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解范式中的美术与教育

理解范式中的美术与教育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美术教育的社会现象之理解维度笔者认为,《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论及的“美术现象”一词特别值得关注。其他类似的美术现象,如民众对家居装潢设计的审美化日益重视、被戏称为“日韩刀下

理解范式中的美术与教育

(一)用理解范式来重新审视当下的美术及其教育

尽管美术的概念发展至今已历经多次演变,内涵变得非常丰富,但笔者还是试图从理解范式的理念出发,对美术及其教育进行重新审视,尽量从多维度、多视角来探究美术与美术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从而使本书所做的研究能努力接近当代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学科核心指向。

在下面的论述中,笔者把美术理解为“视觉艺术”“视觉文化”“视觉现象”等诸如此类的概念,并不是赋予它们之间简单的“等于”或“等价于”之类的关系,而是从视觉艺术、视觉文化等这些不同的角度出发,来重新审视当下美术课程的发展特征。基于这样的一种视角,展开包括重构课程设计模型在内的对美术核心知识课程的反思、批判性美术课程的探究,以及视觉隐喻等议题方面的课程开发与建设,有望给中小学美术教育注入新的视角与研究方向。这就有可能为推动当下美术课程的发展进程起到绵薄之力。这一点也正是笔者引入“理解范式”的用意所在。

(二)视觉艺术的定义与视觉性

1.把美术理解为视觉艺术

在1994年颁布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美术被称为“视觉艺术”(visual arts)[7]。2012年美国国家艺术教育协会将视觉艺术的定义修正为:包括传统的美术,诸如素描、绘画、版画摄影雕塑;以及媒介艺术,包括电影、图文传媒、动画片及相关的新兴技术;建筑艺术环境设计工业设计,诸如城市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园林设计;民间艺术;陶瓷、纤维编织、珠宝艺术品,以及所有木制、纸制和其他材料的艺术制品工艺。[8]

2.理解美术的视觉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就明确地提出了对“图画”课的预言。预言认为,通过图画进行交流,已经发展到空前的规模。一切视觉的表达方式正在侵入每一个人的世界,正在渗透到所有的现代生活方式中。早在当时,形象,无论作为知识的媒介物,或者作为娱乐,或者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在文化经验的各个阶段上,都已表现了出来。[9]

从现在来看,笔者认为此预言的意义非常重大。它预示着社会即将出现大规模的视觉化浪潮。为此,人们对世界的视觉性认识也必将产生质的飞跃。它具体体现在个体的学习视觉化,以及人与人之间视觉化的表达、交流与沟通等一系列的颠覆性革新之中,并由此引发新的认知、思维与观念。同时,从学校美术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做好准备以迎接“视觉化世界”,也就是“读图时代”的到来的挑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是明确地指出了“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10]12。这一确认,更彰显了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对“视觉性”这一学科特性的重视。在该标准中还出现了以前所未出现的两个新概念:“美术现象”与“美术事件”。

可见,美术的视觉性正体现在社会的“视觉化”大潮之中。正是基于美术以客观世界的视觉化属性为关注与研究的起点这一特性,伴随着社会文明的飞速发展,由科技发展所制造的另一个世界的视觉化日益彰显,包括虚拟世界在内。美术课程正在发挥巨大的学科魅力,已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这样认为,美术的视觉性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客观世界与主观心理。

(三)美术教育的社会现象之理解维度

笔者认为,《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论及的“美术现象”一词特别值得关注。“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10]2至于对“美术现象”一词的解释,在相应的文献中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表述。有人认为,谈及美术现象,其实一个重要的意思是将学生对美术的关注引向社会。社会上也经常出现一些超越专业范围的美术事件和现象。学生也需要学会观察和思考这些美术现象,因为在一个价值多元、生活方式多样、艺术风格丰富的社会中,他们需要有自己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11]9192也有人认为,美术现象是指带给人们一定思考和意义的、与美术有关的社会活动或事件(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11]140下面,笔者就针对社会意义上的“美术现象”加以思考与论述。

1.美术现象的描述

笔者认为,美术的内涵已经从原先纯艺术学科的国、油、版、雕,以及各种设计领域,渗透到当下学生视觉化的日常生活领域。当下社会生活中各类以商业为目的、以经济为导向的具有视觉效果的装饰品、用具、影视图像等,正充斥着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除视觉文化所倡导的“图像世界”外,由于“生活的审美化”[12]161特点,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视觉审美需求日益高涨,并且不断地追求视觉的变化性与丰富性。当下社会中正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与视觉审美相关的各类现象。

