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通商、海运是中国陶瓷、丝绸、茶叶等大宗货物海外输出的三大基础性条件。港口是水陆交通的运输设备与重要枢纽,通商及海运政策是保障贸易顺利交易的制度支撑,港口、通商与海运直接支配海上贸易的规模与范围。早期中国没有完备的通商及海运政策,这实际上严重制约了海上丝路贸易的发展与繁荣。在汉代时期,汉武帝开始在南越建立合浦港,同南海、东南亚及印度洋沿岸各国进行通商。至唐代,唐政府实施自由开放的海疆政策,先后开放明州港(今宁波港)、扬州港、泉州港等,积极鼓励同海外通商。在海外贸易的规模与范围上,较以前均有所扩大。
明清时期,国家实施朝贡贸易制度,海禁后专设广州港与国外贸易,并在此设立市舶司监管朝贡贸易,欧美各国来华进行商品贸易,并在中国开设商行,兴建商馆。港口的建立为各国商人通商提供交易的平台,港口也就成为互易货物的海上市场。中国港口的兴建与通商及海运政策的制定,为马口窑陶器海外输出提供重要契机。如果说港口是古代海上丝路通商的基础设施,那么海上丝路航线的开通则为远洋贸易提供国际通商的大通道。
根据中国海岸线的分布格局,中国海上丝路的国际航线大致有东洋航线、南洋航线与西洋航线等三条。中国海上丝路的国际航线的开通不仅表明中国造船以及远洋航海技术的发达,也说明中国对海洋贸易及其国家对外政策的重视。发达的造船及航海技术就成为海上通航的安全技术保障与先决条件。海洋气象知识的掌握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开辟的重要科学基础,特别是对海上季风或海潮的利用与认识。中国早期海洋科学知识的发达为海上丝路贸易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知识条件。中国在12世纪初已经开始懂得海洋测绘以及运用天体和指南针海上导航技术。
科学的海洋气象学与先进的航海技术又为海上丝路贸易的延伸提供技术保障,也为马口窑陶器的海外输出提供宝贵契机。15世纪以前,中国的陶瓷、瓷器等物品一般是阿拉伯人或波斯人运往地中海东岸港口,再转运至欧洲各国。(www.xing528.com)
1371年,明朝政府确立凡是藩属国需要定期向我国进献方物,即“朝贡制度”。同时规定,凡来贡物之国或来华的朝贡者均给予一定恩赐。朝贡体系是当时世界上重要的国家关系体系之一,尤其是以一元体系为特征的中国,朝贡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政治制度。来华朝贡者也趁机进行各种商业贸易活动,包括陶瓷、丝绸、茶叶等大宗货物交易。由于中国政府本着“厚往薄来”的宗藩交际原则,从而导致周边藩国都愿意来华朝贡,并希望得到中国皇帝的恩赐。朝贡制度为中外文化交流交往提供契机与途径,它反映出中国是当时世界的一元中心,更昭示中国近代以前曾是文化输出大国。
近代以前的“中国化”是世界文化中的核心词汇,处于东方中心主义视野下的中国文化所秉承的理念则是“文化输出主义’。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湖北马口窑陶器与江西景德镇瓷器所承载的艺术美学、实用美学跨出国门传播海外显示出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