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美术教师主要是基于以下几大方面的因素,导致了以作品为课堂作业教学目标的现象的产生。
(一)过于追求教学的功利性
上课教师为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给他们制造惊奇,以及为获得评委们的青睐而取得一个好成绩,他们往往不顾学生学习美术的认知水平与教学理论,刻意追求作业的完整性,继而彰显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如此,教师在课堂中故意提高学生作业难度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没有建立起对美术教科书的相关质疑
由于当前美术教师识读课例内容时大多以忠实取向为主,为此他们往往会默认教科书中的学生作业是真实可靠而又具学术性的。这就折射出以下几点。
1.几乎不会质疑课例编写者的专业水平(www.xing528.com)
由于美术教科书事先经国家权威机构审定通过才能发行,中小学美术教师大多对其内容的权威性与学术性深信不疑,也就很少会去质疑编写者的专业水平,因而几乎丧失了自己的判断与探索能力。另外,部分美术教师懒于思考与创新,以至于长期沉陷于被美术教科书所牵制的窘境。
2.几乎不会质疑课例中学生作业的各类问题
同样,教师也很少质疑美术教科书中学生作业的真实性、难易度,以及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等一系列问题。这也导致那些有问题的学生作业反而误导了教师忠实取向的教学。即便教师按照该课例开发者的教学进程来进行,但所教学生的作业却难以取得类似的效果。更可悲的是,在他们深感困惑甚至不解之时,仍难见其有质疑、批判及探究的意识与行动。
(三)严重缺乏对作业教学的深入理解
由于许多美术教师本身在教学论修养方面严重不足,这也导致他们对作业教学环节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起到什么作用,有何教学原则,要注意哪些事项等问题,大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框架。这最终导致他们将作业教学环节只是理解为一个程序,而不会去深入思考其中的具体目标,并严防自身无效教学行为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