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研成果应用和推广的条件
教研成果应用是指教研成果进入教育教学使用环节,产生社会经济效益;推广是指教研成果扩大使用面,发挥更大更好的效益。教研成果应用与推广是把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相衔接,使科学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也是使科学产品的财富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的必要途径。
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的教育科研成果,与自然科学不同,一般不能迅速将自己的成果应用推广于现实中,它在应用和推广中有其自身的特点,把握其特点是取得应用与推广工作成效的基本条件。一般说,并不是所有的教研成果都具有被推广的现实可能,也不是所有的教研成果都采用同一推广方式。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是从教育现象中探求规律,将大量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思辩型的理论研究成果。对于这种以认识为主的研究成果,只要能沟通科学信息,活跃学术思想,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繁荣教育教学事业,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扩大成果效益的目的。
另外,教研成果的多样性、教研成果推广对象的复杂性及推广方法的多变性必然造成某些成果在推广和应用中会受到众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在进行教研成果推广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认真筛选教研成果,使应用和推广具有可能性
做好成果筛选工作应从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水平、成熟程度、实用意义、社会和经济效益等各方面对成果进行考察。作为教研成果推广应着重考察以下方面:
(1)成果的先进性和成熟性
先进性是指成果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有独特和新颖之处,具有创新性、超常性。成果的先进性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些教研成果在某一地区可能没有新意,但相对于其他区域范围,仍具有开创意义,即可认为在该范围内是先进的、有价值的。成熟性是指成果经教育实践或逻辑上的反复论证与验证,结论可靠,研究方法合理,数据完整,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对于可操作的研究成果来说,其成熟性还表现在操作的系统化和简约化。先进和成熟是辩证的统一。先进性决定着成果的价值,成熟性则决定着成果被推广以后的价值,两者都是应用与推广成果的先决条件。
(2)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对教研成果而言,考察其实用性主要是看成果的采用是否能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决策的形成,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改革与发展等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可行性则是指在现行的主客观条件下加工实施的可行的,而且在理论上是简捷明确的,实际操作上又是相对简便易学生的。教研成果推广的最终执行者是广大教师,因此对成果的普遍适用性要求更高,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也就成了应用与推广教研成果必然的客观要求。
(3)成果的整体性和特殊性
考虑成果的整体性和特殊性以便在应用和推广中产生应有的规模效应。
2.选用合适的方法,使应用与推广具有可行性
这将在下面具体谈到。
(二)教研成果推广的具体形式
教研成果涉及面多、范围广、内容复杂、形式多样,所以不同的教研成果推广的具体形式是不一样的。归结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
1.根据推广的对象分为直接推广和间接推广
(1)直接推广
由教育行政部门、各专业推广组织和学校、广大教师主办或倡议,有目的地组织被推广的成果和推广的对象,采取大小型会议形式直接交流和传播推广成果或以主管部门正式行文批转成果推广报告等方式,要所属各级单位、组织或学校、教师参照执行。这种形式称为直接推广,直接推广包括:
①先进成果推广交流会。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推广组织主持召开教研成果交流推广会议,向与会代表推广先进成果,直接传播推广信息,肯定成果推广的意义与作用,并提出实施的具体操作和要求。
②先进教研成果推广专题讨论会。由各级专兼职推广组织、教育学术团体主持,举办学术年会或专题成果讨论会,召集推广对象代表参加,选择优秀教育教学成果推广总结报告,进行群众性的评价,要求与会代表宣传、推广。
③先进教育教学成果展览会。采取这种形式传播推广先进成果,一般由专业推广组织来承办。采用文字、符号、图片、实物、模型和统计表等,通过筹划布置、现场展出推广,使参观展览的与会者亲身感受体验先进成果推广的实际效果和意义。(www.xing528.com)
④先进教育教学成果和推广演示活动。它一般由专业推广人员进行课堂讲学和课外指导,开设理论和实践讲座,举办骨干学习班,通过观摩教学或实地考察,了解和掌握基本内容和方法,为各校培养一批推广骨干和积极分子。
⑤开展先进教研成果传、帮、带推广活动。这适用于基层学校或小型教研成果推广组织。由本组织、本校等的骨干、积极分子开办培训班,直接传授给广大教师或学生,通过传授、帮助、带动全体教师积极主动地推广教研成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一种最直接、简便化、经常化的推广形式。
(2)间接推广
将教研成果推广计划、操作步骤写成书面材料或录制成磁带、电视录像片,或输入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专业推广组织、基层各组织向教育报刊、出版社、广播电视台等推荐,广泛宣传,形成综合效应,扩大推广面积,实现成果推广的目标。这种形式称为间接推广。它具体包括:
①书面讨论、交流。一般说来,对于那种以认识为主的教研成果,只要能沟通科学信息,活跃学术思想,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书面讨论、交流就已经实现了扩大成果效益的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通过阅读文章,就能了解到成果拥有者的思想、观点和意见,了解到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看法和结论,这实际上发挥了成果的社会效益,达到了推广的目的。
