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若弼出身将门,父亲贺若敦是北周颇有名气的将领。贺若弼为人慷慨英武,“有大志,骁勇便弓马”“有重名于当世”[46],史称“其俶傥英略”[47]。他在隋灭陈统一战争中善于谋划,尤其擅长示形造势,注重心战,在指导隋军作战过程中强调正确选择主攻方向,攻虚击弱,战而胜之。在灭陈之战胜利后的第六年,贺若弼将自己战前提出过的平陈策略进行了一番整理,以“御授平陈七策”之名上奏朝廷。其内容如下:
其一,请广陵顿兵一万,番代往来。陈人初见设备,后以为常,及大兵南伐,不复疑也。其二,使兵缘江时猎,人马喧噪。及兵临江,陈人以为猎也。其三,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买弊船五六十艘于渎内。陈人觇以为内国无船。其四,积苇荻于扬子津,其高蔽舰。及大兵将度,乃卒通渎于江。其五,涂战船以黄,与枯荻同色,故陈人不预觉之。其六,先取京口仓储,速据白土冈,置兵死地,故一战而克。其七,臣奉敕,兵以义举。及平京口,俘五千余人,便悉给粮劳遣,付其敕书,命别道宣喻。是以大兵度江,莫不草偃,十七日之间,南至林邑,东至沧海,西至象林,皆悉平定。[48]
在这篇策对里,贺若弼着重从积极有效备战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在战前欺敌误敌扰敌提出了具体举措,包括在战略主攻方向广陵、扬子津实施一系列示形惑敌的行动,夺取战略物资仓储,组织开展优待俘虏、舆论攻心等心战工作。[49]在平陈之战的实际备战和战争过程中,贺若弼基本上贯彻了上述七策中所提及的各项举措,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结合其作战实践,对贺若弼的作战指导做以评析。当然,部分作战指导思想未出现在“御授平陈七策”中。
首先是主张在战前示形误敌,隐蔽己方真实意图,为后续军事行动创造条件。孙子提出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50]等一系列示形之策,主张“形之,敌必从之”[51]。杜牧注曰:“言我强敌弱,则示以羸形,动之使来;我弱敌强,则示之以强形,动之使去。敌之动作,皆须从我。”[52]杜牧的注释基本上把握了孙子思想的要义,即通过向敌方传达虚假信息,制造假象,以此来欺骗、麻痹或调动敌人,导致其做出错误的决策。后世兵家也就此展开深入研讨,极大地丰富了“示形”的兵学意蕴。(www.xing528.com)
贺若弼深刻领悟了先秦以来兵家所阐述的示形思想,并将其巧妙运用于实践之中,成功地对陈朝实施了示形误敌之计。在筹备灭陈统一战争过程中,贺若弼被隋文帝委任为吴州总管,出镇广陵(今江苏扬州)。上任伊始,为了麻痹陈军,他命令沿江戍军每次换防都大列旗帜、帐幕,并且沿江射猎,人马喧哗,做出准备渡江的架势,但是等到陈军调兵遣将准备防守的时候,隋军就马上收兵。如此反复多次,陈军习以为常,逐渐丧失了警惕。隋军向陈军真正发起攻击时,陈军却毫无准备,只得束手就擒。为了筹措用于日后渡江作战所需的足够战船和运输船,贺若弼采取了贸易获取的方式。隋朝的马匹较多,而陈朝则有大量船只,贺若弼以战马同陈朝交换船只,把许多基本丧失作战能力的战马淘汰后卖到江南,再从江南买回船只,提前为渡江战役做准备。为了防止对手产生疑心,他将买回的好船停泊在扬子津,将这些船涂成黄色,远看如同枯草,并在船只停泊的滩头附近堆满高高的芦苇,以遮掩这些船只。与此同时,他把一些破旧的船只停泊在长江北侧,造成隋军缺乏战船的假象。贺若弼通过多种示形手段,达到了误敌的目的,使敌产生了错觉,放松了戒备,为隋军而后出其不意地发起渡江作战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是实施心战,争取民心,瓦解敌军。贺若弼在发起渡江之战后,严明军纪,信赏明罚。其间有一名军士到百姓家买酒喝,违犯了军令,贺若弼立即下令按军法处死,全军将士做到了“军令严肃,秋毫不犯”[53]。