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每天读点职场心理学,从内心解放你的效能!

每天读点职场心理学,从内心解放你的效能!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高工作效率是职场的主旋律,为此而改善的职场“硬件”环境仅仅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往往是“软件”条件,即职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因为“精神污染”会涣散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乃至影响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比大气、水质、噪声的污染更为严重。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本章从各个角度阐释了工作效率低下的成因,并提出应对策略和解决办法,帮助职场人士创造更多的佳绩。

每天读点职场心理学,从内心解放你的效能!

提高工作效率是职场的主旋律,为此而改善的职场“硬件”环境仅仅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往往是“软件”条件,即职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员工的软件建设是需要在心理卫生方面下一番工夫的。因为“精神污染”会涣散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乃至影响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比大气、水质、噪声的污染更为严重。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本章从各个角度阐释了工作效率低下的成因,并提出应对策略和解决办法,帮助职场人士创造更多的佳绩。

选好你的第一份工作

你今天的一切状况,无论好不好,都是由你昨天的选择决定的。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这时,监狱长允许他们每人提一个请求,三个人的选择各不相同。美国人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要一个美丽的女子三年相伴,犹太人要的是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他大喊“给我火柴!”原来他忘了要火柴。法国人出来的时候,还抱着自己的孩子。最后走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我不怨恨你关了我三年,相反,我要送你一辆劳斯来斯!”

这就是选择所导致的截然不同的结果。从职场来看,因为选择不明智,成为很多人跳槽不成功的原因。

每个人的第一份工作选择,将大大影响着跳槽的成本,因为一个人在原来的岗位上已经强化自我的认识了,所以,跳槽者需要用大量时间、精力去学习新的制度乃至工作知识,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等。这些都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并且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的。

在这里有一个很悲哀的现象,那就是很多时候,人们在生活中的选择都是非常认真的,比如说很多人买水果的时候,会去挑选最漂亮最饱满的;买衣服时也会买最合适最满意的。但是在职业选择上,却存在着那么多的盲点,往往不加思考,也不考虑行业前景,投出简历,有合适的面试就去,面试过了就上岗,上岗之后就按照岗位要求工作。

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选择,自我选择效应的存在就是要求每一个人应该多一些对职业的思考,而不是盲目地跟着别人走路。要知道第一份工作,需要一个人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和思考,如果一个人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并且坚持走下去,即使路上有荆棘,那么他依然能在惯性的驱使下坚持自己的发展,最终也必定到达他想去的地方。

这里给你讲一个陈文的例子。陈文和同学们一起毕业了,很多人说大学毕业意味着失业。但是没有哪一个同学坐以待毙,大家都纷纷投入了发简历、实习、找工作的过程中。陈文和别人不一样,她没有马上找工作,而是时常在大学校园里散步、思考。在这个自己生活了四年的美好校园,看着昔日朝气蓬发的同学为了投简历、面试而焦头烂额、绞尽脑汁,她萌生了创业的冲动。

有一天,她想买杯奶茶喝,偶然发现学校里的奶茶店并不多,喝不到奶茶的陈文从中嗅出了商机。于是经过了周密的考察之后,她先到品牌奶茶店打工学艺,像奶茶的制作、店铺的经营打理和招徕顾客的方法,她都用心记在心里。之后她回到学校,租下了几十平方米的店面,又精心设计了时尚前卫的格局,口味各异的奶茶也一应俱全。

陈文在很多同学的质疑中,开始了创业。她对自己的选择从来没有后悔过,她坚持了自己的理想,从一开始的选择店面、筹集资金,到招聘员工、签订协议,再到装修完毕正式经营,每一步,对于陈文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但是,她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吃的所有的苦,都能够强化自己的能力。

不但如此,陈文还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因为她本身就是这个大学毕业的,所以她更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喜好。她开始给同学们办理学生卡,定期推出“每周特价奶茶”,给予一定幅度的优惠等。她还在店内设计了小茶座,有时候老师和学生在课后沟通问题,就可以来这里边喝奶茶边说话。

就这样,陈文靠着一步步往前发展的路线,她的店已经在校园越来越受欢迎。而且,靠着这种成功的经验,陈文还逐渐往邻校发展,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当其他同学还在专业和入职的矛盾中选择的时候,陈文已经发挥自己的优势,开了三家自己的店,成为时尚而不为生活所累的小老板。

