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简介:中小学美术教育新论

中小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简介:中小学美术教育新论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不仅在20世纪末的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已出现此类课例[15],而且“新媒体艺术”一词也已呈现在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时至今日,新媒体艺术方面的课例早已充盈于各套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并日益展现出深受重视的趋势。回顾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中与媒介艺术教育方面紧密相连的学科,无疑是美术学科。由新媒体艺术所引出的其在中小学中的教育议题,也自然演变成对“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研究与论述,并引发笔者如下的思考。

中小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简介:中小学美术教育新论

在我国,不仅在20世纪末的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已出现此类课例[15],而且“新媒体艺术”一词也已呈现在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时至今日,新媒体艺术方面的课例早已充盈于各套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并日益展现出深受重视的趋势。

回顾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中与媒介艺术教育方面紧密相连的学科,无疑是美术学科。同样,笔者在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欣喜地看到“现代媒体艺术”模块。

(一)新媒体艺术及其教育的定义简介

学界对于“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s)”的定义似乎众说纷纭。笔者较为认同叶春辉的观点:新媒体艺术常常被看作一种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同时兼容了声响、图形、图像、语言、文字及各类科技手段创作作品的方式,它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创造新符号、新形式、新理念和新成果的方法,更是交互、开放、移动、参与、融合等新型表达方式相结合的体现[16]。叶春辉对新媒体艺术的解释较为全面,可以说充分揭示了此概念在当下的内涵。

由新媒体艺术所引出的其在中小学中的教育议题,也自然演变成对“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研究与论述,并引发笔者如下的思考。

(二)我国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对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内容的描述

1.现代媒体艺术模块简介[6]304-305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共分四大部分。其中在第三部分,提出了五个内容系列,其中系列5为现代媒体艺术。现代媒体艺术包括两个模块: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学习活动建议为:

·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用美术及相关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根据某一题材(如风景、人物、花卉等)进行摄影、摄像活动。

·根据某一主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编写脚本,并进行拍摄、编辑和加工处理。

·选用相关计算机软件,进行电脑绘画创作和电脑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设计和三维立体设计)。

·选用相关计算机软件设计并制作网页,进行传播和交流。

·配合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要求,拍摄、收集各种素材、资料或案例,并作为研究性学习最终成果的展示。

·学习用口头、书面等方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现代媒介艺术作品。

在成就标准中罗列了6个内容。

通过“现代媒体艺术活动”的学习,学生能够:

·积极参与现代媒体艺术活动。

·恰当地使用美术及相关的术语,从观念、创意、制作技巧等方面,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

·了解相关的现代媒体设备和器械的基本特点,并能独立操作现代媒体设备和使用相应软件。

·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并用现代媒体艺术的形式加以记录或表达;充分利用图像资料库和网络资源,有创意地完成两件以上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进行评价。

·理解现代媒体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其运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表达和展示之中。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内容的描述

笔者查阅该文献时发现,在第三学段(5—6年级)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程内容中有如下的叙述:“使用照相机摄像机收集素材,并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和展示活动。”[17]22在第四学段(7—9年级)中也发现类似的要求:“欣赏新媒体艺术作品,了解科技发展与美术创作的关系。”[17]25“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收集班级的各种信息,设计班级主页和学生个人网页,组成班级网,参与网络的交流。”[17]27

该课程标准在最后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还强调“开发和利用网络美术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的学生美术作品、教师美术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引进优质美术教学资源,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17]34

可见,我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也非常重视媒介艺术教育方面的内容,以供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积极获取21世纪生存需求的相关技能。

上述两大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有关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阐述,最终都反映在各个出版社编写的教科书中,以充分体现美术课程标准的精神。

(三)当前我国普通高中美术实验教科书中的现代媒体艺术编写情况

自2004年教育部颁布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后,目前至少有四套实验教科书获得审核通过。相对应的四个出版社分别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与广州教育出版社。这些出版社分别出版了与之相配套的《摄影 摄像》与《电脑绘画 电脑设计》两个品种的教科书。

下面,笔者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美术实验教科书《摄影 摄像》与《电脑绘画 电脑设计》为例,来加以具体介绍。

1.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摄影 摄像》

该教科书2005年7月第1版在其目录中,共分14课,具体内容如下。[18]目录部分

第1课 怎样让照片打动人?——摄影需要的眼光

第2课 按下快门 影像就成了历史——摄影的特性与基本功能

第3课 留影的梦想变成现实——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第4课 光圈 焦距 景深 快门的不同作用——照相机的操作

