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洞墓是秦汉时出现的新的墓葬形式。这种墓在山崖或崖层中开凿洞穴作为墓室,并很快从竖穴发展到横穴,它兴起于西汉诸侯王陵,终西汉而消失,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和山东曲阜九龙山鲁王墓是崖洞墓的代表。[27]据黄展岳1998年的统计,在发现的34座西汉诸侯王、王后墓中,有20座为崖洞墓,14座为竖穴土石坑木椁墓、黄肠题凑墓和石室墓。[28]除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山东曲阜鲁王墓外,西汉的崖洞墓尚有山东长清济北王墓、江苏徐州楚王陵、河南永城芒砀山梁王墓地、河南密县打虎亭汉代画像石墓等。[29]由于条件限制,刘胜墓尚不太规整,龟山汉墓和九龙山汉墓则结构复杂,规模宏大。西汉晚期,中原地区的崖洞墓逐渐销声匿迹,与此时同,西南部的四川地区出现了崖墓,并在东汉时扩展到云南、贵州地区,时间一直延续到南北朝。
此前流行的椁室墓,木椁通常分割成不尽相等的几份用以象征居室,曾侯乙墓已在木椁上模仿地上门窗结构,墓主人内棺的两侧与前端漆有窗户纹样,似乎已有了将棺模拟居室的作用。崖洞墓出现后,由于空间的扩大,直接就可以在墓中建造仿照地上居室的建筑。这种墓葬形制上的变化,反映出人们对于死后居所的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人们对于死后居所已经有了比较具体的想法。
由考古发现我们可以看到,满城汉墓开凿于岩石山中,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6.8米,全墓分为墓道、甬道、南北耳室、中室及后室六部分,各室仿照地上宫室修造,环绕后室还有一道回廊。墓中建有瓦顶的木结构房屋及石板房屋,南北耳室为库房和车马房,中室为厅堂,后室为内寝,形成完整的居住空间。在崖洞中营建木构瓦顶建筑时,不仅建造物的立面和外观可以完全模仿地上生居,建筑物与周围岩洞壁之间也有闭合空间,尸体入藏后,建筑物不会直接被填塞沙土掩埋,而是通过放置巨大的塞石,用砖石封门,将整个崖洞包括崖洞内的木构建筑和崖洞内的空间一起埋藏,形成与地上生人世界隔绝的另一个世界。[30]正是由于可以高度模仿地上建筑,崖洞墓西汉初年开始流行。然而崖洞墓的开凿除了在所属阶级上有所限制外,浩大的工程非一般民众所能承担,在这种情况下,顶部构造类似于岩洞墓的券顶墓应运而生。洛阳发掘的西汉卜千秋壁画墓,由墓道、前室、南北耳室、南北侧室、主室七部分组成,顶部筑成房脊形,已经完全逼真地再现了地上宫室的面貌,完成了将墓主生前居室缩小后随其移居地下的愿望。
崖洞墓之所以因山开凿是为了取石材的坚固性,石质寝殿比木质的更为耐久,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石材建造地墓室给人的联想似乎更多地体现在让人联想到山中洞仙的居所。[31]而早期神仙方术所重为东王母、西王公,他们的居住特点是“穴居”,也就是住在山洞中或石室中。这种石室,一种可能是将天然洞穴稍加修葺,另一种可能则是在条件合适的地方开凿山洞。崖洞墓开凿在山崖中,上下四周都是石壁,洞室本身即构成一个闭合空间,墓主进入后就被纳入连接人世与神灵世界的信仰所支撑的宇宙中。英国学者罗森认为凿山为室形制的出现是汉代人与灵界沟通的一种努力,其目的是为了模仿西王母昆仑穴居的环境。她在分析了文献中记载的西王母“戴胜而穴处”的特点后认为,所谓“穴处”就是以山洞为家。[32]因此,这种观念反映在墓葬中就是在山崖中营造洞穴,使死者的墓穴与西王母穴居沟通,以期像西王母一样可以永生居住。这样,有形的空间就成为一系列复杂观念的组成部分。这些观念或与宗教等超自然力量有关,或者本身关注的就是讨论宇宙的本原等抽象的哲学观。如果说此前的椁墓是通过随葬品满足墓主死后要求的话,那么崖洞墓应该是为了显示墓主人在墓葬空间的具体存在,更进一步说,是为了表达崖洞墓是通向神灵世界或宇宙空间的入口这一愿望。
