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教材的编写都是由某一门课程的讲授者担任。由于思维定式及惯性的存在,总习惯于强调所授单科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性,所编排的教材内容具有明显的单科倾向性。不同的教材编写者之间,由于各自思维取向不同,彼此又缺乏交流与沟通,使得整个教材体系的内容难以达到优化组合,综合课程建设也难以突破原有的结构模式。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当实施由专业课教师统筹并主导整个职教课程体系的教材建设,其他课程教师参与的编写组合。一方面是因为专业课教师的素质特征与职教课程及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另一方面,在确定职教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群体中,专业课教师是居于主导地位的,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教材建设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要发挥专业课教师在教材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还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职教观念。专业课教师的素质特征是主导教材建设的潜在条件,必须有符合职教思想的观念指导具体操作行为,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现有的职教教师队伍中,有的是长期从事学科教育的,有的是长期接受学科教育但缺乏教学经验的生力军,有的是行业技术骨干改行而来的。因此,在教师队伍中广泛宣传职教思想,十分必要。(www.xing528.com)
2.强调课程内容拟合的整体一致性。为了合理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从学生的学习规律方面考虑,必然要进行一些基本知识的铺垫。现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是为某门课程或部分章节起铺垫作用,还是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铺垫作用?这是拟合教材内容的一个思路问题,也是打破学科壁垒需要认真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很多相似相近及相关的内容,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课程。如机构的力学分析与结构分析,在学科课程体系中分别属于力学与机械设计课程中的内容,但都需要学习与机构简图相关的知识作铺垫。如果仍沿袭旧的体系模式组合教材内容,就必然导致重复,既影响教学效率,又影响综合课程教材建设的质量。另外,很多相同主体内涵的教学问题,在不同的学科课程中被灌注不同的概念术语,甚至不同的解释,容易造成概念的重复和混乱,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对原有的学科性课程内容,按最小的教学单位进行分解,在保证整体一致性及教学需要的基础上,重新拟合教学内容及组编教材,是提高课程与教材建设质量的必要措施。
3.调整教学计划。将职业的基本知识全面渗入到整个职教的课程体系中,是专业课教师在教材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从进校开始,培养学生对职业的感性认识,以产生对具体的印象和基本记忆,有助于教学过程中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前的教学计划大多实施的是阶段式课程结构,只有到了专业课程学习阶段,才开始实用知识教学。如机械设备中的齿轮,对它的了解与认识是在机械设计课程学习之后,而在此之前的绘图与力学课程中,针对齿轮问题的教学就显得空洞乏力。没有见过动物的人,如何学习动物解剖学?所谓先识器,后习艺,就是对这个问题的通俗概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