余座。1933年至1938年,安徽寿县李三孤堆发现了楚幽王墓,出土文物4000多件,青铜器千余件。20世纪40年代,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一件楚帛书,长47厘米,宽38.7厘米,有900多个墨书文字。有华夏民族创世神话,其中的神话人物有伏羲、女娲、炎帝祝融共工等。50年代,中科院考古所在河南、湖南发掘数百座楚墓。60年代,楚文化重心转移到湖北,楚故都纪南城成为寻找楚文化的中心。这里是先秦时期南方最大的都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楚国称雄南方的历史见证。至1975年,已发现楚墓4000多座,已出土文物数以万计,堪称地下楚文化宝库。出土了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丝织品、漆画西汉男尸等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众多的稀世文物。70年代后期,考古发掘更加广泛,1978年7月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出土文物计1.5万多件,除编钟外还出土青铜器重达10吨。80年代初,全国性的考古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鄂豫湘皖四省成立了楚文化研究会。1982年,江陵马山楚墓出土2300多年前的华美服饰,被称为丝绸宝库,其丝织品一是刺绣工艺复杂;二是幅面宽;三是图案美,且内涵丰富,如三头凤图案、龙凤虎图案等;四是织造精致;五是色泽鲜艳。1987年,荆门包山2号楚墓出土2000多件文物。1993年,荆门郭店1号墓出土竹简730枚。1998年5月,在美国达慕思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竹简研讨会,专家们一致认为,楚文化博大精深。

1.厚重坚实的物质基础

(1)青铜冶铸。楚国的青铜冶铸,其数量之大、工艺之精、质量之优、水平之高,世所罕见。如省博物馆展出的楚国的铜器,有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杂器和礼器等,都得到了国内各界人士和国际友人的嘉评和赞赏。楚国青铜文化的发达,首先在于拥有丰富的红铜资源。特别是大冶,古代属扬越,后来并入楚国版图,成为楚国最大的采矿炼铜基地,其炼铜的炼炉、矿井模型和采矿工具现已在省博物馆展出,矿井中的排水、通风、照明和矿井的支护,设计得非常周密,其精巧奥妙使参观者赞不绝口。我们祖先在几千年前怎样挖矿、冶炼,他们想得很细,有些做法我们现在也想象不到。省博物馆展出的一把青铜剑,剑上铭文是“越王勾践自作用剑”,是越王自己用的剑。吴越的剑怎么到楚国来了呢?学术界有三种说法:一是战利品,二是陪嫁品,三是赠送品。这三者必居其一,究竟哪一种正确,现在还不能定论。剑的含铜量高,由铜、铅、锡、锌等元素合金而成,剑格用绿松石及琉璃镶嵌,品质极优,光泽照人,锋利无比,划断23层的机制纸像划一块水豆腐那样轻松。可见当时冶炼水平很高,真是炉火纯青啊!现在有很多专家研制,也冶铸不出这样的宝剑。还有许多青铜器皿如曾侯乙墓出土的尊盘,其口沿部分的装饰,如同丝瓜瓤子一样精细、复杂,可能用失蜡工艺和焊接工艺形成,真是巧夺天工,其奥妙无穷,现在很难弄清楚具体的铸造方法,可见当时楚国青铜冶铸的技术水准的高超

(2)丝织刺绣。荆州博物馆珍藏的战国中期楚墓出土的丝绸,数量多、工艺精、类别全,绢、罗、锦、纱、绮、绨、组、绦八大类样样俱全,我们现在纺织行业的专家攻关搞复制品,也没有复制出当时的水平。有一根像头发那么细的丝,用放大镜看,就像大船上的缆绳那样粗,是用50多股细丝拧成的,其工艺之精令人称奇。荆州博物馆存放的一具西汉男尸,在出土时除头发脱落以外,皮肤完好,肌肉还有弹性。他没有腐烂的主要措施是深埋、密封、棺液,还有裹着的丝绸被子和捆绑的丝带,都没有腐烂。从地下发掘的情况看,当时的荆楚地区堪称丝绸王国

(3)木竹漆器。已发掘的楚文物中,竹木漆器比较普遍,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乐器、丧葬用具,还有各类装饰品。从筷子、篦子到大型的乐器、丧葬用具、棺椁都是彩漆。有一个小梳妆盒,盒上图案是彩漆绘制的一幅大型迎宾图,形象逼真,被称为中国最早的一幅连环画。还有一个形如鸳鸯鸟的漆器酒杯,两边装酒,一般用于婚嫁交杯酒,它里面是连通的,女的喝不了,男的可以帮她多喝一点,工艺十分精湛。