②录音录像播放。利用现代先进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广播电视台或学校电教室录制购买先进教学推广片,组织广大教师、基层推广员收看、观摩,结合自己的推广实际进行研讨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③组织推广专题研讨会。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先进教研成果推广研讨会,是一种有效的推广形式。任何先进推广经验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必须因地制宜联系实际,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为使先进推广经验取得更好成效,各基层可组织同行专家、教师进行学习、研讨、更新、提高,再经过消化内化,而后付诸实施。这是克服和避免盲目性,提高先进推广经验推广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2.根据推广所凭借的方式手段可分以下七种推广形式
(1)通过报告会、学术交流会,进行宣传型推广。当对教研成果进行鉴定和评价后,发现其确有应用与推广的价值,就可召开成果报告会、学术交流会、学术年会、展览会,由研究者或专业人员宣传、演示成果、介绍成果价值、实施推广操作过程,并通过诸种形式达到推广。
(2)通过专著、论文、成果汇编、录音磁带、录像、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等进行文字、声音、符号、图像型推广要对数量众多的成果进行推广,单靠会议宣传与局部交流是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更多的必须通过信息载体——专著、论文、成果汇编、录音、磁带、相片和信息文件等进行推广。这类推广方式的优点是便于保存,形象逼真,存贮容量大,且具有快捷、简便、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这有利于应用者学习和借鉴。因此,这种推广形式在教育科研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通过现场观摩进行示范型推广。对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教研成果,也可以采用现场观摩会的形式进行推广。由成果拥有者就实施过程的关键部分,边讲解边指导,进行操作示范。这种推广成果的形式,不仅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也便于推广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使学习者能及时掌握实施中的重点、难点、操作定义和研究方法等。
(4)通过学习指导进行培训型推广。对于一些价值高、意义大、效益明显但操作要求又比较高的成果,则可以通过集中办班、系统培训的方法来推广。将成果中最有效并带有普遍意义的内容综合成教学常规,转换成便于操作的教学语言,用课程的形式来宣传和介绍。通过成果拥有者或专业推广人员身体力行的传授指导,保证学习者掌握该项研究成果的实施要领、方法步骤,从而使成果应用与推广取得很好效果。如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郑和钧教授主持的“小学协同教学实验”课题组通过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培养了大批推广骨干,现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铺开。
(5)通过建立基地进行研究型推广。教育科研中研究内容的广泛性、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条件的不恒定性等自身特点对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应用与推广成果绝非单纯模仿、机械照搬,而是在更广阔的背景中通过研究去完善和修正现有的成果,提高适用性。因此,应用与推广的过程还是个对原有成果吸收、利用、改造、革新,最终再形成成果的过程。对于一些影响深远、作用巨大,对发展教育科学、促进教育实践都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就可以建立研究基地,组织专业推广研究人员,采用研究与推广相结合的方法来促进成果的顺利传播。
(6)通过实验论证进行实验型推广。教育实验法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或设想(实验因素或因子)有计划地组织教育实践,一定时期后,对实践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有无实验因子的科学结论。
实验法的最主要特点在于能对事物的情况加以适当地控制,排除一些无关因子的干扰,突出所要研究的实验因子,从而比较准确地探索出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来。由于实验法可以人为地控制有关条件,所以它就可以使人观察到在自然条件下遇不到的情况,扩大研究范围,进行重复验证,并可把某种特定因子分离出来便于观察某种特定因子的效果,还比较便于测量,这样就易于取得可靠的研究成果。
教育实验法有三种基本方法:
①单组实验法。向一个或一组研究对象施加某一个或数个实验因子,然后测量其所产生的一种或数种变化,借以确定实验因子的效果。
②等组实验法。以不同的实验因子分别实施于两个或几个情况基本相同或相等的组,然后测量其所发生的变化。
③循环实验法(轮组实验法)。把各实验因子轮换施行于各组(各组不必相同),然后根据每个实验因子所发生变化的总和来决定实验的结果。
利用实验法推广,首先对某一研究成果推广提供或设计一个假想或初步特征的理论方案,再查阅一些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该项成果,其次看客观条件(包括经费、仪器、设备和有关人员的支持)是否具备,然后落实实验者对实验方法、技术的掌握等主观条件。一般认为,检验某项措施、某种成果是否可行可靠,是否具有推广价值,都宜首先进行小规模实验,视其效果如何,再决定是否逐步推广。即使实验失败,受损失也只限于小范围内。因此,我们推广教研成果,一般采取重点实验,再局部区域推广论证,到大范围的传播普及,这样层层推进有利于达到成果推广的目的。
(7)通过对教研成果的逻辑推理进行类推型推广。教研成果类推型推广,就是根据大量事实材料,通过逻辑分析判断、推理,对处于同样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的不同地区范围,采取相似或相同的推广方法,或把这一成果推广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另一相近的成果推广中。教研成果推广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但它也并不完全否认继承和借鉴。况且,由于成果的多样性,不可能也不必要每推广一种成果就创造一种全新的推广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