第5课 如何创造动人的画面?——构图的巧门

第6课 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新闻摄影

第7课 记录我们的生活——社会文献摄影

第8课 借情抒情 托物言志——艺术摄影

第9课 辨光析影 拨沙见金——读图指南

第10课 动态的视觉享受——摄像艺术赏析

第11课 动态记录和表现生活——摄像入门(www.xing528.com)

第12课 怎样融解画面的运动?——推 拉 摇 移 跟

第13课 同在蓝天下——专题片的拍摄

第14课 迷幻的数码影像工厂——影像编辑

从上述的标题再细观相应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从第1课到第9课为摄影内容;第10课至第14课为摄像内容。

从第1课到第5课为摄影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这5课也是后续进一步深入学习摄影摄像的基础。

第6课至第8课依据拍摄对象来学习三大重要内容。

第9课为图像欣赏教学。这也是本教科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它直接涉及学生对图像识读素养的培养。但仔细阅读该课内容,它主要介绍了“摄影鉴赏的基本要素”,并将其分为“主题、造型元素、技术技巧和表现方法等几个方面”。[18]45可惜的是,对于图像的鉴赏教学并没有涉及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方面的内容。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从第10课开始介绍了摄像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分别介绍了摄像的一些基本要点与拍摄技能,同时还着重介绍了专题片的拍摄步骤。在最后一课的影像编辑中,学生着重要学习“会声会影8(VideoStudio 8)”的一些初步知识与技能,以此来体验影像编辑方面的内容。

依据14课的内容,我们也可以发现,该教科书主要以学习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以制作具体的作品及体验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很少关注学生在影像识读方面的素养培养,同时更难以看到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中对影像进行深入剖析的教学案例。

2.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电脑绘画 电脑设计》

下面是该教科书2006年7月第1版中的具体目录。[19]

第1课 品尝“比特”鲜滋味——电脑美术基础知识

第2课 用鼠标键盘创作作品——电脑绘画

第3课 展示创意的舞台——电脑平面设计

第4课 画出来的运动的艺术——动画与动画片

第5课 闪天下——动画制作的Flash时代

第6课 虚拟现实世界 展现想象空间——三维动画

第7课 让世界看到你——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

第8课 记录与推广——多媒体光盘设计

第9课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艺术

本册在内容设置方面,学生将学习平面设计方面的一些应用型软件,如Adobe Photoshop与Adobe Illustrator及CorelDraw软件等等;在动画片制作中主要学习Flash软件,在三维动画中主要学习3D MAX;在网页设计中,主要学习Dreamweaver、Authorware等等;最后还介绍了新媒体艺术方面的内容,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可见,《电脑绘画 电脑设计》中用到的相关软件是较为丰富的,也是一些电脑美术中的专业性软件。它们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练习才有可能习得一定熟练程度的技能水平。当然作为普通高中的学习内容,学生能大致了解与简单应用也已经很不错了。纵观整本教科书,笔者的感受是难度较大、专业性过强,学生在实际的习得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较大的挑战。

从以上对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两本现代媒体艺术教科书的介绍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首先,需要学校购买一定量的硬件才能实施这两门课程,没有相应的设备支撑,即使有专业的美术教师也难以落实这些课程;其次,美术教师除了要精通这些媒体艺术课程方面的内容外,还应该熟悉计算机方面的管理知识,以便让一定班额的学生能利用学校里的机房,顺利开展教学。

(四)我国小学与初中美术教科书中新媒介艺术内容简介

查阅当前我国教育部审定的十余套中小学美术教科书,都在不同程度上编入了一些与媒介艺术相关的内容,但数量非常少。它们具体表现为学生对相关媒介的操作,只涉及一些技术方面的学习,而很少关注媒介素养学习方面更多的知识与内容。

下面,鉴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美术教科书在国内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以其及笔者所熟悉的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为主,再参考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美术教科书,以及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相应的小学美术教科书等,来进一步论述。

1.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与初中美术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简介

在其小学的美术教科书中,笔者发现三年级上册中的第17课《电脑美术——一个新伙伴》[20],主要是以欣赏的角度让学生初步体验有关电脑美术方面的一些知识与技能。但鉴于该课例只是宽泛地介绍电脑美术,实际上学生似乎对该内容只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其课例效果估计难以达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叙述的“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电脑美术既是一种独特的美术创作方法,又是帮助我们学习美术的助手”[21]这样一个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目标。

