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长管理艺术:实现教职工人格化管理!

校长管理艺术:实现教职工人格化管理!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格化管理由以事为本走向以人为本,从行政约束向自我约束转变,是领导和教职工管理思想的一次根本性变革。管理目标应聘过程中内化为教职工的目的和动机。人格化管理是系统工程。教职工和整个管理系统融为一体,管理系统有了生命,实现了人格化,教职工和管理系统荣辱与共,教职工会自觉地从全局出发,摆正位置,贡献才智,参与管理,遵守纪律,接受管理。

校长管理艺术:实现教职工人格化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成熟,使社会更开放、更民主。人们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逐步加强。学校对教职工的管理,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深化,也应响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呼唤,迈出坚实的改革步伐。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时期,政体以阶级斗争为纲,学校管理以事为本,行政命令,强制执行,高度集中。这种管理办法,弊端很多,主要是:严重忽视教职工的地位、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思想和行为必须按学校行政命令运作,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参与管理,自觉配合管理的积极性。管理目标和要求,与教职工思想、行为错位现象相当普遍,管理很难取得积极的效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管理不行,但如果管理,用什么办法管理,是当今学校领导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如果说,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行政约束管理教职工的办法还可奏效的话,那么,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文明程度、民主意识空前提高,强烈追求自我,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时,毫不顾及人们思想正在或已经发生的深刻变化,仍然沿袭过去的管理模式,势必事与愿违。所以,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顺应时代潮流,从行政约束向自我约束转变。废除行政约束后,以经济手段为主要内容的激励机制在管理中普遍采用,这对计划经济完全忽视人的各种需求的管理模式来说无疑是一大进步。但许多地方物质激励的量的增加,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并没有同步、持久增长。实践已经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搞物质激励并不能完全解决发挥教职工积极性的问题。“士为知己者死”,人的感情激发才是发挥教职工积极性的本质力量。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格化管理。

人格化管理由以事为本走向以人为本,从行政约束向自我约束转变,是领导和教职工管理思想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建立人格化自我约束管理的过程中,不管是领导还是教职工都逃不脱管理思想革命的洗礼。必须更新观念,重新塑造自己的灵魂。

人格化的自我约束以人为本,要求领导和教职工要有以我为本的觉悟,从我做起的优良品德和习惯,责己严,待人宽的处世原则,尊重事实、服从真理的科学态度,做到自尊、自重、自立、自强。领导和教职工要彼此尊重人格、人权、情感、习惯和尊严。领导和教职工只有分工不同,没有等级差别,地位平等,遵章守纪,互相监督都要自觉。都有管理的权力,也都有接受管理的义务,管理过程中错位现象减少,同步效应增强,以教育质量为中心的管理效果和水平必然得到提高。

人格化管理是民主管理。民主管理不应是形式主义的空话,要真民主,敢民主,要敢集中,善集中。领导要相信、尊重、依靠教职工,教职工要信任、爱护、服从领导。实现领导和教职工相互信任的桥梁就是民主。凡是决定学校命运前途,凡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凡是需要教职工参与,凡是需要教职工遵守执行,凡是需要教职工监督的,例如整章建制、评模选优、总结评比、选拔干部、制定规划等等,领导都要放手发动教职工充分酝酿、讨论。越是棘手的问题,越是要充分发扬民主,千方百计让教职工把想说的话全部道出来,不留芥蒂。不要怕不同意见的争论,不要怕反对意见的抵制,一切都在辩论中引导、疏通、说服、拨正,领导善于把教职工正确的意见集中起来,准确判断,果断决策,越是分歧多,分歧深,越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准确判断,抓住机会果断决策。重大问题和每遇敏感问题,都要坚持从教职工中来,到教职工中去,循环往复多次,力争把教职工的思想、意愿、情感凝聚在决策中。决策的过程,也是教职工认同决策的过程。决策付诸实施后,教职工想做、会做、知道怎么做。领导敢管、会管、知道怎么管。意见统一,心通气顺,民主产生自我约束的作用,人格化管理水到渠成。

