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兵学通史: 地缘战略指导及发展历程

中国兵学通史: 地缘战略指导及发展历程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渊集团完成统一大业固然有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的因素,而对地缘战略的成功运用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李渊具有清醒的地缘战略意识,认识到在群雄争霸、逐鹿中原之时,不宜过早卷入其间,而应暂时采取观望的态度,保持超脱的地位,耐心等待有利时机。李渊紧密联系当时关中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做出了乘虚袭取关中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就是由李渊亲自制定的“据险养威”战略。

中国兵学通史: 地缘战略指导及发展历程

李渊集团完成统一大业固然有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的因素,而对地缘战略的成功运用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李渊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从自身力量弱小的现实出发,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深入分析天下地缘格局,并充分利用这一格局中有利于己的稍纵即逝的机遇,及时把握有利形势,乘虚入关,抢先占领具有极大政治号召力的长安;之后又利用关中的地缘优势,分兵略地,深根固本,最终一统天下。

(一)正确选择战略方向,不守一隅,谋取地利

若要考察李渊在太原起兵的原因,必须先分析当时的地缘格局。

就太原而言,位于汾水上流,地处太行山黄河之间,“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19],占有极大的地利之便,是夺取中原的必争之地。隋朝也十分看重其军事地位,将它作为北方重镇,在这里储存的布帛粮谷可供十年之用,但它同时又是一个四战之地。此时李渊集团面临的形势是:北有突厥刘武周;东有窦建德、罗艺;南有李密、杨侗、王世充;西有梁师都、薛举、李轨等。当此地缘背景之下,太原不足以抵御四面强敌。若李渊只是单纯割据太原,自成独立王国,则其只能苟延残喘,不能有更大的作为。

就全国而言,当时的形势错综复杂,具有较大影响的农民起义军主要有三支,分别是中原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同时许多大贵族官僚、豪强地主纷纷脱离隋王朝,各农民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南北呼应,使长安、洛阳江都成为三个互不相连的孤岛。李渊若想代隋而立,创建李唐王朝,就必须摧毁旧隋权力机构及有生力量,尤其要首先打击隋朝上层统治阶级,以灭敌人之威风、长自己之气势。李渊的战略进攻方向有三种选择:一是长安。尽管隋炀帝及大部分朝廷官员不在长安,但它仍是名义上的京城,具有很大的政治意义。二是洛阳。这里集中了隋朝的主力部队,是其精锐所在。三是江都。隋炀帝及多数朝臣悉集于此,若能擒贼先擒王,则其影响自不待言。

李渊显然认真考察了全国的地缘格局及太原的地缘处境。正是结合地缘格局之深刻分析,李渊在制定和实施整体战略时才避免了失误,使其更加稳妥可行。在三个战略方向上,李渊否定了后两个方向,选择了西入长安的战略进攻方向。其时,李密领导的瓦岗军长期在中原活动,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在中原一带拥有强大的势力。李渊若南下中原攻打洛阳,则无异于自投罗网。史载:

渊以书招李密。密自恃兵强,欲为盟主,使祖君彦复书曰:“与兄派流虽异,根系本同。自唯虚薄,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所望左提右挈,戮力同心,执子婴于咸阳,殪商辛于牧野,岂不盛哉!”且欲使渊以步骑数千自至河内,面结盟约。[20]

李渊又修书一封给李密,并说“天生烝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21],言下之意是李密日后要当天子。李密得书非常高兴,以书示左右曰:“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22]李渊的卑辞推奖、坐观虎斗之策略取得了极大成功。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李渊具有清醒的地缘战略意识,认识到在群雄争霸、逐鹿中原之时,不宜过早卷入其间,而应暂时采取观望的态度,保持超脱的地位,耐心等待有利时机。

李渊弃太原而西入长安,不偏守一隅而放眼全国,这也显出他深远的战略眼光。当然他也并非将太原拱手让人,仍然重视其作用,令四子李元吉镇守,承担后勤补给任务,为自己源源不断地输送人力、物力。

李渊起兵太原绝非贸然行事,而是立于对天下大势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并进行深入的地缘分析,做出了正确的战略方向选择,为乘虚袭取关中奠定了基础。

(二)乘虚袭取天下要害,据险养威(www.xing528.com)

关中自秦以来,开始成为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这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关中地区四周山水拱卫,地形完固,自古即被称为“四塞之国”;同时还是隋朝的都城长安所在地,乃当时天下之要害,又兼人口众多,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除此之外,关中还是当时实力并不强大的李渊集团能够全力夺取的地区。在群雄逐鹿中原之际,隋军在关中的守备空虚,易于李渊集团乘虚袭取,而洛阳隋军遭瓦岗军围攻,也无力西顾。李渊起兵河东,地近关中,便于入据,而当时关中隋军兵力空虚,外无救援,又给李渊以入据的良机。就李渊集团的势力而言,要想在中原战场击败包括李密、窦建德在内的对手,也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寻找一个易守难攻的根据地以逐步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关中正好符合一个优良根据地的基本条件。从地缘上讲,它北托长城,西依陇右,东阻潼关,南靠秦岭,既可避开突厥的威胁,又可不过早地与瓦岗起义军、窦建德起义军冲突,易于实现这一阶段的战略目的。因此,对李渊集团而言,夺取关中既便于代隋而立,又利于东向以争天下。李渊紧密联系当时关中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做出了乘虚袭取关中的重大战略决策