2.丰富多彩的文物遗存

20世纪60年代以来,湖北发掘了五千余座楚墓,出土的大量文物展现了楚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功能最完备的古乐器陈列馆。郧县人头骨化石、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被称为四大镇馆之宝。

湖北省博物馆藏有反映湖北省从原始时期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类文物、标本20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件(套),位居全国省级博物馆前列。这些藏品绝大多数来自考古发掘和各地征集所得,其中以出土文物为主,既有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又具有时代特征,基本反映着湖北地区古代文化的面貌,而且,一部分器物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馆藏文物品类丰富,器类齐全,器类主要有陶器、瓷器、青铜器、漆木器、简牍、兵器、古乐器、金玉器、古代字画、古钱币等。

(1)曾侯乙墓。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城郊擂鼓墩发掘的曾侯乙墓是一座距今2400年前的诸侯国君的墓葬,墓主人为战国早期曾国国君乙。此墓葬出土文物万余件,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价值之高、保存之好,轰动海内外。曾侯乙墓展陈列了该墓出土的最有代表性的文物,展现了2400年以前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陈列分祭厅、青铜器、兵器、车马器、竹简、漆木器、金玉器和乐器八大部分,共展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360件。其中,造型奇妙、工艺精湛、纹饰华美的青铜鹿角立鹤、联襟大壶、尊盘、鉴缶;迄今仍很锋利的多戈戟和三角剑形的殳;包容文字资料颇多、又系我国最早的竹简;重达2156克的特大金盏;制作方式与风格迥异于楚、秦的漆木竹器等,均是考古中所罕见的珍品。

尤其是乐器展品中的一套青铜编钟,更是无价之宝。钟架长7.48米,高2.65米,重4.5吨左右。全套编钟共65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编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可以演奏中外各种乐曲,被誉为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迹。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因为在2000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曾侯乙墓编钟的铸成,表明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我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www.xing528.com)

(2)楚文化馆。楚文化馆作为湖北省博物馆展馆的一翼,于2005年12月建成开馆。该展览分为八个部分,集中地展出湖北地区出土的楚文物精华,力求全面展示楚文化的辉煌。展品中有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还有复原的2002年在湖北枣阳九连墩发掘的楚国车马坑中的部分车马。

越王勾践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1965年湖北江陵修建漳河水库时,在江南城西北7公里,望山一号楚墓墓主内棺中出土了一把青铜剑。剑上用鸟篆铭文刻了八个字“越王勾践,自作用剑”。让人惊奇的是,这把越王勾践青铜宝剑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但剑身丝毫不见锈斑,依然锋利无比,完好如新,闪烁着炫目的青光,寒气逼人。因此,它享有“天下第一剑”的美誉。

(3)古代瓷器专题馆。专题馆分为两个专题,第一专题以出土瓷器为主,介绍元代以前湖北地区单色釉瓷器的发展脉络;第二专题以馆藏传世瓷器为重点,展示元代以后瓷器的发展面貌。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湖北早在商周时期已出现原始瓷器,六朝隋唐青瓷一统天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省考古工作者在梁子湖东面的鄂州发掘了大量的魏晋六朝墓,在武汉市武昌地区也发掘了数百座隋唐墓,均出土了不少的青瓷器。宋代湖北主要出产青白瓷,20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武汉市江夏区青山村发现并发掘了宋代青白瓷窑址,其后又陆续发现并发掘了大量窑址,填补了瓷窑考古的空白。

在所有展出的瓷器中,浪漫而富有诗意的青花四爱图梅瓶和康熙款青花十二月令花杯最受人们关注。青花四爱图梅瓶是湖北省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之一,于2006年由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瓶身肩部饰凤穿牡丹;腹部饰青花“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他所作的《兰亭集序》被后世推为“天下第一行书”。陶渊明爱菊,其咏菊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古流传。周敦颐爱莲,其名篇《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脍炙人口。林和靖爱梅鹤,他隐居于杭州西湖,以植梅养鹤为乐,人称“梅妻鹤子”;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足部饰仰覆莲纹。三层纹样以卷草纹、锦带纹为界。白釉泛青,色彩清脆艳丽,是罕见的经科学发掘出土的元青花精品。

康熙款青花十二月令花杯则是十二件一套的青花压手杯,以十二月份的当令花卉为题。分别以一月迎春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莲花、七月兰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月季、十一月梅花、十二月水仙,配合花卉书写咏赞诗句。杯底有“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这套青花十二月令花杯,将诗、画、书法篆刻多种艺术形式与瓷器工艺完美结合,可谓是清朝官窑瓷器的珍品。

凡此种种,无可辩驳地证明楚文化在中国上古文化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她是中国先秦时期最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之一,也是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最优秀的最具活力的民族文化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