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觉者、圣人

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觉者、圣人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释迦牟尼原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古印度释迦族人,故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他成道后又称为佛陀,佛陀是古印度梵语音译,中文之意是“觉者”,他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463年4月8日,他并不是神,而是一个生活于现实世界之人,一个识破人生之圣人。释迦牟尼出家前,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与我国春秋时期孔子是同时代人。成佛后,释迦牟尼又募缘说法达49年,讲经三百八十余卷,并度人无数。

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觉者、圣人

释迦牟尼原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古印度释迦族人,故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他成道后又称为佛陀,佛陀是古印度梵语音译,中文之意是“觉者”,他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463年4月8日,他并不是神,而是一个生活于现实世界之人,一个识破人生之圣人。释迦牟尼出家前,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与我国春秋时期孔子是同时代人。其父名净饭王,其母号摩耶。按古印度风俗,妇女怀孕后,须回娘家分娩,摩耶临产前,在回家途中,于蓝毗尼花园一棵无忧树下生下悉达多,摩耶产后七日猝死,悉达多由姨母养育长大。悉达多生得相貌端庄,天资聪慧,净饭王对他寄予极大希望,想让他继承王位,建功立业,希望他成为一位万民爱戴、统一天下君主。净饭王从小就对悉达多进行严格教育与培养,请来婆罗门大学者为其讲授文学哲学美学、医学等知识,让其跟武士学习兵法和武艺。学成后,悉达多不仅知识广博,而且善骑能射,堪称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古代印度社会等级森严,人分四个种姓:最高种姓是婆罗门,为握有祭祀文教大权之僧侣贵族;其次是刹帝利,为掌握政权、军事之国王和武士贵族;再次是吠舍,多为商人和自由职业者;最下层是首陀罗,为丧失一切权利之仆人和奴隶。各种姓之间社会地位悬殊,层层压榨,残酷剥削,社会极不平等。悉达多从小在宫廷中生活,他不仅厌恶宫中奢侈生活,而且独具慧眼,人世间诸多不平和苦难现象都引起他深思。悉达多有一次出城郊游,他看见农民在烈日下光着身子劳作,耕牛颈上勒着绳子,皮绽血流,还受到农夫鞭打;犁过泥土里,翻出许多小虫,雀鸟又成群飞来啄食。茫茫人世间,竟是如此残酷悲惨景象,所见皆苦,所闻皆悲。回宫后,悉达多再也无心寻欢作乐,常常独自在宫中静坐沉思怎样去解救人类于苦海。后来,他又先后遇见过踟蹰难行老人、辗转呻吟病人和为亲朋哭泣送葬人。他还听马夫说,这些无常哀遇,世上所有人都无法摆脱。悉达多看到世上大多数人都是穷人,他们惨遭生活折磨而痛苦。他还发现,幸福和享受并非是富人独有之天命,种种意想不到厄运也随时包围着他们。任何人都会突遭不幸,任何人都要生老病死,最后都走向死亡,同归于尽。他渴求着人生中一种永远不被痛苦和死亡抹灭之物,为此,他经常废寝忘食,苦苦思索。净饭王为了断绝儿子终年累月“胡思乱想”,在悉达多16岁时,就为他完婚,娶邻国公主耶输陀罗,并生了罗睺罗。净饭王还为悉达多建造了寒、暑、湿三时宫殿,使他日食山珍海味,朝夕歌舞。然而,悉达多对此毫无爱恋。悉达多29岁时,不顾父亲劝阻,毅然出家,丢下妻儿,剃除须发,离开宫殿,披着袈裟遁入深山,云游四方,拜访名师,寻求解脱人类痛苦真谛。从此,他由一位养尊处优王子,变成一名身无分文流浪汉。经过六年苦行,悉达多仍未寻到解脱“生苦”之道。他索性到尼连禅河沐浴,洗去六年苦行尘垢,并在伽耶村菩提树下静坐发大誓愿:“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坐。”经过四十九天冥思苦想,在一个皓月当空夜晚,他突然见一颗亮星升起,顿时精神境界达到一种不可言喻清净和升华,在他眼前,过去、现在、未来之时空障碍不复存在,也不再受到视觉和听觉限制,心像平镜一样清明,贪爱、癫痴和烦恼也不再起于心头,一切疑虑全部澄清,豁然觉悟到人生之真谛,离苦得乐,清净无邪,境界宏远。终于“如实知见诸法实相,而证成无上正觉”。从此,人称其为佛陀。

