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认识论的提出,到底能给美术教育学带来哪些重大的影响?简单地说,基于以下提出的隐性知识的三大基本属性,这一理论给我们的美术教育方法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启示与方向,同时还能为解释美术心理中的一些观念提供较为明晰的理论依据。
依据图1.2.3,笔者认为,隐性知识认识论在美术学中的切入点主要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一)显性知识隐性化
显性知识隐性化,是把原本呈现为显性的学科知识转化为隐性的知识,来求得美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也就是说,这一特点主要是强调教师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把某些学科知识当作隐性知识来进行教学;或是设计成通过学生的内隐学习来获得隐性知识,以求得有效教学。
我们在日常课堂观察中通常会发现,许多学生对美术教师过多有关技法类的言语讲授会感到厌烦。这往往导致学生的身体坐在教室里,但他们的思维却在教室之外,想着与教学无关的内容。这类教师把自身在技法学习中的快乐体验尽可能地用语言滔滔不绝地描述出来,希望能引起学生们的关注与留意,但结果通常不太让学生认可。学生更加喜欢通过观察教师动笔演示所呈现的娴熟技法魅力,再略加聆听要点,来进行赏析并获得学习的要领。
另一种教师则表现出相反的教学习惯。这类教师或是由于自身技法能力不足,或是懒于动笔,或是教学态度不负责任等,通常只简单描述技法要点,而不愿意动笔示范,然后让学生直接按照教科书中的步骤图进行临摹。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更多的是在走弯路,总感觉与真实的技法习得之间存在着重大的隔阂。毕竟静态的步骤图无法充分揭示动态的技法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无穷奥秘。有限的步骤图本身掩盖了真实技法动作过程中的许多细节,而这些细节却是承接整个技法运行的重要组成。
为此,在中小学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应用隐性化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内隐学习。美术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必要的技法展示,甚至将其拍摄成微课,能让学生重复观看,让他们在观看中获得技法方面的全部隐性知识。同时,这也要求教师在技法要点展示中应淋漓尽致地表现,以帮助学生深刻感受其中的要点。
在教师的课堂技法教学中,以动作演示为主、以讲授为辅,是将美术学科显性知识隐性化的典型策略。实际上,美术学科中涉及类似技法的程序性知识教学都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内隐学习来让其获得隐性知识,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这其中需要一定量的时间来让他们进行体验。
(二)隐性知识显性化
隐性知识显性化,是目前学术界对此领域最为关心的议题之一。由于人的大量知识处于隐性状态,如何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以便更好地进行交流、表达、传承与创新知识,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笔者认为,此议题也应该成为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热点话题之一。这个方面的研究类型主要有两种。(www.xing528.com)
第一种,以研究者自身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成知识愿景、过程回忆、情景模拟、内省、讲故事等方式来进行研究。研究者以自身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通过叙事等质性研究方法来得以实现。这一理念本身是一种很好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研究方式。
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在许多大型的国内美术展览中会同时展示画家的相关创作日记。例如,在第八届上海双年展中,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刘晓东创作的《出北川》与《入太湖》的创作日记较为典型。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着重叙述画家自身的独特感受。也就是说要把画家自身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供自己或他人今后进行研究。可以说,如果我们就某一个主题进行此类研究的话,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体验也不同,但我们把不同的感受与体验拼贴起来的话,就会对某一事物的某些规律有一个较为明晰的呈现。这正是我们所要得到的结果。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叙事、回忆、内省等途径来对儿童美术创作的心理及相关方面展开诸多课题的研究。
第二种,以他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记录等方式去深入研究。例如,我们在与一些美术创作型专家的交流中,通常会发现有些画家讲述自身的创作规律与个人风格等问题时,会显得词不达意,几乎难以叙述;请他们对具体的作品进行评论时,他们也只能就作品而谈作品,难以形成具体的逻辑与体系;请他们进行创作或者示范时,他们却是大刀阔斧,低沉不语,尽情展现个人的创作才能。面对如此现象,我们可能会误认为是该画家不愿展现自己的绘画奥秘,其实技法类的隐性知识特点是影响他们难以描述自身技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当然,美术教师也同样存在着这一问题。
在面对此类现象时,观察法是一种很重要的范式。如果我们要研究某画家的具体技法要领,应该通过旁观者全方位的仔细观察来进行总结,或是采用影像记录的方式全程拍摄。因为旁观者有目的性的观察,包括录像的记录,都能从过程性的图像中分析其个体独特的“技法秘诀”,然后加以整理与归纳。最终,此举有助于不同程度地把被观察者的相关规律通过文字、语言、图示等显性知识的形式呈现出来。当然,观察者自身的任务在整个过程中是需要始终坚守的,不能让被观察者将自己同化,忘记自身的观察目的。
当然,有时更多的是这两种形式结合在一起。如我们在美术地方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以区域性的民间艺术家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与他们进行对话及举行能刺激知识的相关活动等形式来进行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研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三)隐性知识隐性化
隐性知识隐性化,即人通过内隐学习获得隐性知识。这主要是以他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拜师学艺等方式来获得的。
笔者仍然以美术技能学习为例来说明隐性知识与内隐学习。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传统意义上西方画家的培养是以画室制的形式来进行的。这也与美术学科中技法的隐性特点有直接的关系。这种以师授徒的画室制形式一直保留至今,在美国中小学的工作室制美术课堂教学中清晰可见。
从内隐学习强调的无意识性与技法学习的特点中,可以发现二者之间自圆其说的解释。美术中的技能通常是难以用语言来彻底描述的,例如中国画用笔中墨与水的融合比例几乎无法用各自占多少百分比来进行定量分析。因此,俗话中的“百闻不如一见”,较好地强调了技能学习中学生“看”教师作画的重要性。教师在作画过程中的所有技巧都会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去进行认知与体验。这样学生也在难以用语言来叙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接受“熏陶”。学生通过中小学美术课堂长达十年的学习机会,来感受学科技法的无穷奥秘。如此,学生就有可能习得学科教师的一些重要经验。
此外,努力为学生创造内隐学习的环境,是让他们习得隐性知识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部分深爱学习美术、或者说具有相应天赋的学生来说,通过社团课、拓展课等途径,让他们能经常在画室里看到教师的作画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这类学生犹如美术界所说的教师的“入室弟子”,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内隐学习来获得美术隐性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