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方式以在境外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为主,包括设立分行、子银行,目的地有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也有发达国家和地区。2004年年初进行股份制改革之前,商业银行走出去主要是以中国银行为主。之后,商业银行积极推行走出去的战略,截至2016年年底,22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63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 353家分支机构。在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进程中,上述效应不同程度地发挥着作用。
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初期依赖于中国企业和个人的国际化,国际化的企业或个人直接为中资银行在境外经营提供了大量稳定而优质的客户资源,使其能够在国际化初期避开与跨国银行以及当地银行的激烈竞争,从而在境外市场快速地站稳脚跟。
中国商业银行走出国门必然面临“陌生的负担”[18],解决这一问题和学习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及市场扩张效应的发挥密切相关。伴随着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在完成股份制改革、实现上市之后,中资银行境外机构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当中资银行进入发达国家的银行市场,与竞争力较强的国际大银行竞争时,中资银行存在以下问题:中资银行总体竞争实力较弱,盈利能力差;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滞后,金融创新能力弱;中资银行走向国际市场缺乏外部支持,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上述三个效应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正面影响。(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资银行境外机构得到快速发展,银行业对内开放通过学习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扩张效应有助于银行竞争力的提升,然而中资银行海外机构也存在着诸多经营和管理方面的问题。那么,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中资银行的走出去会给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带来怎样的影响,只有通过实证检验才能给出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