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在采用全脑阅读方法时大脑的工作模式,而在这个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处理信息。我们的视觉系统把书本上的文字“扫描”进大脑以后,大脑右半边的区域就开始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进行图像化的转换,右半区域对文字的图像化转换处理越是清晰,阅读的效果就会越好,当然,我们在复述内容的时候就会越详尽。在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人类右脑与生俱来的图像运作机制,再加上一个超强的思维图卡,让阅读的步骤和思维更加清晰,也就能更进一步地提高阅读的效率和速度了。
阅读过我前一本书《超级记忆力训练法》(畅销升级版)的读者应该都非常清楚,一个人之所有拥有超强的记忆力能力,就是因为他对图像的处理能力非常强。其实这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拥有这种能力,只是有些人没有加以运用而已。研究发现,在现在这个科技非常发达的时代里,人类的大脑相比人类文明起源的时候,在某些功能和思维上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退化,这一切都源于现在的人类开始渐渐适应了一种叫作“自动化”的傻瓜式功能。
而在文明发展之初,人类的老祖先们根据一次强大闪电引发的森林大火开始踏上了探寻人类文明的思维发展之旅,经过不断的探寻,终于创造了辉煌而灿烂的远古文明,时至今日,每每在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都会有相当惊人的发现。在我国的贺兰山及昆仑山一带存在大量的远古岩画,这些岩画非常简单,简单到只是一个圆圈,甚至是一个抽象的动物轮廓,但借由这些简单的图画不断地发散和延展,考古学家就能轻易地破解远古人类的一切活动轨迹。
后来,一些伟大的先哲们,开始借鉴这种岩画的发散技巧并运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笔记中,竟然惊奇地发现,这些技巧可以发挥出强大的威力。将这种笔记方式运用和开发得最成功的当属被誉为“现代记忆之父”的英国人托尼·巴赞(Tony Buzan)先生。托尼·巴赞在大学时代,在遇到信息吸收、整理及记忆等困难时,就前往图书馆寻求帮助,却惊讶地发现没有教导如何正确有效使用大脑的相关书籍资料,于是他开始思索和寻找新的思想或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大量研究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等学科后,再结合一些伟大的思想家们的笔记和心得,尤其是受到达·芬奇等人在笔记中使用图画、代号和连线及涂鸦的启发,他开始设定一些词汇、数字、代码、食物、香味、线条、色彩、图像、节拍、音符和纹路等用在自己的学习笔记上。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应用,巴赞先生的学习时间不但大大减少了,而且效率还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成绩因此也好了起来。后来,托尼·巴赞把这种笔记方式命名为“Mindmap”,在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有人直接把它翻译成“心智图”或者“心智绘图”,而在大陆地区则把它叫做“思维导图”。
我们在本章中所讲的超级思维图卡就是思维导图制作的一个延展,当然,你也可以把它叫作线性思维导图。由于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学习了抽象词语的转换原则,因此,为了在阅读、复习甚至是复述的时候更加直观和方便,我们将只采用文字和线条,因此,我想还是将它称为超级思维图卡更恰当一些。
制作超级思维图卡看起来非常简单,只需要一支四色的圆珠笔和一张纸就可以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要遵循一些规则,这些规则不是要限制我们的思维,而是让制作的超级思维图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规则一:一定要写上中心主题。超级思维图卡的中心就是主题,也是超级思维图卡的核心。如果用一本书来比喻的话,这个中心主题就好比是图书的题目。在制作超级思维图卡的时候,首先要将这本书提供的资料归纳整理出一个中心主题。为了节约时间,中心主题只要写在一张横放着的纸张中央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像制作思维导图一样动用3~7种颜色来修饰,当然,如果你愿意做得漂亮一点,用彩色画笔画出来也可以。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同一张纸上,只允许写一个中心主题,余下的其他分支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主题展开。
