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筒外形与众不同。恐怕竹子在最初生长阶段受到石块阻挡,屈节伸展就长成这样子。看惯了直立挺拔的笔筒,会觉得这别有一番趣味。
从自然质朴的外形和所刻铭文来看,符合“大璞不斫”,“不事精雕细琢,只略施刀凿以见自然之趣”的特征,显然属金陵派风格。笔筒凸肚处阴刻行书:“伟哉居士,质奇节古。既雕既琢,辉生艺圃。亦虚亦耿,君子师汝。饱蓄烟霞,以作霖雨。寿卿先生正,莘田王耘圃。”
铭文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既颂扬竹子又赞笔筒,诗意盎然,趣味深长。
铭文虽短,但书写流畅,上下映带,气息贯通,犹如虎跃山涧,鱼跃龙门,提按顿挫之间,展现了书者深厚的书法功底。
刻者两面进刀,功力非凡,因此刀口清晰,底子干净,完美地表现了笔意。
独特的造型、诗意的铭文、优美的书法、精致的刻工,这四绝构成了笔筒的特色。
金西厓在《刻竹小言》中说:“刻字自乾隆整饬一派,渐趋向细密。”这笔筒字迹较大,创作于清初,印证了上述说法。
笔筒受者寿卿先生为潘坤。
《奇竹》笔筒(www.xing528.com)
潘坤,字寿石,号寿卿,杭州人,工八分书,善人物、花鸟,工致秀丽。
落款:莘田、王耘圃。笔者判断莘田是刻者,王耘圃是莘田宰广东四会县令时的师爷或幕僚,有才情,铭文是他所拟书。莘田既为主人,落款自然居首。
黄任(1683—1768) ,字于莘,号莘田,福建永福人,康熙举人, 曾任广东四会知县。为人风趣又好客,朋友聚会,他谈笑风生,幽默诙谐的话总能引起满座大笑。他为官清廉,离任回乡,携带的行李中别无长物,仅平日聚集的诗稿和购买的几方端砚。他有砚癖, 自号十砚先生。
他工书法,初学林佶,后融入汪士鋐笔法精神,诗学王士祯,著《秋江集》。因为豁达、乐观,享高寿至八十又六。
竹刻自清初逐渐进入鼎盛期,除职业竹人以此谋生外,一些文人也嗜好刻竹。他们或寄情言志, 自娱自乐,或展现才艺,馈赠亲友,这就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古拙质朴且书卷气、金石气浓郁的作品。
这笔筒或许是黄任处理公务之余,偶然得到的一段奇竹,不忍埋没,打磨之后,请王耘圃题铭, 自己操刀镌刻而成。这是典型的文人竹刻。
(图片由“集宝”授权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