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实生活中的儿童,一方面以课堂学习为主来进行外显学习,另一方面则以社会学习为主来进行内隐认知,这两大途径共同构成了其习得视觉文化知识的源泉。但在更多的情境下,这两种学习交织在一起,渗透在他们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只不过内隐学习由于其自动性与无意识性等特征不容易被察觉,也就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可见,在儿童习得整个视觉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是由外显与内隐两大学习方式共同构成的。
(二)儿童的视觉文化知识框架由显性与隐性两大方面构成
早在20世纪50年代,波兰尼就对知识做了分类。他认为人类有两类知识,分别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与此相应的则是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后来的研究认为大部分学习任务既包含了外显学习,也包含了内隐学习,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混杂在一起的、有机结合的,某种学习任务可能都处于内隐和外显学习连结体的某一点上。[9]252253同样,儿童所获得的视觉文化知识总体上是由缄默视觉文化知识与显性视觉文化知识共同合成的。(www.xing528.com)
(三)儿童学习视觉文化过程的案例列举
例如,儿童在观看电视、电脑、手机等各类高科技产品上的影像,或是行走在熟悉的大街上时,都存在着“看”的问题,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外显与内隐学习。儿童在此学习过程中不仅记住了各类媒介与环境所传播的相关知识,同时也通过无意识的视觉文化内隐学习习得了一定量的缄默视觉文化知识。只不过外显的知识需要儿童有意识地通过意志的努力去识记并保存于大脑的表层结构中,而通过内隐学习所获得的缄默视觉文化知识则是自动地获得,并植入深层的无意识认知结构中,且被抽象的方式稳定地贮藏起来的。最后,这些缄默视觉文化知识通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态度及价值观等方式被无意识地呈现出来,其中也就会出现上述的道德人格偏差等问题。
可见,儿童的视觉文化学习过程相当复杂。笔者认为,上述内隐认知角度只是探究“儿童是如何学习视觉文化的”这一问题的一种思路与方向。为此,笔者深信,如果学术界再深入学习科学的不同理论并展开对此问题研究的话,必定会有新的发现与新的成果,不断地呈现与丰满这一议题的本质属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