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笔者就上述三个课例,结合课程与教学理论、当前的基础美术教育思潮与相关理念,从简析教科书中课例入手来对典型教师的教学进行阐述。
(一)《图形联想》同课异构的剖析
1.课例简析
《图形联想》的教学目标问题:与浙美版美术教科书配套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教师用书 三年级 5》中有关该课例的教学目标,是以模糊的“基本知识”来进行搪塞。为此,笔者只能在该课例的“重点与难点”中找到“添画”一词[4]。可见,“添画”才是《图形联想》中要求学生初步理解与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至于“添画”如何添,有何规律与要点,则需要教师事先进行充分的探索与准备。
对“联想”的深思:联想是有规律的想象,而不是瞎想。从本课例的设计来看,编写者更多的是偏向于“相似形”的联想,也就是联想的创意产物与联想物之间具有相似或相近的基本结构。如果教师没有考虑到“联想”背后的上述要点,那么学生的联想是没有约束的。这通常会使他们的联想陷入瞎想的泥潭而难以自拔。为此,教师在研读教科书时必须主动揭示本课联想中的相关图像所包含的内在规律,并引导学生对这些规律的识读。这一点是非常符合当下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视觉识读”能力的要求的。
为此,在本课例的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习得解读联想创意的规律及添画的知识与技能,并在练习与评价环节加以强化与巩固,以确保“造型·表现”的内涵有效渗透。
2.教学回顾
依据上述的分析,本课例三位教师教学的“好坏”是一目了然的。
“忠实取向”的嘉兴教师教学:该教师举止大方,谈吐文雅,循循善诱,主要参照教师用书中的参考案例再结合自身的思考,通过对“大逗号”的联想来展开教学。更重要的是其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提出了“添画”与“夸张”的要点,以及时常提醒学生添加要“少而精”的要求,最终使得该教师的教学得到了较为完整的呈现。从学生的学习来看,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深入联想,并大都画出了符合联想要点与添画要求的作业。当然,该教师选择“?”作为学生作业环节的主要联想物,还是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难度。问题在于这个问号结构本身不是很典型,也不是很美。这一点是需要教师反思的。
“误入歧途”的杭州教师教学:该教师用一个苹果引入教学,并贯穿整个过程。其教学主要分为三大环节。
一是从对整个苹果的联想引入教学,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教师通过用细线悬挂苹果,然后依据苹果在摆动过程中出现的叠影来启发学生学习“添画”的具体方法。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引导其实还包含着平面设计中的“重复”法则。然后,该教师再要求学生简要地添加少而精的“点、线、面”,从而引发学生联想出诸如毛毛虫、葫芦串等创意图案。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充分展现了该教师的教学智慧。
二是从苹果局部的联想引出教学,联想的规律遭到重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该教师却把整个苹果进行了切割,并把联想物的焦点定格于切割成的弧形结构。苹果的圆形结构遭到了第一次分解,圆形的联想与添画的要点都没有得到深入挖掘,而教学转向了在“弧形”结构上重新学习“添画”。然后在该教师的教学中出现了诸如小船等所谓的“创意图案”,甚至在弧形结构上添加过多的点、线、面,“创意”出婴儿手推车的造型。该造型不仅掩盖了弧形这个简单的主体结构,而且添画的内涵也遭到了重创——添画的要点由“少而精”走向了“多而杂”。创意的简单性原则遭到了抛弃。此时的联想已经迈向了“瞎想”,并一发不可收拾。
三是从苹果残核的联想强化教学,瞎想彻底取代了联想。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该教师进一步把吃剩的苹果残核结构作为联想物来强化教学。无机形的苹果残核其外形有点类似于竖放的哑铃。最后该教师再次要求学生对哑铃形的苹果残核展开“丰富联想”,并“创意”成蝴蝶、双面人脸等造型。此时最初的苹果外形已经荡然无存,早已失去了被阿恩海姆称为自然界最美基本型的圆形。联想物也从规则形改变成无规则形,“添画”的技能与要点非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学习与深入,反而越创意越复杂,直至遭遇彻底的颠覆。此时的《图形联想》也彻底被“图形瞎想”所取代。