成佛后,释迦牟尼又募缘说法达49年,讲经三百八十余卷,并度人无数。在49年弘法生涯中,说《阿含经》12年,说《方等经》、《般若经》20年,说《华严经》、《涅槃经》8年,其学说包括四圣谛十善业道、十二因缘、四无量心、三转十二法轮等。依佛教定义,佛是一个“正觉、等觉、无上觉”三觉圆满者,佛不但自己对人生已经大彻大悟,而且帮助众生彻底觉悟。这种自觉和他觉之精神,是一种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之精神。佛教认为谁达到这种境界,谁就是佛。佛教主张众生都是平等的,人人皆有佛性,包括执迷不悟、行恶多端者,只要“放下屠刀”,也可“立地成佛”。佛教认为,佛是已经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之佛。从这种意义上说,佛教不承认任何种族、等级、性别和观念之差别。佛陀一生,劝人行善,普度众生,学道不厌,诲人不倦,他是一位为了人类平等而献身之圣人。

佛陀认为:世俗人间一切,从本质上说都是一个“苦”字,即“生苦”。人自呱呱坠地起,就要忍受种种痛苦,备受磨难,造诸恶业。在近一百年人生过程中,人之肉体、思想和感情不断发生变化,几乎每一秒都在发生变化,一个人从生到死是一次苦乐相掺经历,人生是不尽言、也是不尽意的,甚至人类历史本身也充满了阴谋诡诈、争权夺利和腥风血雨。在温情脉脉、彬彬有礼背后,往往隐藏着层出不穷之密谋、倾轧、斗争乃至屠杀,地球旋转不息,运载着一个永远卸不掉的苦难包袱。是什么原因给人生造成这么多痛苦呢?佛陀认为,人生之所以忍受种种痛苦,往往是由于自身迷惑、造诸恶业,而自作自受、自食其果,所以,痛苦无穷,轮回无止。造成这种恶果根源有六个方面:其一是贪,即自私自利。人过分追求,不义窃取,甚至损人利己。对于人间有限之乐境,人不知是短暂虚幻,反而一味地追求不已,贪财如命,贪生怕死,直到身败名裂。其二是嗔,即嗔恚怀恨。人对违逆不顺之境,不能容忍,反生愤怒,或横生暴虐,泄愤他人。《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起,八方障门开。”因嗔而导致是非颠倒、因果迷乱。其三是痴,即愚痴迷昧。人因痴而智慧闭塞,事理不明,妄自贪求,求之不得,任人宰割。其四是谩,即骄傲狂妄。人因骄谩,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苦人也自苦。其五是疑,即不信真理。人只信邪见,蔽塞善门,就会滋事生非,造就恶业而不能自拔。其六是不正己,即心思不正。人不正己,就会产生鄙陋偏见,导致一意孤行,自寻烦恼,堵塞善道,焉死一途。怎样才能解脱人生之烦恼和痛苦呢?佛陀主张“八正道”:其一是正见,即正确之真知灼见。他认为,宇宙人生之真谛是“苦”、是“空”、是“无常”。所以要明了人生之短促,保持纯洁善良,修慧断邪。其二是正思维,又称正欲。他主张缜密思考,三思而行。其三是正语,要修口业,语言要端正、纯洁。恶语伤人,如剑刺心,势必引来祸患,祸从口出。其四是正业,即从事清净正当之业,远离杀盗淫妄诸恶业。其五是正命,即保持圣洁之生命,不使生命染污不净。其六是正精进,即离恶向善,勇猛精进,禁止一切恶行,努力进修一切善道。其七是正念,即不生邪欲,要有积极向善之思。其八是正定,即一心专注,修习禅定,解脱自在,摄心为戒,由戒生定,从定发慧。佛陀认为,如果实践了“八正道”,不仅可以净化自己,进而能够净化全社会,使众生皆行正道善道,这样必然会出现一个善良、安乐和平、幸福之极乐世界。(www.xing528.com)

