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粉丽
记得小时候,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解放军。
上中学了,我的梦想是考上一所好高中。
上大学了,我的梦想是找一份好工作,挣很多很多的钱,然后带着爸爸妈妈去旅行……一直以来,我们似乎总能为某个目标努力着!
大学毕业了,我进入了教师行业。刚进入单位时有些失望,也有些傲慢,但仍然怀揣梦想,努力教书育人!虽然每天课程很多,但我有个简单的想法,那就是教好学生,带出好成绩。慢慢地,我发现,学生并非我想象的那么好学,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后来才知道,比起我上学那会儿,现在的学生似乎并不那么重视学习了,甚至有好多学生没有目标,对未来的期望并不高,更谈不上理想。即使有理想,也只能是三五天的幻想,根本没有毅力和决心坚持下去。这是一种“空心病”,得治!
转眼间,我也为人母了。有时候,我会倍感无聊,甚至宝宝也常喊无聊!有时候我会想,为人父母的我们,是否跟孩子谈过自己的梦想呢?身为小孩眼中的“大人”,我们又是否想过,我们会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篇名为《在上海有七套房的家庭,孩子还要努力读书吗》的文章,作者黄征宇讲了一件事,可以说是当下部分中国人思想认识方面的一个真实写照: “前不久我回国,在机场用Uber叫了一辆车。在车上,这位司机朋友就和我天南地北地聊了起来。当谈到国内经济发展和孩子教育现状的时候,他告诉我,家里之前因为拆迁的原因分了七套房,所以,他并不苛求孩子能有很好的成绩。他笑呵呵地说:‘我儿子就算考最后一名也没关系,因为家里的钱够我们家花一辈子的了。我现在开Uber也是为了体验新事物,打发时间。’当听到他这么说的时候,我沉默了很久。金钱不是生活的全部,拥有金钱的多少和是否学习进取不应该是非此即彼的关系。”(www.xing528.com)
历史上无数的事例都告诉我们,金钱不是永恒的,而精神和文化才能传承千百年,这就是精神的力量,每每想起,都会觉得内心有一种召唤和使命。一时的富裕不是富裕,一代的成就也不能说是成就。风云际变,世事无常。历史上多少豪强富族都归于黄土,而有些却生生不息。
有一位单亲妈妈留言说,自己的孩子8岁,生怕没有父亲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其实,有很多地方可以让孩子得到爱的教育。比如好的书本,里面的故事会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滋润。
害怕孩子得了“空心病”,不如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得了这个时代的“空心病”,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在逼着孩子成为一个“空心病”的孩子。过于精细的计算,过于功利地强调学习的目的性,都是非常可怕的。
对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少钱,而是他们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里?在他们最需要你引导的时候,你做了什么?在他们的内心里,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身为父母,自己为人处事的方式才是关键。在这个浮夸和炒作横行的时代,更需坚守本心。做一个有梦想的、有趣而爱阅读的父母,给孩子留下丰厚的精神财富,比什么财富都管用。
因此,我们何不从现在做起,给孩子一本书、一杯水、一张书桌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