此外,笔者还在2012年开始陆续出版的该社小学美术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9课《电脑美术——你追我赶》、五年级下册第12课《电脑美术——巧用美术动漫形象》、六年级下册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中,都发现了有关媒体艺术方面的课例。其中所涉及的电脑绘画软件有Windows画图板与Photoshop,以及适合少儿学习使用的ATani动画软件。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美术教科书中有关媒体艺术方面的课例非常少。笔者查找2012年至今所修订的、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义务教育教科书 美术》共6册后发现,只有九年级下册中的第12课《班级电子纪念册设计》属于此例。“现代的记录手段五花八门,用PPT的形式呈现这些珍贵的记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22]该课例还具体介绍了引入Photoshop来创建网站的设计。除此之外,笔者没能再发现第二个与媒介艺术相关的课例了。

2.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与初中美术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简介

查阅该社2012年最新修订、并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的新版小学与初中共18册美术教科书中,笔者只发现了四个相关的课例。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的第13课《祖国美景知多少》中,其教学目标为“学习风景摄影,了解构图知识,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课例的内容只是要求学生能学习一些基本的摄影构图技术:竖构图与横构图;强调主体以及“注意主次之间的虚实与均衡关系”。[23]3233对于发达地区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大多已经接触过数码相机。让他们及时获得摄影构图方面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这个课例中的“注意主次之间的虚实与均衡关系”这句话,其实又包括了很多的相关知识。如什么叫主体,如何处理虚实、均衡?这些要素其实涉及视觉艺术中的形成美法则,再加上摄影器材本身的一些效果,其包括的教学内容范围有点太广。

同样在六年级下册的第14课《拍一部小电影》中,其教学目标为“了解电影的拍摄,设计与体验自己的电影小故事”。[23]34-35纵观该课例,主要是让学生习得电影中的“分镜头脚本”绘制与初次深度拍摄小片段。如果与上一课例的相关性来看,电影与摄影两者之间本身就存在着紧密联系。但借用当前的流行用语“微电影”来看,此课例的“学习建议”之一“根据分镜头脚本,尝试和同伴合作拍摄电影小片段”,是比微电影还微小得多的片段。为此,其作业设计是适当的。如果我们反过来再推敲该课例的题目“拍一部小电影”,感觉跟要求学生能拍摄一部微电影似的,却与实际所布置的有较大的差异。这一点让我们易感存在瑕疵。

再来关注该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美术下册中的两个课例。

其中的第6课为《神奇的工具》。该课例要求学生“认识电脑这一美术创作工具及其作用”。课例主要向学生介绍了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一些基本功能,并要求学生能“使用自己熟悉的软件为班级或校园活动设计一张招贴”。对于即将毕业的初三学生而言,要求他们简单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来尝试平面设计,应该是较为简单的。毕竟,课例要求学生使用自己熟悉的绘图软件,而不一定使用专业性极强的Photoshop。再看该课例编排的相关内容,则注重对软件“滤镜”效果的体验,以促进与激发学生的视觉思维。[24]22- 23

第7课《留住美好的瞬间》,要求学生“初步学习摄影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此课例由两课时构成,第一课时为摄影作品欣赏,第二课时为摄影实践。摄影作品欣赏主要通过欣赏让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如摄影的简单历史、创作的内容分类、形式分类等等。摄影实践课程则注重相机的具体使用,以及对一些基本技术,如取景与光线等应用方面的操作。[24]24 25

由上述四个案例可以发现,在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其内容基本参考《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现代媒体艺术”模块中的两大构成——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来进行编写的。在学习目标上,这四则课例也基本以学生获得摄影/摄像及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知识技能为宗旨,几乎没有涉及对图像进行批判性识读方面知识的介绍与要求。可以说,这些课例并没有跳出高中美术课程中现代媒介艺术内容的束缚,仍然固守技术习得为媒介艺术教育学习的理念进行编写。

如果再结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前一版的教科书中此类课例进行对比,就会进一步发现,经过十年后再版的小学与初中美术教科书中的这四个课例,几乎没能深入相关内容,仍然停留于影像技能的学习,更难以涉及人文内容识读方向的编写意识。

3.上海书画出版社的义务教育美术教科书令人关注

笔者发现,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课本 美术》2011年版的小学一至五年级第二学期的美术教科书第八单元《电脑美术》是固定的。[25-29]这一单元分别介绍了如何应用Windows画图板、ArtRage软件等来学习电脑美术方面知识的内容。

笔者甚至还在该社2002年8月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课本 美术 七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的第四单元《造型广场》第11课《电脑绘画:仿版画》中,发现用Windows画图板来制作仿版画的练习。[30]这应该也是国内初中美术教科书中比较早要求学生通过电脑来学习美术的典型案例。

应该说,上海作为我国发达地区,总体而言中小学校在硬件配备方面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这也为其开设电脑美术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