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隋唐五代初期文人论兵

隋唐五代初期文人论兵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代初期的兵学呈现兴盛局面,出现了不少兵书,但大多亡佚。具有战争实践经验的兵家是推动该时期兵学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文人论兵尚不活跃,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群体,只有少量人参与其中,陈子昂可视为代表。陈子昂从供应“军国资用”、抗御戎狄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富国强兵”的兵学主张。

隋唐五代初期文人论兵

唐代初期的兵学呈现兴盛局面,出现了不少兵书,但大多亡佚。具有战争实践经验的兵家是推动该时期兵学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文人论兵尚不活跃,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群体,只有少量人参与其中,陈子昂可视为代表。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诗人。他为人慷慨任侠,文明元年(684)举进士,先后任麟台字、右拾遗,直言敢谏。先后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事务有独到见解。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他多着眼国家长治久安而提出自己的兵学主张,涉及慎战息兵、修文德绥四方、富国强兵等内容。

一是慎动干戈,务息兵革。针对当时边患四起、兵疲人劳、民怨沸腾的现状,陈子昂认为其根源就在于“兵甲岁兴,赋役不省”[79],由于征战不息,赋税加重,最终导致天下不安。他居安而思危,担心“将相有贪夷狄之利,又说陛下以广地强武为威,谋动甲兵,以事边塞”[80],如果听信其一面之词,则必然会出现天下危机。因此,陈子昂强调要以史为鉴,“臣闻自古亡国破家,未尝不由黩兵”[81],规劝统治者“不可动甲兵,兴大役,以自生乱”[82]。(www.xing528.com)

二是修文德绥四方。陈子昂主张治国安邦要从大处着眼,做到“计大而不计小,务德而不务刑,图其安则思其危,谋其利则虑其害”[83],谋天下大安,得天下大利,切不可因小失大。他提出以仁德安民附敌以固国,治理天下“务在仁,不在广,务在养,不在杀”[84],建议统治者“修文德,去刑罚,劝农桑,以息天下之人,务与之共安”[85],广施恩惠于民众,轻徭薄赋,去除严刑酷法,奖励农耕,以宽政治理国家,收揽民心,则天下可以安定。

三是富国强兵。陈子昂从供应“军国资用”、抗御戎狄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富国强兵”的兵学主张。他指出:“富国强兵,未尝不用山泽之利。”[86]大力发展矿业,铸造钱币;充分开发水利,利用漕运,发展交通,不仅可以使国家受益,而且可以充实物资储备,免去百姓赋税,保障军队供给,从而达到“制御戎狄,永安黎元,不欲烦挠蒸人”[87]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