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处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丰厚的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积淀,形成了富有鲜明特色的楚文化。湖北省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彩陶,在“屈家岭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片,年代约为公元前2550—2195年。据郧县青龙泉窑址中出土的陶片分析,其器物的造型特征,制造技术和彩绘纹样构图已经具备较高的艺术水平。在江陵县毛家山发掘的战国秦汉时期的陶窑附件,还存有坯料坑、窑穴和水井等遗址踪迹。东汉有釉陶,三国、两晋时期有青瓷出现,唐宋时代的陶瓷釉彩纹饰已经具备相当水平。
汉川的马口窑有着悠久的历史,“渺渺群山一水国,孤舟尽目泛清辉”的马口,其陶艺在古时候属于下里巴人的文明,而在今天已经承载着无穷无尽的文化底蕴。有着陶都之称的汉川市马口镇乃古镇,古称“洗马口”。明嘉靖《汉阳府志》有如下文字记载:“东汉建安三年(公元199年)九月,蜀先主败于长坂坡,斜趋汉津,与关羽船会,得济沔于夏口,关羽路经此地系马休息,故名系马口,简称马口。”[1]
民窑是指生产民间用瓷的窑址,清代是民窑陶瓷生产进一步发展的时期,不仅品种繁多,产量巨大,而且色彩浓郁而富于生机,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民窑器物生于民间,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纹样都带有浓郁的民间艺术特色。就这一点来说,正式官窑器具是无法比拟的,借用陶瓷史研究学者的话来说,就是“官窑致精,民窑潇洒”。
制陶业在马口一带因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得到滋润,使得马口陶器从最初的实用性走向工艺性,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马口窑陶器做工精良,具有明确的地域性特色,与中国其他产地的陶器相比,在图案与文饰上有其独特之处。马口窑陶器纹饰图案不是纯装饰性的图案,它的绘画性强、故事性强,它反映出的造型与装饰纹样蕴含着湖北地域性历史时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包括伦理道德、民俗风情、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绘画艺术的丰富信息,具有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
“泐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梅城,(南河乡前身)突兀汉南,众峰蟠络,为邑东南之胜。”“今居民掘地间获城砖,搏大,有小泐渡。”“置汉川县于泐山。泐山,在县南四十里。”“小泐渡即古汉川也”。旧志分载“泐山即汉山”,“汉川县治在泐山,”“小泐渡即古汉川”,皆根据《旧唐书·地理志》所述。[2]
汉川县治之所以定在梅城(今南河)泐山,是因其处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泐山高40米,其中高峰155米,方圆九里,是汉南诸山之首。古陶志云:“川为泽国,殊非沮洳,山阜环绕,川流分会,亦善地也。”(www.xing528.com)
马品窑址(明至清代),位于市境东南,汉川水游南岸。北距汉川城区7.5公里。地理位置处东经113°48′至113°50′,北纬30°22′至30°34′,总面积58.7平方公里。马口窑属民间窑,共有36条龙窑,主要生产烧制日用陶、工业陶、工艺陶三大类。
据清同治年间出版《汉川图记徵实》记载:“凡缸、坛、瓮及大小陶器泥作而成者,俗曰‘窑货’,邑南系镇(系马口)多业之。其器较他处为坚,其法得自明隆庆年间,有应山老人来镇授之,历经300余年,工曰精益,往者岁货远方,归金数万计。籍资生活者二三千人。”马口镇制陶产业繁盛,该窑址2008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川制陶产业广泛分布于马口镇,始于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3)。所产缸、坛、瓮等陶器较他处为坚,(《汉川图纪征实》)。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有王家窑、刘家窑、喻家窑、张家窑、熊家窑、杨家窑等地共有龙窑12条,盛产坛、壶、钵、罐、缸、盆、烘炉等日用陶器。1951年,王家窑的两条龙窑率先组成新生窑联营工厂,厂长王芹舟。1952年,所有窑业均组成窑业联营工厂,分别为振新(喻家窑)、新民(刘家窑)、合利(熊家窑)、群生(张家窑)、群利(杨家窑)、生生(八屋窑)、群合(惠家岭窑)。1954年,新生、振新联营工厂与马口协利土产商店组成建新陶器工厂,1955年改为公私合营。
20世纪60年代,更新设备逐步采用机械取代人工碎土、合泥、拉坯等繁重体力劳动。拉坯工艺亦采用石膏翻模、泥浆浇沉淀、干燥新技术,不仅缩短生产周期,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并相继开发了建筑陶、工艺陶、特种工业陶3个系列新品种。主要产品有:釉面砖、花钵、育苗器、罗汉、座狮、陶凳、笔插、陶桌、异形酒瓶。这些装饰有十八学士图、八仙图、楚文化地方戏剧的马口窑陶器远销于东南亚、美国、日本等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