“一个苹果引发的联想”,牵强附会地以苹果作为主线,先后经历了三次不同的结构,引发了三次不同的“创意”教学。这种不追求在一种基本结构上让学生真切、反复而深刻地理解与体会“有约束性的联想”,习得“少而精”的“添画”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最终显示的是浮华的乱象,以及只追求内容的堆砌与罗列,却严重缺乏教学深度的怪象。更可怕的是此类教学折射出教师对教学基本理论理解的模糊与不足,对教学策略是为反复强化与巩固教学重点而服务的这一基本教学思想不解与不知。为此,《图形联想》的教学最终演变成“多结构图形瞎想”,更误导了学生形成联想创意的随意性与美术学科学习本身的模糊性的印象。可以说,学生大都不知道这节课自己到底学到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图形联想方面的创意知识与技能,可能印象最深的只是随意性的瞎想吧。
在湖州教师的《图形联想》中,类似的教学再次出现,只是由一个苹果变成了一个橙子。橙子的圆形结构同样不断地遭到解构,先后转向了对半个橙子及对弧形橙子皮的联想创意教学。其最终也是罗列不同结构,展开肤浅联想;教学重点同样得不到保障。
(二)《色彩世界(一)》同课异构的剖析
1.课例简析
这一课例由于其本身教学重点明确、教学环节清晰,为此产生的争议相对较少。该课例的教学重点在于学生能“掌握对比色、类似色的基本知识并进行色彩练习”。作为该内容的第一课时,如果学生能切实理解与识读对比色与类似色的话,那么教师的基本任务就完成了。
2.教学回顾(www.xing528.com)
这一课例共有四位教师分别上台讲授,但其中两位令笔者印象深刻。
平稳扎实的衢州教师教学:该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常态课”的特点。首先,该教师从复习色彩三原色入手,过渡到引出新授内容,进而推进知识的讲授。然后,要求学生通过事先准备好的色彩纸完成类似色与对比色的练习。纸的大小也经过了教师的精心准备,便于学生更快地使用与获得更好的画面效果,如此也能暂时回避调和色彩所带来的纯技法问题。最后,教师在评价中再次让学生深入体会色彩在“对比色、类似色”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虽然该课充分体现了“常态课”的特性,但在课程设计的“社会维度”方面却缺乏深入探究,没有结合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当下重大社会美术事件或地方文化资源来进行教学,以至于给人造成缺乏新意的印象。
大气煽情的宁波教师教学:在此次教学现场,笔者估计宁波的选手会获得最高的评价。其中的一个理由是,现场的短信平台上的短信纷纷对该教师的教学给予了高度赞扬。教师们似乎很享受该教师带来的视听效果。特别是这位教师刻意注重语音语调与肢体语言,为其教学赢得好评增加了很大的砝码。同时该教师在教学环节方面的精心设计与细致推敲也俘获了许多教师挑剔的眼光。虽然该教师的教学好评如潮,但以下两点令笔者深感遗憾。
一是过度煽情,偏离了教学重点。该教师在诗配音乐中的过度朗诵,以及让学生闭上眼睛进行画面色彩想象的教学环节,似乎有故意表现该教师的才艺来制造煽情的效果而掩盖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之嫌。同时,从该课例作为第一课时的角度来看,要求学生眯眼想象色彩就一下子提高了学生在色彩认知方面的教学策略实为不妥。在学生连对基础知识都还不是很清晰与很理解的情况下,马上就涉及下一课时的色彩情感问题,这是不足取的。另外,从美术综合课程的理念来看,美术与任何一门学科之间进行综合方面的探索时,必须坚守“以美术学科为核心”的理念,否则就会本末倒置,适得其反。
二是推敲不足,暴露了专业瑕疵。该教师在悬挂五幅学生的色彩拼贴作业展板时,反映出其专业素养方面的缺陷。既然这节课是从色轮引发的对比色与类似色教学,那么教师在悬挂不同色调的展板时也应该依据这些展板的色调在色轮中的关系来进行有规律的排列。这也能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本课的教学重点——色轮中的对比色与类似色,并强化色轮的重要性。而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却是该教师杂乱的摆放,如俗话说的“乱弹琴”。
在该课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四位教师都没有采用小学数学中的角度概念来让学生从定量的视角来识读对比色与类似色的特性。笔者考证了一下,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在数学课中学习过角度相关知识。同时从角度的概念来理解对比色与类似色是较为有效的,因为角度更能直接地揭示对比色与类似色在色轮中的排列特性,学生也更能理解。可惜这些教师都没留意这一教学创意。
(三)《光与影》同课异构的剖析
1.课例简析
该课例是此次现场教学活动中争议最多的。它较为充分地折射出此次“造型·表现”主题在观念上的碰撞与冲突。