在职场中,我们必须重视这样的一种选择,那就是职业和事业。这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如果一个人的事业和职业能够结合得非常完美,那么职业选择也是非常完美的。在选择一个行业的时候,不能单单考虑眼前的利益,一个行业,至少要让你可以赚到未来十年的钱。

但是,如果你盲目选择,每天只记得按时上班下班,完成老板交代的工作,那么你就没有为自己赚钱,而是在为老板赚钱。你也没有理想,而是以老板的理想为理想。如果长期都是这样生活,你可以在这个错误的选择中稳稳当当地干一辈子。如果要转向其他的道路,就将付出更高的成本。

所以,如果你还没有择业,就应该懂得选择什么,才能让你在十年后不被生活所累。如果你已经入职,但是开始的都是机械化的生活,你就应该停下匆忙的奔走,问一问你的心,你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然后正确选择,果断出击。

心理学点拨

在心理学中,自我选择指的是一旦个人选择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这条路走下去的惯性,并且他们会不断自我强化。正确的自我选择,将对一个人的一生大为有利。

把工作与兴趣结合起来

我们无法保证,每天都是在干自己喜欢的工作,就算你有跳槽的本领,也不可能找到完全符合你兴趣的工作。而且,每一篇“求职者须知”

都告诉你要适应工作,而不是让工作来适应你。因此,我们在面对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时,也要保持一定的热情,让自己把工作与兴趣结合起来。

许多人认为,所谓工作,就是一个人为了赚取薪水而不得不做的事情。另一部分人对工作则抱着大不相同的见解,他们认为,工作是施展自己才能的载体,是锻炼自己的武器,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日本M电机公司的科长山田先生曾表示:“之所以有的员工认为工作是为了赚取薪水而不得不做的事情,是由于他们都缺乏对工作的兴趣。”

山田先生曾以一种非常遗憾的口吻回忆了他自己年轻时候的教训:他从大学毕业进入M电机公司时,被派往财务科就职,做一些单调的记账工作。由于这份工作连中学或高中的毕业生都能胜任,山田先生觉得自己一个大学毕业生来做这种枯燥乏味的工作,实在是大材小用。于是,他无法在工作上全力投入,加上山田先生大学时期成绩非常优异,因此,他更加轻视这份工作。因为他的疏忽,工作时常发生错误,遭到上司责骂。

山田先生认为,自己假如“当时能够不看轻这份工作,好好地学习自己并不擅长的财务工作,便能从财务方面了解整个公司,这样一来,财务工作就会变得很有趣。”然而,由于自己轻蔑这份工作而致使学习的良机从手中流失,直到后来,财务仍是山田先生薄弱的环节。

由于山田先生对财务工作没有全力以赴,被认为不适合做财务工作而被降至营业部门。但身为推销员,又必须周旋于激烈的销售竞争中,于是他又陷入窘境。这对山田先生而言,又是一种不满。他并不想做一个推销员才进入这家公司,他认为如果让他做企划方面的工作,一定能够充分发挥他的才能,但公司却让他做一个推销员而任人驱使,实在令人抬不起头。所以,他又非常轻视推销的工作,尽可能设法偷懒。因此,他只能达到一个营业部职员的最低的业绩标准。

山田先生回想起来这段经历时认为,如果当时能够不轻视推销工作而全力以赴,自己就能够磨炼在人际关系上的应对、进退能力,并能培养准确掌握对手心态的方法,而加以适当的经商辨别。然而,自己当时却一味敷衍了事,以至于后来仍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能力缺乏自信,这一直是他非常薄弱的一环。

此后,山田先生又因此而丧失身为一个推销员的资格,并被调至调查课。与过去的工作比较起来,似乎调查工作最适合山田先生。终于让山田先生遇到一份有意义的工作,而热爱并投身于此,因此才逐渐提升其工作绩效。

但由于过去五年左右的时间,山田先生非常马虎的工作态度,使他的考核成绩非常不理想。当同期的伙伴都已晋升为科长时,只有他陷入被遗漏下来的窘境。

这对于山田先生来说又是一个非常大的教训。过去公司所有指派的工作,对于山田先生而言,都各具意义。然而,由于山田先生只看到工作的缺点,以致无法了解这些工作乃是锻炼自己弱点的最佳机会,也就无法从工作中学习到经验而遗憾至今。

