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兵学通史:稳固防守,守中有攻,防御中的反击

中国兵学通史:稳固防守,守中有攻,防御中的反击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践证明,在守城作战中实施片面防守是不可取的。只有在稳固防守的基础上守中有攻,寓反击于防御之中,攻守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双方兵力悬殊的态势下,李光弼并没有消极防守,而是灵活采取袭击战、地道战等多种作战手段,主动出击,积极有效地打击敌人。李光弼获悉后,派遣人马在半途截击,烧毁了安军所运送的攻城器具。二是分兵出击,将出击部队分成多股精锐小分队,多道出击,使敌防不胜防。

中国兵学通史:稳固防守,守中有攻,防御中的反击

孙子提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137],深刻揭示了攻与守的关系。能否正确处理攻守关系,直接影响攻守城作战的结果。隋唐战争指导者善于灵活转换战法,攻守进退裕如,尤其在面对强敌攻城之时,注重凭城坚守,抓住有利时机大胆反击,有效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在被动防御中逐步扭转局势。实践证明,在守城作战中实施片面防守是不可取的。只有在稳固防守的基础上守中有攻,寓反击于防御之中,攻守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李光弼指挥的太原之战是积极守城作战的典范。当时,据守太原的唐军不足万人,而安军派出四路兵马合围太原,合计十万大军。在双方兵力悬殊的态势下,李光弼并没有消极防守,而是灵活采取袭击战、地道战等多种作战手段,主动出击,积极有效地打击敌人。首先,在安军围城之前,他组织军民在城外挖壕沟,构筑坚固堡垒,加大防御纵深。其次,安军在攻城不下后,派人秘密从外地迎取攻城器具。李光弼获悉后,派遣人马在半途截击,烧毁了安军所运送的攻城器具。再次,李光弼借助地道伺机主动出击。唐军实施诈降之计,在对手放松戒备之时,将地道挖到敌营之下。等到安军准备接受唐军投降时,藏在地道中的唐兵趁机撤去撑木,安军大营突然塌陷,“死者千余人,贼众惊乱,官军鼓噪乘之,俘斩万计”[138],唐军歼敌万余人。最后,当史思明从太原撤走之后,李光弼趁安军人心不稳之际,率领敢死之士主动出击,大败蔡希德军,最终取得了太原之战的胜利。(www.xing528.com)

雍丘(今河南杞县)、睢阳(治今河南商丘南)之战也是唐代城邑坚守防御作战的成功战例。张巡指挥将士英勇抗击安军,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情况下,坚守睢阳长达十个月,“前后大小战凡四百余,杀贼卒十二万人”[139]。在坚守防御作战中,张巡注重以攻为守,攻守结合,主动出击,常能以少胜多。至德元载(756),安军4万人围攻雍丘,唐军人心惶惶。张巡临危不乱,认为“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今出不意,可惊而溃也,乘之,势必折”[140]。于是,他亲率1000人马开城出击,直冲敌阵。安军没有做好准备,被唐军杀得大败而逃。至德二载(757),安军进攻睢阳,张巡率兵出城作战。对手见唐军兵少,以为不堪一击。张巡亲执战旗冲击敌阵,将士一拥而上,安军大败。唐军乘胜追击数十里,斩杀敌将30余人、士卒3000余人。当对手有所提防后,张巡善于运用谋略,以计诈敌,以此创造良好的战机,而后再伺机而动,突袭制胜。同年五月,安军将领尹子奇增兵围攻睢阳城。到了夜间,张巡命部属在城内鸣鼓整队,安军以为唐军要出城偷袭,通宵戒备,严阵以待。天亮以后,城内偃旗息鼓。安军派兵登上飞楼俯瞰城中,看见城内没有动静。于是,彻夜不息而困乏不堪的安军士卒解甲休息。趁对手休息之时,张巡率军突然出城袭击,安军猝不及防,阵营大乱。唐军“斩贼将五十余人,杀士卒五千余人”[141],安军败退。张巡在守城战中所采取的主动出击行动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身先士卒,带头冲锋陷阵,以个人的英勇气概激励将士奋勇作战,具有极大的感召力,经常能一举冲垮敌阵。二是分兵出击,将出击部队分成多股精锐小分队,多道出击,使敌防不胜防。在睢阳之战中,张巡、南霁云、雷万春等10余名将领各率50名骑兵,出城突袭安军,大败对手。三是兵不厌诈,示形欺敌。张巡在防守雍丘之战中,命人扎草人着军服,夜间缒城,安军以为唐军出击,万箭齐发。几次之后,安军发觉上当,对缒城者不再射箭,也不加戒备。张巡精选骁勇善战者在夜间缒城而下,突袭敌营,大获全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