例如“暴力美学[13]。当代影视作品、卡通作品、电子游戏、网络页面等,为了商业目的,充分挖掘审美形式感来制造虚幻的暴力场面,即用美来表现丑的现象。又如应用审美表现中的浪漫主义、诗意的武打动作、极度夸张与变形的画面效果等,来表现死亡与颓废等内容。其实,暴力美学的出现源于商家将其作为诱饵来迷惑消费者,以获得高额利润的纯商业行为。

又如视觉审美与道德问题。不良商家利用视觉审美来进行商业欺骗。例如,有新闻调查播放过这样的案例:水果商为了使话梅这种小零食卖个好价钱,不惜用“金黄粉”——一种具有致癌物质成分,通常用作皮革家具玩具等的涂料的化学原料,来对梅子进行染色;为获得金黄色的视觉审美外观,不惜实施商业欺骗。这一行为严重影响到他人的生命健康,引发商业伦理道德等问题。

再如目前社会上已经流行了许多年的染发现象,也是一个典型的美术现象。东方人所特有的黑发被染成红、橙、黄等各种颜色。不仅影视明星染发,而且普通大众也竞相逐波;不仅有青年男女,而且波及至青少年与中年男女,甚至是老年人。以前笔者所在地域的人们有一种这样的观念:一个人如果天生长着一头略显黄色的头发,通常会被他人嘲笑以诸如“黄头猫”之类的绰号。而如今,人们却纷纷去染各种色彩的头发。单纯从视觉上来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术现象”?审美所具有的时代特性中必然包含着美术现象的变迁。(www.xing528.com)

其他类似的美术现象,如民众对家居装潢设计的审美化日益重视、被戏称为“日韩刀下出美女”的美容术等等,都是当下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一个个新的美术现象。可以说,这些新的“美术现象”正源源不断地朝我们涌来。

2.视觉现象的提出

可以说当代社会确实到了“一切视觉的表达方式正在侵入每一个人的世界,正在渗透到所有的现代生活方式”的程度。可见,现在的美术已经把关注的触角延伸到了普通生活中的任何一个视觉领域,如此也就“逼迫”人们对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与视觉相关的现象给予更大关注。对此,姑且允许笔者称此现象为“视觉现象”。

视觉现象与美术现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笔者认为,视觉现象就是上述课程标准中的美术现象。把它写成视觉现象则更加强调上述各种美术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视觉性、广泛性与社会化。

之所以这样定义,理由之一为审美化的形象生存。在下一节中,笔者将重点探讨有关视觉文化及其艺术教育方面的议题。尽管视觉文化概念的提出,对美术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产生了重要的深化作用,但该议题似乎主要是针对资讯时代的图像霸权所提出来的,它还不能涵盖当下社会所出现的其他类型的视觉现象。让艺术进入生活或把生活引入艺术,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的重要标志。从视觉文化的特定角度来看,就是视觉文化与生活的审美化结合起来。[12]161这种“结合”后的产物,笔者把其理解为视觉现象,并注重“从更广泛的文化情境”——日常生活中,来审视当下所发生的各种美术现象。

理由之二为重构美学理论的支持。德国著名美学家韦尔施(Welsch)在其《重构美学》一书中,对美学与审美进行了重新思考,其理论涉及审美的“现象化”与“视觉化”问题。

关于审美的现象化,在该书中,作者提出美学必须超越艺术问题,来涵盖人们日常生活和各类传媒文化,以及审美与反审美的矛盾。作为审美的反思权威,美学必须在诸如日常生活、政治、经济、生态、伦理和科学等领域里,来寻找今日的审美方式。简言之,美学必须考虑审美的这种新构造。[14]110

