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儒家开创者,两千多年来,其学说及言行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远影响,被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1988年,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智慧”,孔子倡导儒家之学至今仍然散发着璀璨夺目光芒。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约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先世是宋国贵族,因宋国内乱而避至鲁国定居。孔子自谓15岁“志于学”,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孔子“三十而立”,开始涉足政治活动,50岁左右,孔子出任鲁国中都宰,后又升任大司寇并行使相事。孔子任大司寇仅3个月,使鲁国出现了“路不拾遗”政治景象。齐国恐鲁国任用孔子而强大,用美人计诱惑鲁国君臣,使鲁定公与主政者季恒子怠于政事。孔子对鲁国君臣非常失望而离开朝廷,带着学生周游列国,经过14年漂泊后回鲁国。此后,孔子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文化教育和文化典籍整理中。孔子一生主要言行由其弟子记录整理后编成《论语》一书。
孔子学说深刻广泛,主要内容包括天命说、德政说、仁礼说。孔子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又说:“知我者,其天乎!”孔子认为天是人事最高决定者。孔子虽然承认天,但对鬼神则持怀疑态度。他不语“怪、力、乱、神”,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还告诫弟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要把精力用到人事方面。对于不可控之“命”,孔子主张“知命”和“安命”。但他又非常重视人为,在生活上采取积极人生态度,在生死问题上也表现超脱,他说:“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体现了孔子直面人生进取精神。孔子把德政作为治理国家重点,强调执政者行为之示范意义,他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德政关键在于执政者能否以德治己。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主张为政应“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对百姓应先富之,再教之,使百姓不仅在物质上富裕,也要使百姓在精神上丰富起来,过上文明知礼生活。“仁”和“礼”是孔子学说主要精神。“仁”即“爱人”,“爱人”首先体现在亲情上,进而把这种自然亲情扩而广之,施及他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样才能接近“仁”境。这种由己及人原则称为“忠怒”之道,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试图以“礼”来构建良性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提倡礼治,强调“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认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如果没有礼之具体规范,恭、慎、勇、直等良好内在品性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礼”可以约束人和社会行为之任意性和随意性,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过失现象。因此,孔子高度重视礼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将礼视为人立身处世之本。
孔子学说主要讲如何做人和管理国家,基本思想是“仁、义、礼、智、信”,并强调“内圣外王”。人类社会伴随着礼义法度而产生,必然产生某些规矩或习俗,这些规矩和习俗一旦形成,就会对社会生活形成一种外在约制,国家产生后又以刑罚力量加强这些规矩威慑作用,以保证人能存善去恶。孔子主张人之为善应是一种自觉自愿行为,他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和“人”有内在一致性,当一个人能依据其理性认明自身与他人关系,而不囿于一己私欲时,才具有成为社会人基本资质。孔子说:“仁者爱人”,爱不仅是由内心自然发出之天性,也是基于人己关系理性选择。对社会而言,每个社会个体对其他个体存在之肯定和对其利益之尊重,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之客观要求。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种杀身取义之仁高于人之生命,而确立一种可以普遍化而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接受之行为准则,就是“义”。孔子说:“义者,宜也。”对个人来说,往往会陷入公与私、主观与客观、欲望与理则矛盾中。在理与欲、义与利斗争中,其斗争胜负可以成为判断人格之分野。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反复提醒人们要“见利思义”,不断超越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成人”。孔子说:“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不忘乎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人要时时叩问内心,叩问自己所思所为是否符合“义”。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人时时把“义”放在心上,才能坦坦荡荡,任运而安,才能达到孔子所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之人生境界。孔子强调“仁”,同时也强调“礼”。礼之用,和为贵。“礼”是国家典章制度和国民行为规范,是维系国家存在与社会正常运转之本。“仁”是主观情感的道德表现,应自觉与社会规范系统协调起来。礼是人自我完善、安身处世的基本要求。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仁是自律道德,礼是他律道德。孔子说:“人而不仁,如何礼?人而不仁如乐何?”人一旦失去了仁德,徒有礼乐有何用呢?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社会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复杂情况,根据单一原则难以做出判断和选择,令人陷入左右为难之境,在自然情感和具体知识之外,还需要圆融智慧。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若有了知识便有了先入为主之成见,这样反而容易成为通达智慧之障碍。因此,孔子强调要“无适无莫”,要“毋意,毋必,毋故,毋我”。通过这种“无”或“毋”之途径,人就可以跨越知识之遮蔽,而获得澄明之理智。孔子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轨,小车无轨,其所以行之哉?”信是个人进入社会一个基本要求,诚信不仅是对个人之要求,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更是立国执政之关键,从政者“敬事而信”,“正而不谲”,则国家兴盛,人民安乐。守信者,一言可以兴邦;失信者,一言可以丧邦。(www.xing528.com)
孔子所追求之理想人格境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而不是“独善其身”,为一己之安乐。孔子不仅强调“修己以敬”,也提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最终指向是“安人”和“安百姓”。“修己”是起点,“安人”、“安百姓”才是终极目的。“修己以安百姓”与内圣外王合一,就是从自我修养起步,最终完成社会和谐、济世安民的人生理想。修己是内圣,安百姓是外王,内圣是指加强仁、义、礼、智、信之修养,外王是指通过各种方式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如果能成为社会国家治理者,就要尽最大能力使百姓过上安乐和谐生活。孔子一生为了实现其人生理想,凄凄惶惶,奔走四方,作为身体力行儒者,他周游列国,四方游说,虽然到处碰壁,仍矢志不移,其目的不是为了一己之荣辱,而是为了实现其“安人”、“安百姓”之社会理想。他所开启儒者之担当精神,成为激励后学不断进取之源头活水,在由其思想概括而成的《大学》中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念,就是内圣外王合一之道,此道成为中国历代心怀天下之仁人志士终生奋斗之理想,薪火不绝,代代相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