规则二:掌握超级思维图卡的分支阅读顺序。由于超级思维图卡的第一个分支是从中心主题右上角的任意位置开始,我们阅读的时候也是从这个范围内的第一个分支开始阅读的。超级思维图卡的分支是呈放射状的,采取顺时针方向来阅读超级思维图卡会让眼睛感觉非常舒服和自然。
正确的阅读方式
规则三:运用曲线把中心主题和次主题及次主题延展出去的分支主题联结起来。为什么要用曲线呢?如果你看过人类大脑的图片,你就一定知道,人类大脑的神经细胞网络也是由曲线构成的,因此曲线构成的超级思维图卡更适合大脑的思维模式。运用曲线把中心主题和各分支主题及次主题等联结起来,这样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主次和层次都很分明,也符合大脑由近及远的联想本能,在记忆的时候也更容易被大脑接受。尤其要强调一点的是,运用的曲线条必须平滑,各上级主题与下级主题联结的曲线之间要连上,不能断开。(www.xing528.com)
正确的曲线联结方式
规则四:可以运用简洁的符号。由于在全脑快速阅读的过程中,眼睛会把大量的资料和信息快速地扫描进大脑,如果这些资料和信息都可以运用图像来呈现的话,我们记忆起来就会容易很多。同时,让资料内容和图像产生高度关联,还可以提高复述资料和信息的精准度,运用的符号只要能提高你记忆的效率就好,没有固定的限制,比如星星可以用五角星代替,也可以用许多小圆点代替,太阳可以用一个圆圈代替,也可以用笑脸的符号代替。但有一点要提醒的是,所采用的这些符号自己一定要记牢它代替的文字信息,否则在阅读的时候就无法让大脑联想到我们要表达的关键信息,当然也就无法真正地发挥出符号的功效了。对于初学者来说,我的建议是暂时不要使用符号,等熟练掌握了全脑快速阅读法的技巧后,再结合符号使用,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规则五:每条曲线上只写一个关键词或者关键的句子。在超级思维导图卡中,每条线条上呈现出的关键词都可以触发对资料或者阅读内容的联想记忆。如果在运用的过程中,无法把两段相关内容压缩成一个关键词,就务必要重新列出一个并列的分支。如果要写上一个关键的句子,这个句子最多不能超过6个字,因为字数越多,记忆的难度就越大。很多刚开始练习全脑快速阅读法的朋友可能因为以前做了太多的线性笔记,而不是像现在做这样的关键词笔记,可能会有一点抗拒,这都是正常的。但为了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更有效率,多练习几次后,你就会渐渐地适应这样的方式并运用于学习中,到那时,你就会发现,这些关键词不但能让书本上的内容形成一个整体,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思维混乱,从而更加系统化地帮助我们消化所学习的知识要点。
规则六:根据自己的爱好使用色彩。为了使绘制出来的超级思维图卡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提高记忆效果,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使用不同颜色来画线条、写关键词。很多初学者可能会觉得有点麻烦,直接用同一种颜色做了超级思维图卡。这样做不是不可以,只是如果你想更快更加敏捷地调动全脑思维,这样做就不是最佳的途径。长时间地运用单一的颜色做超级思维图卡不但不能使我们对阅读产生兴趣,还非常容易引发视觉疲劳,更容易让我们重新回到以前通过线性笔记方式学习的老路上去。采用多种颜色做出来的超级思维图卡不但会带来美感,还会给我们愉悦的心情,激发优势思维。
规则七:字迹工整,最好用楷体字。在全脑快速阅读课程上,我经常看见很多同学为了片面地追求速度,往往把关键词非常潦草地写在线条上,以至于在复述的时候,自己辨认都非常困难,这是不可取的。字迹工整的超级思维图卡不但可以让自己心情愉悦,还能在以后需要复习学习内容的时候不用再重读一遍文章或者书本,直接按照超级思维图卡上的关键字就可以阅读并完成记忆。
这就是我归纳整理的超级思维图卡的制作规则,这些规则没有先后顺序之分,但你必须全部熟练掌握。这些看似简单的规则可以让你在学习和练习全脑快速阅读的时候尽量少走弯路,节省大量的时间,同时还能让大脑激发出更多的潜能,把一些自己曾经认为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好了,现在如果你有时间,就试着把上面的这些规则做成一张超级思维图卡吧,当你完成这张超级思维图卡后和之前的文字对比一下,你就会体会到超级思维图卡的魔力了。
画重点
⊕超级思维图卡就是思维导图制作的一个延展,你也可以把它叫做线性思维导图。
⊕人类大脑的神经细胞网络是由曲线构成的,因此曲线构成的超级思维图卡更适合大脑的思维模式。
⊕对于初学者来说,制作超级思维图卡暂时不要使用符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