山田先生的就职经历告诉我们,大多数的人未必一开始就能获得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或非常适合自己的工作。倒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刚开始都被派做一些非常单调呆板和自认为毫无意义的工作,于是认为自己的工作枯燥无味或说公司一点都不能发现自己的才能,因而马虎行事,以至于无法从该工作中学到任何东西。

因此,对待任何工作,正确的工作态度应是耐心去做这些单调的工作,以培养出克己的心智。如果最初无法培养这种克己的心智,渐渐地便难以忍受呆板单调的工作,而一个又一个地调换工作场所,并慢慢地被调到条件差的工作岗位,而逐渐成为无用的人。即便是单调且无趣的工作,也应该学习各种富有创意的方法,使该工作变得更为有趣且富有意义。

上班族而言,最重要的是在年轻时代去体验各种工作,特别是去经历自己所不专长的工作,从而开拓自己所不具备的能力。这是因为,无论是在财务方面所知有限,不善处理人际关系,还是缺乏经营观念或是技术不精等缺点,对一个上班族而言,都将导致难以大展宏图的困境。

心理学点拨

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一个悲观处世的人,一个只把自己的成果当成侥幸的人,不可能成为成功者。成功者同他们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成功者在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后,总是以强烈的进取精神千方百计地去创造条件,去实现目标,从而大大增加了自己成功的机会。即使遇到挫折,他们也会积极进行分析,调整自己的心态,去进行新一轮的努力。而当事情有了进展,他们往往能充分肯定自己的已有成就,并以此来增强自己前进的勇气。

马上把计划付诸实施

当你定出你的明确目标之时,就是你开始运用你个人进取心的时候了,开始执行你的计划,组织你的智囊团。尽管你会发现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你的目标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最重要的是“马上展开”你的计划。

开始一项不甚完全的计划,总比拖延行动要好得多,“拖延”是你发挥个人进取心的大敌。如果你一开始就让拖延变成一种习惯的话,那么它必将蔓延到日后你的每一项行动中。尽一切努力使你的计划付诸实现,并从错误中学习经验。别理会那些说你的行动是自毁前程的人的话。当初卡内基决定将钢铁的单价从每吨140美元降到20美元,以此作为他进入钢铁业的目标时,曾受到许多人的嘲笑。而当卡内基达到他的目标时,那些嘲笑他的人连一分钱都没赚到。

如果你需要别人的建议时,就付钱请教一些专家吧!你从同事或朋友那里得来的“免费建议”将和你付出的代价一样,因为这些建议常常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

别让外在力量影响你的行动,虽然你必须对他人的惊讶和你所面对的竞争做出反应,但是,你必须每天以你的既定计划为基础向前迈进。用你对成功的想象来滋养你的强烈的欲望,让你的欲望热情燃烧,最好能烧到你的屁股,随时提醒你不可在应该行动时,仍然坐着等待机会。

每当你完成一件工作时就应进行一番反省:这是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好成绩吗?如何能做得更好?何不现在就使自己更进一步?

无数事实证明,是否能够发挥个人进取心,取决你对于每次机会的觉醒程度,以及你是否在发现机会时立即行动而定。

心理学点拨

个人进取心是一种要求甚多的心理特质,它的实践需要许多心理资源作为后盾,“马上行动”就是集中体现。当你的进取心处于低潮时,不妨以豁达、积极的心态面对,使新的生命力再度发挥出作用。

努力培养工作热忱

热忱是一种神奇的要素,吸引具有影响力的人,同时也是成功的基石。诚实、能干、友善、忠于职守、淳朴,所有这些特征,对准备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更不可或缺的是热忱,它会使你将奋斗、拼搏看作是人生的快乐和荣耀。

发明家、艺术家音乐家、诗人、作家英雄人类文明先行者、大企业的创造者,无论他们来自什么种族、什么地区,无论在什么时代,那些引导着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人们,无不是充满热忱的人。但是,如果你不能使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你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可能沦为平庸之辈。你无法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任何印记;做事马马虎虎,只有在平平淡淡中了却此生。如果真是这样,你的人生结局将和千百万的平庸之辈一样。

在职场中,热忱是工作的灵魂,甚至就是生活本身。你如果不能从每天的工作中找到乐趣,仅仅是因为要生存才不得不从事工作,仅仅是为了生存才不得不完成职责,这样的人注定是要失败的。

当你以这种状态工作时,你一定犯了某种错误,或者错误地选择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在天性所不适合的职业上艰难跋涉,白白地浪费着精力。

这时,你需要某种内在力量的觉醒,你应当被告知,这个世界需要你做最好的工作,你应当根据自己的兴趣把自己的才智发挥出来。事实上,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像今天这样,给满腔热情的人提供了如此多的机会!

