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兵学通史.隋唐五代卷:着眼长远,隐忍待机,稳慎推进

中国兵学通史.隋唐五代卷:着眼长远,隐忍待机,稳慎推进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隋文帝在战略形势发生变化之后,能够迅即做出回应,重新研判态势,及时调整战略方针,为之后平定天下军事行动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三是隐忍待机,稳慎推进。在此期间,杨坚始终保持很强的战略定力,不因小变故而改变既定统一目标,在未出现有利的战机之时,能够坚毅隐忍,不急于求成,不仓促行动,直到出现合适时机后果断出兵,一举成功。

中国兵学通史.隋唐五代卷:着眼长远,隐忍待机,稳慎推进

隋朝建立之后,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北方的突厥和南方的陈朝,而活动于甘肃、青海一带的吐谷浑,因实力较弱,尚不能对隋构成威胁。隋文帝杨坚在面对南、北方两个对手的情况下,运筹帷幄,始终着眼实现“区宇一家,烟火万里,百姓安,四夷宾服”[1]的统一大业,制定并不断完善战略指导方案,在相持中创造战机,在隐忍中等待战机,最终准确把握战机,赢得全局胜利。

一是审时度势,因敌而变。要想完成统一大业,首先是确定统一战争的战略方针。就实力而言,北方的突厥要强于南方的陈朝。即位之初,“潜有吞陈之志”[2]的杨坚决定采取先弱后强、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于开皇元年(581)调兵遣将,任命尚书左仆射高颎、上柱国长孙览、元景山率军讨伐陈朝。次年正月,隋军正准备渡江之时,陈宣帝病亡,高颎以“礼不伐丧”[3]为由,奏请班师而获得杨坚的许可。隋文帝之所以同意取消军事行动,一方面固然是将“礼不伐丧”作为撤军的借口,另一方面则是盘踞漠北的突厥屡屡南下袭扰。由于隋文帝一反前朝惯例,停止向突厥输送金帛、美女,突厥统治者因此怀恨在心,频繁南下掠扰,再加上其强大的突袭能力,对新生的隋朝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而这种威胁显然远远大于陈朝所构成的威胁。开皇二年(582)五月,“高宝宁引突厥寇隋平州,突厥悉发五可汗控弦之士四十万入长城[4]。六月“突厥又寇兰州,凉州总管贺娄子幹败之于可洛峐”[5]。面对急剧变化的形势,尤其是承受着来自北方突厥的越来越大的威胁,杨坚在陈宣帝病亡、突厥大举入侵隋朝边境的态势下果断决策,因敌变而应变,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调整为先北后南,决定先派军北上反击突厥,削除首要威胁,而后出兵南下灭亡陈朝。隋文帝在战略形势发生变化之后,能够迅即做出回应,重新研判态势,及时调整战略方针,为之后平定天下军事行动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是关照全局,措置有序。统一大业绝非易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需要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需要做长期艰苦而精心的准备,更需要统治者和军政高层具备坚定的决心和明确的指导思想。由于统一战争的持续时间长、战况复杂多变,战争指导者要特别注意关照战略全局,认真确定好战争各阶段的作战重心,区分轻重缓急,处理好主次关系,确保各阶段军事行动有效衔接。隋朝统治者在筹划统一战争期间,较好地处理了上述问题,措置有序,应对得当,取得了较好效果。在确定“北战南和”的战略方针之后,隋朝集中主要力量组织实施北上反击突厥之战,将打击与降服突厥、消除北方威胁当作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同时还兼顾了次要方向,“与陈邻好甚笃”[6],并在陈宣帝病亡后,“遣使赴吊,书称姓名顿首”[7],主动示好陈朝,从而全力保障了主要方向的军事行动。(www.xing528.com)

三是隐忍待机,稳慎推进。杨坚从即位后开始筹划统一战争,到最终实现大一统目标,前后长达九年之久。在此期间,杨坚始终保持很强的战略定力,不因小变故而改变既定统一目标,在未出现有利的战机之时,能够坚毅隐忍,不急于求成,不仓促行动,直到出现合适时机后果断出兵,一举成功。在反击突厥之战中,隋始采取政治分化策略,瓦解、削弱对手力量,继之实施武力反击,最终在其势分力弱的情况下,达成了成功降服的目的。相比之下,灭亡陈朝之战更具代表性。杨坚为南下灭陈之战做了长期大量扎实有效的准备工作,主要涉及制定战略实施计划、军事部署、选任前线将领、整军备战、调动物资、战前造势等事项。[8]这些战备工作多在北击突厥作战取胜之后展开,但是也有例外,比如破坏陈朝江防能力及其物资储备的战略计划,早在开皇二年(582)即已开始实施。杨坚一直在稳慎推进各项战备工作,极力困敝陈朝经济,逐步瓦解对手军心,不断完善灭陈战略计划,直到隋军准备就绪而陈朝陷入“上下相蒙,众叛亲离”[9]的危殆局面之时,才认为时机已到,正式做出了出兵灭陈的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