在出土于四川的西王母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到,西王母坐于石室中的龙虎座上,左右云气围绕,为西王母所居的石室(图30)。《汉书》卷三十九《地理志》载:“(金城郡)临羌县,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这个石室应该就是崖洞墓的原型。之所以将死者埋入石室中,是要追求和西王母一样的环境并借此成仙。
图30 四川出土西王母画像砖
(采自刘志远等《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文物出版社,2003年,图103)(www.xing528.com)
崖墓是古代墓葬的一种构造形式,东汉时多盛行于四川盆地,墓室内部按世俗房屋功能凿有厅堂、厢房、侧室、棺室、灶室等,乐山沱沟嘴崖墓前室刻有“张君神舍”的铭文,可知人们当时把崖墓视为死者在另一个世界的居所。[33]
关于崖墓出现在四川地区的原因,专家有不同的见解。商承祚认为崖墓的兴起很可能与汉代河南南阳的画像石墓有关,具有厚葬的意义,只是由于四川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才变易葬法,采取开山取墓之制。[34]岑家梧认为,崖墓的中心区域在川西一带,恐与蜀人不无关系,其制作亦当源于蜀人。[35]也有论者认为,彭山崖墓的出现是在中原地区厚葬之风的影响下,受中原洞室墓的影响产生的。[36]这些解说各有一定的道理,但缺乏崖墓出现背后所隐含的观念史、思想史分析。近年来,随着崖墓研究的深入,有学者从宗教学出发对崖墓进行研究。唐长寿认为,乐山地区是早期道教的活动区域,此地崖墓的出现应与神仙方术、道家学说的流行有关。[37]简阳东汉崖墓“汉安元年四月十八日会仙友”石刻题记反映了道教在此地的活动。[38]
由于崖墓内部空间有限,因此门区成为体现生死观、再生观及与神相通后升入仙界的重要区域。崖墓门区常绘有秘戏图,如彭山崖墓秘戏图上部刻有一只正在起舞的朱雀,下部左右各有一只羊相对而跪,中间为正在秘戏中的男女(图31)。这幅图像以道家的房中术体现了再生、转生、更新生命的寓意,墓主希望通过性的神力得以转生,并骑羊进入朱雀代表的仙界。高罗佩认为,秘戏图具有宗教含义,是生殖力和光明的显示,它可以辟除黑暗和邪恶力量,[39]冯汉骥认为汉代画像中出现的秘戏图有厌胜作用,[40]杨孝鸿则认为秘戏图隐喻房中术,寄托了死者羽化升仙的理想,[41]在下层民众的操作上,秘戏图体现为以性行为作为再生工具,以羊作为升仙工具。[42]房中术在汉代被视为可以长生不死、羽化成仙的修炼手段,男女既然可以通过交合繁衍后代,也可以经此得到重生,因此秘戏图出现在墓葬中也就成为题中应有之意。
儒道两家对生命的认识有所不同,体现在伦理上就是儒家的夫妇之道和道家的房中术。二者虽有不同,但同样认为可以通过“交”来实现对生命的延续:儒家认为“交”合天理、应人伦、延后嗣,符合人的本性和大欲;道家认为“交”顺阴阳、得长生,为天下之至道。因此,“秘戏”“交合”这些图式在墓葬中的出现体现了汉代人对生命长存的企望。
图31 四川彭山崖墓墓门石刻画像
(采自唐长寿:《彭山画像崖墓墓门石刻画像试论》,《四川文物》,2008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