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兵法:领袖需要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用兵策略

中国古代兵法:领袖需要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用兵策略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兵家向来重视“致人而不致于人”,也就是在战争中要争取主动,避免被动。《尉缭子》提出“善用兵者,能夺人而不夺于人。夺者,心之机也”[10],强调夺取主动权是用兵者的基本指导思想。李靖在书中提出的奇正、虚实、攻守等,都是为了实现“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目的。

中国古代兵法:领袖需要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用兵策略

“致人而不致于人”是《孙子兵法》关于争夺战争主动权的思想观点,原文是“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6],意即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能够调动敌人而不受敌人的摆布。这里虽然没有明确争夺战争主动权的概念,但实质上谈的是争取主动问题。放眼观之,大凡中国古代兵学思想的重要命题,诸如知彼知己、因势定策、伐谋伐交、兵不厌诈、出奇制胜等,几乎都是围绕着“致人而不致于人”,即夺取战争主动权这一根本宗旨而提出和展开的。

中国古代兵家向来重视“致人而不致于人”,也就是在战争中要争取主动,避免被动。“致人”贵在争取先机之利。《左传》指出“宁我薄人,无人薄我。……《军志》曰‘先人有夺人之心’,薄之也”[7],认为宁可让我先进攻敌人,不要让敌人先进攻我,先发制人可以打击敌人的军心士气。孙子指出“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8],即前者居于主动地位,而后者居于被动地位。在古往今来的战争中,胜者与败者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主动权的得与失。孙子考察了“先”“后”这对矛盾在战争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把先发制人、争取先机之利作为争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原则,并且专门论述了战争中争取先机之利的原则和方法。孙子指出“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9],认为敌对双方在战略、战役展开或进入战斗时,要注意争取先机之利,先敌占领战场要地,先敌展开部队,先向敌人弱点进攻,从而夺取主动权,把敌人置于被动地位。《尉缭子》提出“善用兵者,能夺人而不夺于人。夺者,心之机也”[10],强调夺取主动权是用兵者的基本指导思想。《问对》认为兵法“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11],将争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让敌人受制于己方,而不让己方受制于敌方。李靖在书中提出的奇正、虚实、攻守等,都是为了实现“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目的。也可以说,李靖的整套战略战术都是围绕这一中心来设计的。

在如何争取战争主动权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兵家强调要善于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迷敌,诱敌,疲敌,骄敌,挠敌,诳敌,怒敌,使敌在兵力部署、作战准备、战场选择和心理士气等方面出现一系列失误,变实为虚,变强为弱,最终使战争主动权转换到自己手中。此外,有的兵家还主张通过“诡道”“伐谋”“夺将帅之心”或采取先发制人之策来夺取战争主动权。(www.xing528.com)

《问对》在总结前人兵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指出“奇正相变”“变易主客”,运用“攻守之法”“激心励气”均是实现“致人而不致于人”的重要策略,以此夺取战争主动权。《问对》强调运用“奇正相变”实现致敌虚实,也是着眼于改变敌人的虚实状态,消长敌我实力对比,以实击虚,如果不识虚实,“盖不能致人,而反为敌所致”[12]。《问对》阐述了“变易主客”的思想,主张在战争中采取“因粮于敌”“饱能饥之”“逸能劳之”等方法,陷敌于不利境地,使自己“变客为主”,变我方的不利态势为有利态势,使敌人“变主为客”,变敌方的有利态势为不利态势,从而完成主客转换,最终夺取战争的主动权。《问对》深刻剖析了攻守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的著名论断,指出攻和守本是“一法,敌与我分为二事”[13],我调动了敌人,我就居于主动,敌人被动;我若被敌人调动,我就居于被动,而敌人居于主动。因此,《问对》认为掌握攻守要领,处理并运用好“攻守之法”,乃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关键。《问对》还主张通过激励将士的军心士气来夺取心战主动权。《问对》指出“用兵之法,必先察吾士众,激吾胜气,乃可以击敌焉”[14],强调在用兵之前要先考察将士,大力激励其求胜的军心士气,这样就在战前使官兵取得对敌心理上的优势,以此夺取战争主动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