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脑快速阅读训练中,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必须了解大脑的运作方式,并在全脑快速阅读训练中全面配合大脑的运作方式,这样不但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轻松达到训练目的,而且还可以让身心保持在愉快并且高效的巅峰状态。反之,若违反大脑的正常运作方式,就算是全身心地投入训练,非但达不到学习训练的效果,反而很快就会因身心疲惫而放弃了。这就印证了一句话:方法不对,努力白费;方法用对,事半功倍!
各位亲爱的读者,你了解你的大脑吗?在每一次培训课程的现场,我都会问学员这个问题,但得到的答案都是三个字:不了解!当我再进一步提问:各位亲爱的学员,我们的大脑是由多少个脑细胞组成的?基本上很少有学员能说出来,大多数的学员开始乱猜:30万个、500万个、10亿个、1000亿个,甚至还有说1000个的。答案五花八门,为什么会这样?这一切都源自我们对自己身上这个最先进的零件一点都不了解,甚至可以这样说,有些人对它的了解近乎于零!
这不怪你,因为我们不是人类大脑的研究者,就算是,也不可能就大脑的细胞个数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更别说对大脑的各项功能达成一致意见。但是通过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研究发现,我们每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的大脑平均有140~230亿个脑细胞。虽然大脑有上百亿的脑细胞,但脑细胞的新陈代谢也是非常厉害的,每小时都有数千个脑细胞在衰亡,但是同时也会新的脑细胞诞生。
很多科学家这么认为,对于常人来说,在这么多的脑细胞当中,一生中最多只有15%左右的脑细胞在参与工作,还有近85%是处于待使用的状态,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用处,而是在使用我们大脑思维潜能方面没有用到而已。许多为人类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的科学家和伟人,最多也只使用了20%左右的脑细胞。但对于大脑的潜能开发来讲,这根本不算什么,因为最新的研究更进一步地表明,人类现在对大脑潜能的开发和利用还不到1%,如果我们能把剩下的99%都利用起来,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能量!
不要吃惊,你必须要相信,这是真实的。众所周知,我们的大脑主要分为左、右大脑半球,经过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及很多科学家的后续研究,人类已经基本上熟悉了两个半球的思维功能。目前普遍被大家接受的左右脑分工理论是这样的:左半脑主要负责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视、听、嗅、触、味觉)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可以称为“意识脑”或者“学术脑”。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象、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因此右脑又被称为“创造脑”或者“艺术脑”。
左右脑分工图
通过上面的分工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脑的左右两部分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用,而在进行传统阅读时,由于大部分人都是采取逐字阅读的方式,因此,在这个阅读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左脑,而右脑的功用却几乎闲置不用。这是因为在传统的阅读方法中,书面上的文字信息由于光的作用会对眼睛产生刺激,视网膜接收到这种刺激之后,立刻把信息传输到大脑的视觉中枢,视觉中枢经过辨识处理之后传递到语言中枢再进行进一步的辨识之后,再由语言中枢传递到听觉中枢,听觉中枢感知到文字信息的声音之后再传输到记忆中枢——左脑,进行意义的记忆。
传统阅读法示意图
这个过程由于是一个自己读给自己听的过程,所以也叫做默读。默读是一个“读”书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真正的“阅读吸收”的过程。因此,很多人在“读”完一整本文字资料或者书之后,能记住30%的内容就已经很不错了,有些人甚至连10%都记不住,更有甚者,看了后面忘了前面,一本书“读”完之后,连基本的中心思想都无法复述。(www.xing528.com)
而在全脑快速阅读法中,采用的是“眼脑直映”的方式阅读,书面上的文字信息由于光的作用直接对眼睛产生刺激之后,将产生的整体文字图像直接传输到右脑以图像的方式进行记忆,然后再经由左脑对图像进行解析,进而进行意义的辨识。
全脑快速阅读法示意图
在这个过程中,左右脑的功能都被高效地利用起来。全脑快速阅读法对文字的处理就如同一部超级照相机,先将书本文字信息统统“照”进大脑里面,然后再清晰地辨识每一个文字。这样“眼脑直映”的阅读方式打破了传统的逐字逐句的阅读方式,省略了语言中枢和听觉中枢这两个最容易对阅读效果产生干扰的中间环节,让文字图像直接映入右脑的记忆中枢进行记忆,然后通过左右脑的协调处理,进行文字信息的还原,是一种快速阅读内容并完整吸收的阅读方式。采用这种全脑快速阅读法,不但可以综合地开发智力,还能迅速地提高记忆力。因为在采取全脑快速阅读法的时候,阅读和记忆相辅相成,如果没有记忆给全脑快速阅读做保证,全脑快速阅读的效果就无从体现,更得不到巩固了;同样,如果没有快速阅读,记忆也就很难发挥效力了。
画重点
⊕左右脑分别承担不同的思维功能。
⊕快速阅读法中使用的是“眼脑直映”的方式。
⊕采取全脑快速阅读法的时候,阅读和记忆相辅相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