热忱,是所有伟大成就取得过程中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它融入了每一项发明、每一幅书画、每一尊雕塑、每一首伟大的诗、每一部让世人惊叹的小说或文章当中。它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很难想象得出,一个对工作没有丝毫热情的人能够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并且创造出好的工作业绩。

人的情绪常处于变化之中,但工作热情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其中融入了你对工作稳定的感情和态度,即使偶尔有不良情绪干扰,但这种对工作的热情不会因此而衰退。使热情发生减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方面是工作能力和工作难度差距较大。如果工作太简单了没有挑战性,激发不起热情;工作太难,能力不够,这种差距容易使人自信心受挫,丧失工作热情。因此,选择与自己能力相符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另一方面认为,工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认识不到工作的真正目的。

工作只是为完成任务,自然少了一份激情,多了一份懈怠。用目标激发热情,可以让工作更富有活力。

还有就是抱着懈怠的工作态度。本来是比较感兴趣的工作,也会因你随便、懒散、懈怠的工作态度而失去热情。消极心态是积极心态的克星,消极情绪滋生,积极情绪则会衰减,这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针对这些情况,应该怎样培养出对工作的热忱呢?

首先,你不要看到这项工作就立即产生厌恶感,并让这种厌恶感蔓延。你应先试着把这种厌恶感扔到一边,尝试做这项工作,慢慢了解工作本身,看能否在工作中找出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一般而言,当你静下心来了解、熟悉工作时,会逐渐产生兴趣。

其次,想办法激发热忱。兴趣不是产生热情的唯一条件,即使你所从事的是你感兴趣的工作,但有时热情也会发生衰减,这就需要在工作中找到适当的方法激发和巩固热情。培养工作的热情,需要一种轻松的心情,如果压力太大,干扰太多,情绪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热情的激发。

最后,对工作的热忱源于对工作的了解。长期的、稳定的热忱来源于对工作本身的热爱,多了解工作本身,了解它的过去、现在,预测它的将来,拓宽你的视野,你发现得越多越深,你对工作的热情就越高。

心理学点拨

热忱是可以分享、复制,而不影响原有的程度,反会增加利润的心理“资产”。你付出得越多,得到的也会越多。当你兴致勃勃地工作,并努力使自己的老板和顾客满意时,你所获得的利益就会增加。

培养乐观工作的情绪

乐观主义是建设性的力量,乐观主义对人就像太阳对植物一样重要,乐观就是心中的太阳,这种心灵中的阳光构筑生命、美丽,促进它范围所及的一切事情的发展。我们的心理能在这种心灵阳光的照射下茁壮成长,正如花草树木在太阳照射下茁壮成长一样。

日本的“水泥大王”浅野一郎,23岁从乡下来到繁华的东京时,看到有人用钱买水喝,感到很奇怪。当时有的人面对此情这样想,东京这个鬼地方,连用点水都要用钱买,生活费用太高了,怕难以久居,于是这样想的人离开东京。可浅野一郎并不这么想,他从这件事中看到了生机:东京这地方,连水都能卖钱!他一下子振奋起来,从此开始他的创业生涯,后来终于成为东京的水泥大王。这就是一位乐观主义者的态度。

那些总是只看到事物阴沉黑暗一面的人,那些总是预测自己可能不利和失败的人,那些只看到生命中丑恶肮脏和令人不快一面的人,将受到致命的惩罚,他们会使自己一步一步接近他们看到和他们担心的那些东西。

乐观主义是工作的力量。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幸福,我们必须努力工作。怎样才能在工作中做到乐观呢?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人为万物之灵,这是因为人具有思维能力,即人所独有的极其复杂、丰富的主观内心世界,而它的核心就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就能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持正确的认识,能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动;就能使人站得高,看得远,做到冷静而稳妥地处理各种问题。

其次,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应该把奋斗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尽量使自己有圆满成目标的可能。这样,你的心情就会十分愉悦。