贺若弼在战争中还执行了优待战俘的政策。优俘政策属于心战的一项内容,以此可以瓦解敌方军心士气,同时还可以壮大自己的力量。优俘政策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尚书》所载,周武王伐纣之时已经有了优待俘虏的政策。《牧誓》曰:“弗迓克奔,以役西土。”[54]指出不要杀掉殷商军队中前来投降的人,以便使这些人为我们服务。孙武提出要优待战俘,明确指出“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55],从而在削弱敌人的同时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吴起指出战争中敌方如有请降的,应允许并安抚他们。《荀子》主张“服者不禽”“奔命者不获”[56],即不逮捕降服的敌人,不以俘虏身份对待归顺者。《司马法》提出要优待俘虏,不杀降卒,“敌若伤之,医药归之”[57],从而最大限度地瓦解敌人的军心士气。《武经总要》主张“凡得庄口,无问逆顺,皆不得辄杀,以招来者”[58],强调一律不得任意杀戮战俘,吸引敌军来降,以此来瓦解敌人。何守法提出“示以俘囚则气夺”[59],以此瓦解敌军士气。《草庐经略》指出“杀降之戒,尤应书绅,杀降不武,无以劝来”[60],认为杀戮投降者不符合武德,不能使人诚心归附,也不能规劝其他人前来投降;主张对于“非正战”者采取“犒而遣回”的办法,以此“彰吾大德,释彼战心”[61],即目的在于瓦解敌人的斗志。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优待战俘的事例不胜枚举。晋元帝大兴三年(320),东晋名将祖逖率军攻取石勒,十分重视感化对手的军士民众,宽待战俘,对石勒降卒皆厚待遣归。因此,石勒军民“咸感逖恩德”“归附者甚多”[62],为祖逖顺利收复黄河南北失地创造了有利条件。贺若弼也非常注重优待俘虏,在京口之战中俘虏了陈军士卒六千余人,经过抚慰后全部释放,给其发放盘缠返乡,并让他们沿途散发安民告示,极力争取民心。此举果然收到了显效,既感化了俘虏,笼络了人心,又利用战俘遣返回乡,向江南军民宣传了隋朝的怀柔政策,助长了隋军的声威,动摇了对手的民心士气。贺若弼率部所到之处受到民众欢迎,陈军“望风尽走”[63],极大地加速了战争进程。
最后是在战略决战中善于攻虚击弱。贺若弼率军渡江后进展神速,很快就抵达陈朝首都建康城东的钟山(今江苏南京紫金山),屯兵钟山南麓的白土冈附近。陈后主不懂军事,却自作主张,命令萧摩诃、任蛮奴、鲁广达等将领组织抵御,强令陈军自白土冈向北布成一字长蛇阵,南北绵延二十里,企图阻击隋军的进攻。孙子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陈军的排兵布阵犯了兵家大忌,在长达二十里的宽大正面部署兵力,势必会出现防不胜防的状况,容易给对手提供空隙,且首尾不能相顾,极大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此外,陈后主将主要兵力投入东战场,集重兵于白土冈,相形之下,其他方向的兵力非常虚弱,从而为之后韩擒虎率军趁虚从南面顺利攻入建康创造了有利条件。就此而言,陈后主没有听取作战经验丰富的前线将领意见,自行其是,犯下了孙子所谓的“乱军引胜”的错误,即“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64]。贺若弼望见陈军布阵,率军冲向对方长蛇阵的南端,遭到陈军鲁广达部的顽强抵抗,隋军初战受挫。贺若弼在失利后及时总结教训,决定调整主攻方向,采取攻虚击弱原则,集中兵力打击陈军兵力薄弱的长蛇阵的北端,取得了作战的胜利。一战而及其余,贺若弼一鼓作气,指挥军队彻底摧毁了陈军的一字长蛇阵,歼灭了陈军的有生力量,为隋灭陈统一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