作者同时又非常强调视觉中感知的重要性。他认为,在传统上,美学这一“学科”,并不十分关注感觉与知觉,而主要关注艺术,并且给了艺术的概念性部分、而不是感受性部分以更多的关注。当代美学的主流依然如此。尽管此时艺术的概念自身变得不确定起来,学院式的学科依然倾向于将美学严格限定在艺术上[14]104;“感知”构成美学学科的框架,美学学科中有关“感知”的部分,是该学科中的活跃分支;范围扩大到涵盖“感知”所有领域的超越美学的美学,对于完全把握审美是势在必行,而且对于充分理解艺术也有着特殊意义。这最终应该成为拓展美学的一以贯之的依据。[14]136137韦尔施的这些论点,有助于说明作为视觉思维产生机制的起点——感知,在审美建设中的重要性,由此进一步引发人们对“视觉化”问题的深入研究。可见,韦尔施的重构美学理论,包含着丰富的视觉现象思想。

理由之三为后现代与视觉的日常性。周宪在其《后现代与视觉的日常性》一文中对现代主义绘画与后现代绘画进行了在视觉经验方面的分析。他认为,后现代绘画的日常生活形象是值得关注的。与那些弃绝常见的熟悉形象的现代主义者不同,后现代主义者似乎十分着迷于日常生活形象,这类形象既不是传统的绘画题材,也不是带有原始古风意味的对象,而是当代日常生活常见的形象。[12]155

又如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波普艺术。这一艺术的绘画题材就是一些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各种消费品,如电视机、报纸、可乐瓶等。又如意大利当代著名油画家莫兰迪(Morandi)的作品,其内容几乎都是自己家中的瓶瓶罐罐,也就是作者日常生活中的东西,但其作品却受到当代油画界的高度赞赏。类似于这种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油画家在中国也是不胜枚举。可见在当下美术创作中,内容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程度很高。

3.把美术理解为视觉现象

如果说视觉文化的提出,从另一角度来看,是特别针对资讯时代的图像霸权主义带给人们新的生存空间的现象的深层反思的话,那么视觉现象则是尽力摆脱由文化一词所带来的令人高深莫测的标榜与枷锁,对其的瓦解与重构,使美术教育更直接、更真实、更平民化地走进中小学生的生活。为此,视觉现象这一概说似乎更能表达美术教育开始真正走出象征高雅艺术的象牙塔,深入到当下与学生密切联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切视觉现象。视觉现象关注一切现实生活中各类与视觉相关的、特别是属于“平凡”性质的大、中、小“现象”,并让学生学会应用审美与观念解读的眼光来分析、批判与创造新的视觉作品。

视觉现象与美术作品的关系是什么?以前我们对世界名画、著名画家深怀崇敬的心理,以至于对“作品”寄予内心高度艺术性的敬重。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认识论方面的惯性一直萦绕在我们的无意识状态之中,并传达给一代又一代学生。但笔者认为,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实来看,为何不降低作品的所谓艺术身份,甚至必要时不惜将其视为平民化的产物,以适合于当下学生的认知、学习、探究与创新呢?例如,为何不把“将生活中原本乱糟糟的房间整理得干净有序”,也看成是具有审美意义的新“作品”呢?毕竟这其中也具有变化统一的形式美法则,这法则在人们打扫的过程中起着无意识的指导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美术作品的理解,仅局限于名画或杰作之列。其实,这是一种狭义的、片面的误解。在艺术作品面临人们对其多元化呈现与解读的今天,尤其是随着美术学科中观念作品的出现,对作品单纯从审美维度进行审视与理解的局面已经被重构,而呈现以审美与观念并存的新形态。这样一种艺术理念的转变,在当前西方文明中似乎被人们所普遍接受。可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美术作品只是视觉现象的其中一种形态而已。

4.视觉现象及其教育

视觉现象的提出有助于美术教育更加关注最基本意义层面上的视觉性议题。在学生面对习以为常的平凡世界时,如何让其学会主动感知与挖掘周围环境中正在发生且已存在的典型视觉现象,是当前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因为从美术课程设计的角度来看,社会无疑是其构成的三大重要因素之一。本书第二章第一节将对此有一定深度的论述。为此,让学生重新审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类视觉问题,用审美的眼光来分析与判断生活中的视觉现象,用观念创新的意识来改善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状态,是笔者对视觉现象教学目标的基本设想。笔者认为这一思考更能贴近“中小学美术教育是一种普及性教育”的现实意义。

此外,视觉现象无论是以审美形式出现,还是以暴力美学身份出现,以及无论是否隐藏有不道德的成分,等等,都需要美术教师把其提升到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的角度来加以审视,并及时开发成相应的课例,供学生关注与进行探究性学习。这也是当前中小学美术教育急需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