再次,学会自我调控,排除不良情绪,让自己在愉快的环境中度过每一天。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使人心情开朗,轻松稳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热情与信心。因此生活中应避免不良情绪的发展,遇到不好的事,要换个方法变个方式思考,你将大有收获。

最后,避免郁闷情绪的困扰。向朋友、亲人倾诉,以疏解郁闷情绪。

自我放松,多参加休闲运动。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搞好人际关系,你会发觉你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同时,对世俗复杂环境能避开的就避开,远离小人,不要轻信别人的胡言乱语,要有自己的主见。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能将工作做得更好。

心理学点拨

乐观是心胸豁达的表现 ,乐观是生理健康的目的,乐观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乐观是工作顺利的保证,乐观是避免挫折的法宝。只有乐观的心态,才能吸引那些与成功体验相关的思想;懂得利用乐观主义这一心灵的阳光,才能为我们照亮光明的前途。如果你想获得财富,就不应该继续想着贫穷。

如果你想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不应该想着疾病的身躯。如果你想取得考试的成功,就应该抛弃测验失败的痛苦回忆。

怎样处理工作中的失误

美国一位名叫墨菲的上尉有一个同事,这个同事的运气非常糟糕,墨菲上尉就开了这样的一个玩笑说:“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这个倒霉的同事去做就一定会弄糟。”这句话被很多人传开了,因为大家都认可这样的一个规律:那就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这就是“墨菲定律”。(www.xing528.com)

墨菲定律告诉人们,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一个人的经验有多丰富,大脑有多缜密,错误都会发生。职场中的错误更是常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公司的业务都可以这样界定:公司业务就是反复出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

失误在所难免,但如何处理工作中的失误,这才是更重要的。墨菲定律的积极意义在于提醒人们错误的正常性,处理自己失误的关键一步在于能不能冷静面对。打个比方说,一家速递公司在给顾客递送邮件的过程中,发现不能按时送达,这个失误是必然要产生的。积极的处理方法就是立即给顾客打电话,表示歉意,然后推测出快件到达的大概时间,这样就便于顾客准时安排自己的日常活动,就不至于大为光火。

处理错误一定不能消极,企图掩埋错误,会给自己埋下更多的定时炸弹。可以把错误想象成火,如果在火苗燃起的时候立即灭火,一切都来得及,但是如果等到火势大了,那么灾难性的打击就会出现。

张强是一个工作失误率几乎为零的员工,他和自己对面坐的同事刘泉几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经常看到刘泉接到各部门的投诉电话,不是这里的表格填得不够全面,就是和客户吃饭的时间没有及时汇报。这让张强真的为刘泉捏把汗。

有一天张强好心地建议刘泉,应该重视公司的制度,可以专门在电脑上做一个工作文件夹,把公司的每一条制度全部都列出来,当想要做某项事情的时候,就可以先看一下相关的制度,然后再去行动。拿接待客户来说,既然公司已经要求与客户吃饭喝茶,开发票的时间要和自己公出的时间一致,那么就注意和客户吃完饭离开的时候,马上索要发票。张强还很有经验地告诉刘泉,不要相信餐厅暂时没有发票要下次来取的说法,和他们据理力争一下,老板马上就会把发票开好,双手送到你面前。

听到张强的说法,刘泉感谢了他的好意,但同时也说明了自己如果这样操作是有一定困难的。刘泉的性格本来就偏于外向、爽朗,让他陪客户吃晚饭后,认认真真地去索要发票,他还是时常会忘记。

刘泉对待失误也有自己的解决方法,无论哪个部门来纠正他的失误,他从来不和别人辩解,也不会生气,有时候还开玩笑说:“老弟,我怎么可能故意给你找麻烦呢,给你找麻烦就是给自己找麻烦呀!”一阵爽朗的笑声过后,大家也就不和他计较了。

后来,当出现一些问题,大家开始抱怨是谁出现了细节的失误时,报出刘泉的名字,所有人居然都会嘴角一乐,觉得这个“马大哈”出点问题再正常不过了。

部门重组的时候,上司的安排是让张强继续留在原职,他对面坐的是新来的员工,上司这样安排是希望张强的谨慎可以教会新员工少犯错误。

但是对于刘泉的安排,却让张强大跌了眼镜。

刘泉谈下了几个重要的客户,给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刘泉还永远摆脱了那些容易犯错误的环节,因为公司给他成立了一个新部门,他就是新部门的上司,不再受制于烦琐的流程。对于这样的安排,张强本以为同事们会心存不满,这样一个“小错不断”的人居然做了上司!