其实早在入关之前,李渊对此就有一个全盘打算。据史记载,他得到李密的回信后曾说过以下一段话:“密妄自矜大,非折简可致。吾方有事关中,若遽绝之,乃是更生一敌;不如卑辞推奖以骄其志,使为我塞成皋之道,缀东都之兵,我得专意西征。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徐观鹬蚌之势以收渔人之功,未为晚也。”[23]从中亦可见李渊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时的全国斗争形势及地缘格局,尤其看到了关中独特的地缘优势,定下了进据关中之策。

隋炀帝南巡江都后,关中地区力量空虚,京师及周围地区的军事力量很弱。为此,隋末几支势力都曾想一举进占关中,达到号令天下的目的。但是后来除了李渊以外,其他集团均为眼前小利所惑,留恋于一时一地的利益而在其他地方攻城略地,无暇顾及于此。唯有李渊集团从举兵之初起,便牢牢把握住这个战略目标,冒着丢弃晋阳根据地的危险,毅然进军关中。这就是由李渊亲自制定的“据险养威”战略。

对李渊集团来说,进军关中既是一步险棋,又是一步赢得成功的妙棋。这里既存在有利因素,隋朝并未在李渊集团进军沿途部署隋军主力;同时也存在不利因素,李渊集团进军途中有黄河天堑阻隔,一旦出兵,还要防备突厥乘机袭取后方以及瓦岗军从河南抢占关中。这时的瓦岗军有数十万之众,兵力明显强于李渊。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李渊采取了几项措施:一是与突厥修好,订下盟约并向其借兵。二是主动修书李密,承认李密的盟主地位,以此赢得李密的信任,隐瞒了自己的企图。三是在进军关中过程中强调快速机动,以速度来弥补军力不足的缺陷。从整个进军过程看,李渊的作战指导方针是能绕则绕,能打则打。霍邑之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霍邑距晋阳很近,东逼晋阳,西屏河东,且有隋将宋老生的3万精兵盘踞于此,不得不除之。

河东之战是一场关键战役,也是进军关中的一个转折点。当时李渊集团内部对于打河东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以裴寂为代表,认为“屈突通拥大众,凭坚城,吾舍之而去,若进攻长安不克,退为河东所踵,腹背受敌,此危道也。不若先克河东,然后西上。长安恃通为援,通败,长安必破矣”[24]。另一种意见以李世民为代表,认为“兵贵神速,吾席累胜之威,抚归顺之众,鼓行而西,长安之人望风震骇,智不及谋,勇不及断,取之若振槁叶耳。若淹留自弊于坚城之下,彼得成谋修备以待我,坐费日月,众心离沮,则大事去矣”[25]。李渊对这两种意见采取兼顾折中的办法,留小部兵力监视、阻击河东隋军,亲率主力进军关中。这一战略决策有力保障了李渊集团原定的“乘虚入关”方针的顺利实施。因为形势变化很快,稍有迟疑,能否顺利入关即成问题。因而这一决策既着眼于进军速度,又考虑了后背的安全,是较为稳健的方案。后来李渊集团进展顺利,很快占领了长安。

(三)分兵略取周边地区,巩固关中,深根固本

李渊入据关中后,当时的形势是:刘武周盘踞于北,薛举集团窥伺于西,梁师都在朔方,李轨在武威,对关中都构成一定的威胁。但若进一步进行分析,刘武周远在马邑,且有李元吉在太原对他进行监视,一时不致为患;朔方梁师都想勾结突厥进犯关中,因李渊以金币贿赂突厥而未实现;对李轨则采取安抚策略,争取其中立;对关中威胁最大的乃是薛举集团。李渊到长安尚不及一个月,薛举就曾进攻扶风,被李世民击退。面对这一形势,李渊及时应变,定下了先巩固关中、打击关中周围割据势力的战略方针。

当时客观上有不少因素有利于李渊集团巩固关中。比如陇西、凉州各割据势力画地为牢,无视长安;瓦岗军专心在中原扩张势力范围而无意西向;东都隋军主力对李渊军不甚重视;等等。

为巩固关中,扩大地盘,李渊派刘文静出潼关略取新安(今河南新安)以西地区;派郑元寿、马元规等略取南阳、荆襄地区;派李孝恭略取汉中、巴蜀地区。当然,他派遣李世民率军平定薛举集团乃是最具战略意义的行动。李世民采取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作战策略,最终击败了薛军。浅水原之战的胜利,使陇右地区尽为李渊所有,既巩固了关中,又扩张了势力,消除了西顾之忧。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四月,突厥唆使刘武周向唐发动进攻,袭陷榆次(治今山西晋中市榆次区)。此时,易州(治今河北易县)起兵将领宋金刚被窦建德起义军战败,投靠刘武周。刘武周令宋金刚进攻太原,之后李元吉放弃太原逃至长安,关中震动,河东有尽失之可能。在这一形势下,唐廷就河东问题产生了“争”与“弃”的分歧。李渊认为:“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26]李世民不同意这种消极主张,上表说:“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富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愿假臣精兵三万,必冀平殄武周,克复汾晋。”[27]李渊同意了李世民的意见,尽发关中兵,令李世民统率征讨刘武周。河东决策是事关全局的一项重要举措。显然,李渊在此问题上没有从战略全局着眼。如果放弃河东,宋金刚引兵西向,唐不但无法东向以争天下,关中一旦失去河东屏障,也势难巩固;只有收复河东,巩固关中,才能贯彻原定统一的战略方针。幸好李渊善于采纳良策,认真听取了李世民的意见,及时修正决策,保证了战争的顺利进行。李渊集团采取多种举措,全力巩固关中,基本上达到了“深根固本”的目的,为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