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畅的反馈系统与通畅的指挥系统一样重要,反馈信息的信度会直接影响到管理决策的科学性,而反馈系统的通畅,决定着反馈系统本身结构既具有线性又具有非线性。在常规的逐级反馈的基础上,也可以越级反馈,如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第一手资料,这样的越级检查和收集信息可以更好地及时发现问题,但问题的解决和评价的实施仍要遵循层级管理原则。
在此方面广州市某中学领导的做法是:经常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改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我们要经常了解老师在想什么、做什么、做得怎样”,“教改,校长要了解教师是否知道改什么,教改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有哪些需要学校解决的困难”。
(一)反馈与评价是互相渗透的
这里所提的教学管理的评价着重于过程、着眼于效果。校级领导作为评价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相对于校级领导来说是评价的客体。管理评价主要使评价的客体正确地认识自己,明确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激发工作或学习的热情。评价主体要具有较高的评价能力,才能使评价做到客观、科学、公正,也只有这样的评价才能较好地调动评价客体的积极性,否则,就可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二)要建立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www.xing528.com)
如建立包含教师自评和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他评的评价制度,使教学从多渠道获得评价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管理评价要坚持“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由于教育本身具有人的全面发展的复杂性,只用一种条框式的“量化”评价标准来评估教师显然是不够恰当的,这就要求管理者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人本”因素,从人本精神出发,区别生命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有心之过”和“无心之过”,将教学评价中“硬”的条例或“量”的标准进行适当的“软化”和“活化”,以发展性评价来评价教师,这样才能达到高级管理的目的。如某学校校长说的到,“在评价中,我们鼓励教师‘出风头’,只有教师愿‘出风头’,他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使自己不断进取”。评价还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它会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价值取向,使教师在对教学工作价值进行选择时持有明显的倾向性。如对教学评价重结果更重过程,这就使教师进行新的教学改革时,敢于实践,不怕失败。学校在评价中运用激励机制,对重点要突破的教学难题,实行单列设奖,鼓励教师敢于攻关,“刺激是鼓励的信号,要教师明确地收到这样的信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