上司宣布这个安排的时候,大家给刘泉的是热烈的,发自内心的掌声。

这个故事重要的一点是,对待任何错误的态度,无论错误大小,都不能狡辩,更不能推卸责任,否则再小的错误也会因为不当的举措,而酿成大错。在自己没有给公司创造巨大的、让老板觉得你独一无二的价值之前,要清扫死角,消除不安全隐患,降低工作失误概率。

心理学点拨

如果你的周围,有一个零失误的同事,想想看,他就会成为你的魔障;如果你的旁边坐了一个完美的同事,他可能就是你内心的地狱。所以,任何一个人对待自己都不能过于苛刻。如果天天做的都是警惕犯错误,那么就没有精力去更好地思考本职工作,要知道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不要冒险换行工作

最初找工作,也许你只是为了生活,想赚两个面包钱暂时屈就,满以为“行业轮流转,不行咱就换”,但是一旦踏入那行,你很可能就出不来了。随意换行工作,其实是职场生存的最大忌讳之一。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工作行业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千万要谨慎选择,别以为入错了也不要紧,换行就行,事情并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

据报载,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在一家运输公司做搬运工做了十几年。

这个报道确实有点令人吃惊。当记者采访他时,那位大学毕业生解释说他当年从学校毕业,一时找不到工作,便经人介绍到运输公司当临时工,赚点零用钱。没想到工作一段时间后,因为他已习惯了那个工作和周围的环境,也就没有积极去找别的工作,于是一做便是十几年。年近40岁的他也不想换工作了。他说:“换工作,谁会要我呢?我又有哪些专长可以让别人用我呢?”

看了上面的例子,也许有人会说:“换行有什么难?说换就换呗!”或许你是可以说换就换的人,但事实上绝大部分的人都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一个工作做久了,习以为常了,加上年纪渐大,有了家庭负担,就很难有勇气去面对新的行业了。

此外,因为换行要重新开始,有人怕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也有人心志已经磨损,只好做一天算一天,有时还会扯上人情的牵绊、恩怨的纠葛,种种复杂的原因,让你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

古话说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业并没有好坏之分,那为何我们又提醒人们“千万别入错行”呢?

这其实是在提醒大家,找工作一定要擦亮眼睛,找合适你的工作,找你喜欢的工作,找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千万别因一时失业,怕人耻笑而勉强去做自己根本不喜欢的工作。

人总是有惰性的,不喜欢的工作如果做习惯了,就会被惰性套牢,不想再换工作了。这样日复一日,转眼三年五年过去了,那时再想转行,就更不容易了。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重视,入行找工作千万别涉入非法行业,这种行业有可能让你一夜暴富,但事实上是在火中取栗。良心的谴责、法律的制裁,即使不吃牢饭不送命,也要被人看不起。浪子回头金不换,但谈何容易,大部分人都因为“黑饭”吃惯了,最后还是回到本行。

如果你真的“入错行”,也有心转行,那么就要铁了心,毅然决然地转行,否则岁月是不饶人的呀!

不过,在转行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你的本行是不是已经没有发展前途了?同行们如何看待?专家的看法又如何?经过反复对比、衡量,如果真的已无多大发展前途,你就要另找出路。

第二,你是否真的不喜欢这个行业?这个行业是否根本不能让你的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如果你觉得已经是阻碍你前进的绊脚石时,换句话说,你觉得越干越没趣,越干越痛苦时,就尽快另辟蹊径。

第三,对将要转到的行业,你是否有个充分的了解?你的能力在新的行业是否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决定改行前,你一定要对新行业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而不是急着要逃离本行。

第四,转行之后,你肯定会有一个适应阶段,甚至可能产生经济困难,影响你和家人的生活,你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转行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在转行期间,由于对新行业的业务不太熟悉,可能会很长时间适应不了新工作。因此,必须要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

当然,话得说回来,我们并不是教你委屈自己死守本行,只是提醒你转行的风险很大,需要有坚定的决心和非凡的魄力,否则,你一生的希望和幸福可能都会毁在这上面。所以,最好不要轻易换行,尤其不能听别人说哪个行业好,就嫌弃自己的本行!这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态会让你一辈子都难以安定,一辈子都难以获得成功!