人格化管理是目标管理。目标是人格化管理自我约束的客观标准。因此,确定目标要严肃、精细、准确、合理、民主。目标清楚,职责明确,待遇公开,奖惩合理。教职工在自由、平等竞争中自选岗位,认可目标,承担义务,包揽责任,双向选择,应聘上岗,履行契约,违约解聘,动态组合。管理目标应聘过程中内化为教职工的目的和动机。岗位目标的内化迁移,能产生巨大的激励驱动力。动力不是外来的而是内在的,不是强加的而是自燃的,同时又是内在和外来,强加和自燃的有机统一形成的合力。所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能克服,遇到多大阻力都能战胜,遇到多大问题都能解决,出现多大失误都能纠正,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领导与教职工摩擦产生的内耗,是副作用最小的有效管理。(www.xing528.com)

人格化管理是法规管理。管理过程要程式化,管理点、条、块、面要规范化。用符合管理共性要求的制度,保证管理过程实现程式化;用符合管理个性要求的制度,保证点、条、块、面管理达到规范化。共性制度由组成管理封闭系统的领导和教职工民主酝酿、讨论制订;个性制度由组成点、条、块、面管理封闭群体的教职工民主酝酿、讨论制定。这样产生的规章制度,既符合学校管理运作共性和个性的要求,又符合教职工履行职责,适应管理的心理需要。规章制度一经各级民主讨论通过,领导批准颁布,就成为铁的纪律。领导和教职工都应自觉地严格沿着规章制度设定的轨迹生活、学习、工作,做到有章必依,违章必罚,有制必守,越制必惩。制订制度从教职工中来,气顺理通;制度到教职工中去,理通气顺。规章制度诞生的民主化过程,使规章制度死的条文具有了生命力,实现了人格化,它具有无比的自约威力。

人格化管理是系统工程。整个系统由全体教职工构成,每个教职工是系统链条中的重要一环,系统是教职工共同拥有的系统,教职工是系统全面保护的教职工。教职工(包括领导)个人的功过、得失、荣辱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完整和健康,系统的缺损和破坏反过来又影响教职工个人的切身利益。教职工和整个管理系统融为一体,管理系统有了生命,实现了人格化,教职工和管理系统荣辱与共,教职工会自觉地从全局出发,摆正位置,贡献才智,参与管理,遵守纪律,接受管理。全局、整体、系统的观念,成为教职工自我约束的前提,教职工想到全局担起责任,想到整体不惜卖力,想到系统不忍越规。总之,教职工人人自觉维护学校全局、部门、整体、母系统和子系统的秩序,人格化自我约束管理的威力正在于此。

人格化管理不是无政府管理。这种管理要求校长有更高的素质,更大的权威。校长的权威不是官本位的权威,而是校长高素质产生的征服人心的权威。因此,要求校长有崇高的思想和道德;有渊博的知识和伟岸的人格;有坦荡的胸怀和宽容的态度;有政治家的头脑、外交家的敏锐,活动家的魄力。同时,要求校长有胆有识,有谋有略,有坚定性、灵活性,有无私奉献精神。校长是全校教职工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是学校风格的象征和代表,校长决策教职工诚服,校长的人格教职工敬仰,校长的精神教职工钦佩,校长的权威教职工维护。教职工的思想、品德、言行、风范是校长思想、品德、言行、风范的延伸,校长奋斗的目标是教职工前进的方向。校长对工作超脱而不放任,校长对用人信任而不宽容。让教在不言中,行在不动中,管理在不律中,威在不治中。言教变为身教,制服化为自服,这样的人格化管理权威更大,效果更佳。

人格化管理不是取消管理,它与行政约束管理最本质的区别是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内功。行政约束管理以事为本,强调“外因”而忽视“内因”,甚至把人视为“驯服工具”。自我约束管理则相反,强调“内因”而不忽视“外因”,‘认为’人是一切的中心世界轴”(培根语),管理要以人为本,把管理目标内化为教职工认同的思想,把管理纪律内化为教职工自觉的行为,充分尊重和信任教职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职工参与管理、接受管理的积极性,注意发挥外力的引导、规范性,尽量弱化外力的强制性,甚至惩罚也自觉化,实现规章制度和师生职工思想、理想、追求、情感的和同一。共同创造宽松有制,宽容有限,宽厚有度,动力充足强劲的氛围和环境,建立志同、理顺、利融、情依,相互尊重,相互制约,相互信任,相互监督的人格化自我约束的管理运行机制,使管理成为教职工和领导的共同行为,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伊春市第二中学 李东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