生命之觉者,必然是理智、感情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最方便、最慈悲境界者,风尘人世,凡夫俗子,有牵有挂,其人生必然充满烦恼。而人与人之间往往筑有一堵无形之壁垒:猜忌、争斗、欺诈、自私、贪婪、怀疑、破坏等等,必然造成人心隔阂,尔虞我诈,人人都想方设法为自己戴上一副假面具,这是自欺欺人。人为什么不能彼此净化心灵,却人为地把心灵遮掩,甚至自毁得支离破碎呢?人人都渴望成为生命之觉者,但求法不同。众生一向有两种心念:一种是“心外求法”,另一种是“唯心内明”。从有人类以来,众生心灵就在贪、嗔、痴三毒熏染下,慧根少而恶习深,生活于人欲横流、光怪陆离花花世界里,难于抵御外界种种诱惑,而盲目地恣情纵欲,放浪形骸,追名逐利,沉迷声色,执妄为真,疲于奔命,被现世五花八门欲望牵来牵去,莫名其妙地被感官折腾得头晕脑胀,死去活来,既蒙昧了真心,也耗尽了精力,最后走向老死,这就是“心外求法”。这种“心外求法”认为,在自我觉心之外,还有一个绝对而永恒真理存在,痴想以这种追求达到生命解脱,完全放弃了自身人格尊严,而无视自身高贵灵性,最终必然步入求悟返迷之途,既不能自救,也无力救人。佛陀倡导另一种求法,认为“心无外法,万法唯心”,“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心者,永处缠缚”。佛陀在布道传法时,说了很多“心”法。哲学家所说之“心”,佛陀称它为“识”。佛陀并不认为“心”是宇宙万物之本源,他认为意识作用是欺骗人的,他所说之“心”是主客观统一体,不仅包括能够思想认识之“心识”,同时也包括了一切物质世界客观存在。佛陀认为:一切众生皆具无量福德和智慧,只是迷昧而不能自证本性,就像一盏完全可以发出光亮之灯,而找不到火源。从现象上看,人与人仍是形形色色、各自相异,但究其本体是完全相同的,正如世界上各种有生命和无生命之物,都是由多种元素组合而成,“不一亦不异”,世界上一切人和物,从现象上看是“不一”,从本体上看是“不异”。佛陀亲证了人类精神与宇宙精神水乳相容,同为一体。舍利佛曾问佛陀:“脚下大地之本源是什么?”佛陀说:“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个泥丸,无量无数恒河沙中之一颗。”世界上有很多宗教,对宇宙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大多数是神话和幻想,佛教以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个佛国土,相当于天文学中一座大星云。佛陀把一千个太阳系称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一个大千世界。《阿弥陀经》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时说:“从是西方国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极乐。”佛教认为那个最远星座,距离地球相隔了十万亿座星云,佛陀是怎么认识大千世界的,这个认识成为千古不解之谜。科学家是依仗存在认识宇宙的,而2500年前佛陀依靠什么呢?只能猜说是法眼、佛眼或禅定中特异生理功能,而从一个侧面反映,佛教在幽远古代就向人类宣布:世界是无极的。佛陀是人类中第一个说出人类脚下所踩星球仅仅是宇宙中一粒沙尘的圣人。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除了物质追求和满足外,便是精神追求和满足,而精神价值观念和信仰趋向,有人迷迷蒙蒙,有人升降沉浮,有人失落无着,有人日夜苦求,有人终生求不得。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正是因为有这些伟大圣人,以他们播撒智慧甘露,滋润迷者清醒,失者复得,妄者明悟,沉者再升,他们才能在几千年人类历史中得到醒悟者膜拜。释迦牟尼既不是上帝,也不是神仙,他是一个悟得了人生最高真理的大哲学家、大圣人,也是传扬人生真谛的大教育家。他是从颠倒迷惘的尘世中唤醒众生的先觉者。他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希望人人都能成佛,人人都能大彻大悟,人人都能回归圆满,人人都能离苦得乐,进入极乐世界。佛陀认为:若是好心,利益他人,不求他报;给事他人,不求果报;供养他人,不求福报;利益他人,不求恩报。乃至下心,满人心愿。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难救能救,不择冤亲,平等济度,真实能行,非但口说。愚人口说好心,心无慈善;贤人常行好心,口不自言,但念利济他人,不求自己名望,是名好心。是舍寸求尺、舍少而望大者,不是好心者。佛陀出生在人间,生长在人间,成佛也在人间,他出家修道而成佛,一方面是为了解脱自己生死之苦恼,另一方面是为了救济处在苦海中众生,他是一位伟大觉悟者。俗人求乐都向心外求,而他是向内心求,革自己之命。他本为王子,其尊贵生活,为俗人所梦寐追求,照理他是用不着自我革命的,但他看到遭受压迫民众和困苦大众,为了公平与正义,为了众生离苦得乐,他放弃荣华富贵,甘于清贫,苦求解救人类之方。世人最大之追求是当皇帝,而他却放弃当皇帝,自从有人类以来,仅他一人而已。凭此一举,其伟大是唯一的,堪称圣中之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