心理学点拨

职业规划是建立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之上的。否则,任何看起来很美的职业规划终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找工作或改行之前,最好先做个职业定位和规划,不要乱改行,以免越改越乱,越乱越改。如果新工作和以往形成的能力优势是联系着的,就不必放掉原来的能力优势又重新培养新的能力。

怎样提高工作效率

在职场上,能否提高工作效率,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每个人的工作要想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都必须过提升效率这一关。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在做一项工作时,往往是在刚刚开始做和即将完成时的速度比较快,而且心情愉快、几乎无疲劳之感,但是,在中间的一段时间里,操作速度会明显变慢,且疲劳之感异常强烈。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心理学家在经过一番深入研究后,揭示了这种现象背后的生理和心理原因。他们把工作进程划分为达到最高产量前的产量递增阶段、产生疲劳时出现的工作减量阶段、预知工作即将结束时的完工突击阶段。

这个理论并不难理解,我们就以“朝九晚五”的工作进程来说明这个理论。

在开工阶段,我们经过一晚上的休息,早晨来到工作地点即将开始工作时会感到精力充沛。这时,我们的感知、思维和操作能力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在经过比较短时间的适应工作环境后,工作效率会稳步上升。直至中午12点左右,这段时间,工作效率将达到全天的最高水平。

据心理学家分析,这一阶段工作效率高,除了生理方面的原因外,还可能是由于我们主观意识上的这种想法:“任务是不会减少的,与其到下班时赶着完成,还不如趁着一开始精力充沛时就多干一些。”因此,也会在一开始工作时干劲十足。这就是工作进程为达到最高产量前的产量递增阶段。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量的递增,我们的操作便进入了工作进程的第二阶段,即产生疲劳时出现的工作减量阶段。由于经过了前一阶段的体能和脑力消耗,疲劳感日益加重,意志紧张也开始逐渐减弱,这时,工作能力便会开始走下坡了,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工作效率上不去,也同样会导致注意力分散,因此差错率也就越大,从而导致操作中不得不时常中途停止。这又进一步导致了时间的浪费、工作效率的下降。

在这个阶段中,虽然有吃午饭的间歇,但是这短暂的休息并不能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这是因为吃饭时间太短,并且吃饭时大量的血液参与消化过程,使肌肉和大脑的供血相应减少,更影响了体力和脑力活动水平。

因此,这一阶段的工作量减少、工作效率低下,差不多要持续到下午三点钟左右。

等这一段时间过后,也就是从三点钟左右开始,便进入了工作过程的最后阶段。这时,工作效率开始逐渐回升,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钟左右。这是因为出现了短时间的掩盖疲劳效应,因为我们意识到即将迎来下班的时间,我们马上就会结束这一天的疲劳和束缚了,因此身心受到鼓舞,心情开始兴奋。这种兴奋掩盖和抑制了工作的疲劳,因此,工作效率便出现了一天中的第二次上升。

这个阶段之所以效率高,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要抓紧把当天的任务完成。因为这已经是完成任务的最后时间了,今天完不成,就得推到明天了。这时的我们就好比是长跑运动员,虽然快要筋疲力尽了,但是由于终点就在眼前,所以会拼尽全力完成最后的冲刺,因此,速度就会加快。

两头快中间慢现象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是指生活的松紧与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因为人体不是永动机,没有谁能够持续保持高昂的状态,要想使工作更有效率,就得保证精力充沛。因此,在工作或学习时,都不能搞疲劳战术,而应适当地放松自己的大脑,适当给身体的各个零件一个松弛的机会,因为会松弛才会紧张。

我们所要注意的就是,要弄清楚自身什么时候是精力充沛的,什么时候会感到疲乏。当生理上精力充沛、头脑活跃时,就要好好利用这个时机尽量多地做事。而一旦感到疲劳、思维迟缓时,就干脆停下一切工作去休息调理,休息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体力和脑力的恢复,从而使人能够以最高的效率投入到下一个阶段。

针对上述情况,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休息方式就是午休。现在的许多公司都会把中午休息的时间定得稍微长一些,目的就是使员工得到更充分的休息,为下午更投入地工作养精蓄锐。

除了身体功能方面的原因外,工作效率低下还有其他因素,这里总结了六条:

