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弱化美术学科存在的独特价值这种以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为终极目标的作业教学,实际上反而会给其他学科教师造成美术学科学术性低下的负面印象。
(一)改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
实际上,我们通常看到教师们不吝运用各类展板、大型空白册页、精美的画框等,来尽最大可能去装饰与美化学生的“作品”,无论是完成的还是没完成的。这种把普通学生作业使劲往完美作品方向包装的做法,已经超越了单纯展示学生成果,强化他们美术学习兴趣的初衷,而沦为展现自己教学成果的自留地这样一种隐性的目标。
(二)异化作业评价环节的特有功能
实际上,上述做法几乎阻断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整体了解。这继而导致教师难以在评价环节将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予重点剖析与及时纠正,也就更难以深化教学了。可见,这样的教学起不到这一环节应有的反馈学生掌握程度、巩固重要知识与技能的作用,变得形同虚设,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三)影响后续教学环节的正常进行(www.xing528.com)
笔者发现,有些教师为了能获得所期待的学生作业效果,不惜让他们在课堂练习中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学生课内练习时间的增加,必然影响到课堂小结及课后作业布置环节的正常展开。最终,教师或是靠拖课来快速带过这些环节,或是干脆去除了后续环节而直接结束教学。
(四)弱化美术学科存在的独特价值
这种以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为终极目标的作业教学,实际上反而会给其他学科教师造成美术学科学术性低下的负面印象。他们会认为学生在十几分钟时间内就完成了作业,如变戏法一样,美术作品怎么这么容易产生?更让他们疑惑的是,明明学生的作业很一般,可是为什么上课教师却大力鼓吹其为“作品”,并且效果通常都很好?长期如此,非美术学科的人们会进一步产生如学生学习这门学科太容易了,这门学科的学术性在哪里,学校还要不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建设等这类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