早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就明确地指出了以往的美术教育存在“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等问题。这是我们行走在美术新课程改革之路上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的一个重要指示。
纯造型技法学习的编写意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教师用书 六年级 11》[6]中对《光与影》的教材分析,是属于比较典型的纯素描技法教学意义上的阐述。教科书中的各类图例更是充分展示了编写者的这一意图,“初步学习用光影来表现物体”,即物体的立体感或是空间感。但如果本课的重点聚焦在用光影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与空间感的话,那么就会深陷纯素描技法意义上的讲授,也就是几乎只涉及“造型”的问题,同时也就脱离“表现”的制约。更可怕的是,学生再一次回到了新课程改革前的学习状态。这一点,从今天来看是非常可悲的。
创生意义上的教学重点重构。经过反复推敲《光与影》,其实我们也不难发现,科学意义上的光与影,其背后的实质是美术语言中的“黑白灰”审美法则。为此,相应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教师用书 六年级 11》也强调,“能用色粉画的黑白灰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无疑,让学生在这节课学习黑白灰的审美法则才是终极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可以回避纯素描技法学习上的难度与枯燥感,有利于学生充分展开“表现”的体验,感受光与影带给他们在“黑白灰”审美法则方面的无穷魅力,进而延伸到空间意义上的“黑白灰”练习。如此创生的教学重点,则具有了新的活力与魅力,从而开启了对传统意义上《光与影》的重新解读,也更适合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倡导的要点。
实际上,如果教师能依据上述的思路设计教学的话,一方面能突破传统意义上对纯素描技法教学的疑虑,而转向新课程改革中所期望的“创生的课程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就能摆脱传统意义上把美术教科书当作“圣经”来顶礼膜拜的落后理念,以及生发广大美术教师创新的思维。如果教师真正从学生学习心理出发,从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影响出发,依据被称为“现代课程论之父”的泰勒所归纳的课程设计中必须遵守的三大基本要素“学科知识、儿童、社会”来均衡地设计这节课的话,那么本次“造型·表现”主题在实践层面将会开创一个新的时代,指引该省的小学美术教学朝着更加符合课程理论的方向发展。
但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很有可能改变时代方向的课例,在四位美术教师的设计中,只有一位最年轻的教师进行了大胆而深入的尝试,彰显其年轻人所特有的锐气与创新意识。
2.教学回顾
在这个课例的具体教学中,我们能很明显发现,有三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基本依照教科书中的预设进行,其中以丽水的选手最为典型。
传统观念下的纯素描教学:丽水教师所设计的《光与影》,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学生难以展开“表现”方面的学习。从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来看,也就是要求学生对石膏几何体的光源与投影进行观察、观察再观察,辅之以纯素描技法的学习。期间,该教师非常强调观察各类光源的方向以及其对对象外轮廓的塑造和所摆放静物的组合构图等等,却严重忽视了学生对素描学习的认知能力与学习兴趣。这不仅让学生在上课时毫无生气,强打精神,也让听课的教师似乎重温了自己学习素描时的那种无奈感。当然,我们也就更加看不到该教师在教学中对“社会维度”的独特结合了。从现场许多教师发送的短信评论来看,他们强烈地表达了对该课落伍的教学设计理念的反感。
勇于探索的舟山教师教学:舟山选手对课例的处理是值得笔者回顾的。首先该教师也是从“达·芬奇画蛋”这则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故事入手展开教学;然后涉及光与影,进而引出“亮面、灰面、暗面”与“黑白灰”审美法则;再应用“黑白灰”来识读衢州当地的典型人文图片;最后让每个学生通过三支黑白灰色粉笔,直接在印有线描稿的图片上进行“表现”,从而获得丰富的、带有创意的“黑白灰”造型效果的作业。这样就顺利地完成了从“光与影”到“黑白灰”的“造型·表现”课题探索。教学理念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学生也真正在快乐中习得了学科知识与技能。可惜的是,就是这样一堂有创意、有想法的课,却最终被贬为“离题的作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