一是工作指导思路变化。一件工作,领导一开始让你这么干,但随着事情的变化或领导思路的变化,不久又让你那么干,原来做的无效了,效率当然就低了。

二是培训不够,业务水平与承担的工作不相符。没有金刚钻,但让你做瓷器活,当然做不好。不过也没办法,新公司、新人员,大家来的都不长,很成熟的人到此地的时间也很短,基本属于学中干,干中学的状况。

三是突发工作多。你正在干一件事,又突然来了新任务,常有顾此失彼之感。

四是上下游流程配合不够。过多的约束,较少的配合,再遇上个把难缠的,任何一个环节压一点时间,想快都不成。

五是工作安排不合理。时间不合理、任务性质不合理等,虽然是领导安排不当,但归根到底是你自己没合理安排工作。领导不会错,还是你的错。

六是缺乏工作热情。员工不可能天天都跟上满的发条似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不起来,当然也就干得慢了。

那么,究竟用什么方式和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呢?这里向大家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把所有工作划分成“事务型”和“思考型”两类,分别对待。

“事务型”的工作不需要你动脑筋,可以按照我们制定出来的流程做下去,并且坚持做好,不中断;“思考型”的工作则必须集中精力,一气呵成,而我们所说的工作效率更多的也在这一点中体现。

对于“事务型”的工作,你可以按照计划在任何情况下顺序处理;而对于“思考型”的工作,你必须妥善地安排时间,在集中而不被干扰的情况下去进行。对于比较复杂的工作,不要匆忙地就做,而是先想,想好具体的步骤和细节处理。当你的思考累计到一定时间后,再安排时间集中去做,你会发现,成果会不用费力,自动达到预期目的。

(2)每天定时完成日常工作。

大家每天都需要做一些日常工作,以和别人保持有效的沟通,或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这些常规的工作如果不小心对待,它们可能随时都会干扰你的工作,使你无法专心致志地完成别的任务,或者会由于你的疏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工作效率低下就是因为某些日常性的工作没有合理的安排和处理到位,没有合理的工作安排!

处理日常工作的最佳方法是定时完成,在每天预定好的时刻集中处理日常事情,并且坚持都安排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全力解决。只有这样工作,处理事务的效率才会提高,并且不会给你的其他工作带来困扰。

(3)列出工作计划,并且用明显的方式提示你完成的进度。

记住,工作计划必不可少!这种计划并不是为了向上级汇报,也不是为了给自己增加压力,而是为了让你记住有哪些事情需要去做,而不是被无形而又说不清楚的工作压力弄得头昏脑涨,烦躁不已。

首先,在每周的开始列出本周的计划,并在具体的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工作或是根据计划的改变完成工作任务。然后,每天早上列出时间表,从周计划中选择出当天想做的事,并安排具体时间去完成。这张时间表应该随时在你身边,一抬眼就能看到,它将随时告诉你下一步工作的内容!最后,必须进行工作计划的总结,把自己做完的事进行记录!这样有助于养成良好执行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4)工作成果共享。

我们经常在工作中发现,因为彼此间的沟通不到位,使有些工作出现链接断层和重复劳动。将彼此的工作成果共享,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日常的工作中,各相关人员和部门之间应该细致地进行工作沟通,将手上完成的、对其他部门有价值的工作成果进行分享,从而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执行力。

(5)了解你自己工作的全部。

让自己了解工作的全部有助于对工作的整体把握。我们可以更好地将自己的工作与同事的工作协调一致。如果在工作中出现意外情况,必须学会及时上报,让领导明白自己的工作进度和完成情况,使领导可以根据全局情况,做出机动处理,从而提高全公司的工作效率。

所以说,若要改变自己、改变公司的工作现状,提升工作效率,强化执行力,就应该从现在开始。按照以下的要求来做,并且要做到贯彻于工作始终,必能收到理想效果。

建立工作列表,随时记下要做的工作,办完后注明结果;区分轻重缓急,先做重要的事情,注重效率更注重效果;设置并重视完成期限,成为对自己的承诺;明确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工作环节细分;碰到阻碍及时上报,减少工作拖沓的概率。

心理学点拨

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一个人能力的强弱,而能力的强弱则主要取决于心理素质的高低。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培养与训练。如果我们了解了自己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合理地调整和改变自己,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